疫情期间思维导图在线上中医眼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08-10李强王红义
李强 王红义
由于疫情,2020年春季学期按照学校的部署,响应“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老师们开始了线上授课。之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安排“课堂讲授—课后练习”两个阶段进行。疫情期间,如何调高教学效果?我在安排学生做课后练习之前,还增加了一个环节--制作本堂课的“思维导图”,以让学生自己回顾和总结出知识之间的关系、以及知识的整体结构。也就是说,“课堂讲授—课后练习”两阶段,变为“课堂讲授—学生制作思维导图—课后练习”3个阶段。对此我们可能会有所担心,让学生总结知识、画知识思维导图,会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能认可吗?其次,学生能把思维导图制作成什么样子呢?
思维导图,英文是The Mind Map,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我们知道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码、香气、食物、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呈现出放射性立体结构,而这些关节的连结可以视为个人的记忆,就如同大脑中的神经元一样互相连接,也就是个人数据库。
思维导图又称脑图、心智地图、脑力激荡图、灵感触发图、概念地图、树状图、树枝图或思维地图,是一种图像式思维的工具以及一种利用图像式思考辅助工具。20世纪90年代,思维导图传入中国,最早应用于商业领域,2000年以后才在教育界逐渐受到重视[1]。思维导图是使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引起形象化的构造和分类的想法;它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以辐射线形连接所有的代表字词、想法、任务或其它关联项目的图解方式。图形组织者是一种强有力地促进学生建构知识体系、促进知识理解与记忆、而且学生还非常喜欢、有成就感的输出式学习方法——图形组织者。思维导图充分调动和平衡左右脑的思维,在增强记忆和提升思维方面有积极作用。Tony Buzan提出思维导图的概念之后,将这种方法用于帮助有学习障碍的学生,试验证明短时间内可提升学习效果[2]。
在本学期初完成一个中医眼科知识体系的教学之后,我简要介绍了思维导图,以作业的形式布置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总结和制作,完成该知识结构的思维导图(见图)。由于第一次布置这类作业,所以当时心里还有些疑虑,担心学生不认可这类作业,可能不会认真完成。但是在批改作业的时候,心里却有着满满的惊喜和莫名的感动。发现我可爱的学生们,对所学知识点做了非常详实的整理,有图,有文字。有的同学用专门画思维导图的软件画图,有的同学就用纸笔在作业本上画图,方式各异,但是认真的态度从作业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我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学生着实地给了自己一个大大的惊喜。作业的反馈结果很好,所有同学都认真用图示进行了总结。应用思维导图学习的学生在学习成绩和创新力方面,都有显著提高[3]。
事实证明,老师们在知识点讲授完成后,给学生布置思维导图的作业时,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兴致勃勃地设计出自己脑海中对这堂课知识点的理解,并在图中标明关系,画一遍是不是能抵得上背成百上千遍呢?而且我认为大多数老师都会收到几份“神作业”,让老师都感到惊讶与莫名得感动!通过学生的创作,我们发现:学生从思维导图创作中,真正调动了思维的主动性,自行梳理了知识之间的关系。虽然会花很多时间,但学生普遍认可其价值,并且很多同学都提到:获得了很大的愉悦感、满足感、成就感。教学的本质,是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为中心、而非简单地以学生为中心,更非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单向的知识传递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缺乏创新能力。思维导图的方法可提高课程的条理性、新颖性、启发性。
综上所述,中医眼科学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身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