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皮肤消毒固定法在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穿刺中的应用
2020-08-10高利辉宋春艳曹艳芳
高利辉 宋春艳 曹艳芳
PICC在极低出生体重危重新生儿静脉营养、刺激性药物输注中应用广泛,具有操作简单、置管成功率高、合并症少、易固定、安全性高的特点[1]。但该类新生儿皮肤娇嫩,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较弱,免疫力低下,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差, PICC穿刺敷料的频繁更换会导致皮肤过度应用消毒剂,造成皮肤完整性损伤[2]。为降低对PICC穿刺点皮肤损伤率,本研究采用改良皮肤消毒固定法,结果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接收的应用PICC导管极低出生体重儿112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极低出生体重儿判断标准,出生体重<1500 g;家属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无循环障碍、无菌血症以及全身感染等情况[3]。 排除标准:穿刺前存在皮肤损伤、过敏及静脉炎;因故中途退出研究;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中男20例,女36例;平均出生胎龄[29.32(1.46)]周;平均体重(1242.4±184.25)g;留置PICC导管时间[36.34(8.45)]d;阿氏评分(6.23±1.33)分。研究组中男22例,女34例;平均胎龄[28.97(1.36)]周;平均体重(1231.6±182.78)g;留置PICC导管时间[35.68(8.83)]d;阿氏评分(6.57±1.43)分。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0.5%葡萄糖酸氯己定醇消毒,采用水胶体敷料固定法,见表1。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PICC皮肤损伤(浸渍、接触性皮炎、机械性损伤、毛囊炎、穿刺点感染)发生情况。由每班护理人员对患儿PICC穿刺点周围皮肤进行观察记录。浸渍:敷贴下皮肤有潮湿、皱缩以及皮肤苍白、组织纹理濡湿;接触性皮炎:皮肤轻微丘疹、红斑,严重者出现糜烂、水疱、渗出;机械性损伤:敷贴撕脱后皮肤发生出血、破溃、发红;毛囊炎:皮肤局部丘疹、化脓性丘疹;穿刺点感染:皮肤局部压痛、红肿或渗出脓性分泌物[7]。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两组留置PICC导管患儿穿刺点皮肤损伤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皮肤总损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儿PICC穿刺部位皮肤护理措施比较
表2 两组留置PICC导管患儿穿刺点皮肤损伤发生情况比较 例(%)
3 讨 论
分析早产儿PICC导管日常维护敷料选择、更换,以及消毒剂的选择发现,不同患儿报告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患儿PICC导管置管后易出现皮肤损伤与新生儿皮肤的解剖特点有关,即角质层与胶原蛋白相对成年人较少,且无健全的皮肤屏障功能,对外界刺激与微生物抵御能力较弱,容易受物理、机械、化学等刺激产生损伤[8]。
本研究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行PICC穿刺的皮肤采用水胶体敷料固定法,结果发现,研究组极低出生体重儿行PICC导管后出现浸渍、接触性皮炎、机械性损伤、毛囊炎、穿刺点感染等皮肤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这是因为,任何清洁剂与溶剂均会对细胞间脂类与皮肤保护屏障产生潜在破坏,湿性溶剂的残留更会增加潮湿或刺激性皮炎等皮肤损伤,改进后护理措施应用浓度较低的0.5%葡萄糖酸氯己定醇进行皮肤消毒,减少刺激,然后用无菌生理盐水除去多余的葡萄糖酸氯己定醇,减少了皮肤损伤发生风险;应用材质柔软、吸收强、透气好、具有弹性、可随皮肤活动伸缩的水胶体敷料替换透气性较差、无吸收效果、可诱发皮炎的透明敷贴,联合3M透明敷贴采用水胶体敷料固定法[9],观察组仅出现1例接触性皮炎。同部位皮肤胶布粘贴的次数,决定了移除时患儿被剥离角质细胞与丢失水份的多少;由于新生儿角质层与皮肤的胶原蛋白较少,皮肤干燥减弱了其屏障功能;而为避免患儿机械性皮肤损伤,改进后措施根据美国新生儿协会指南所提出的对PICC导管置管敷料更换频率,改定期更换敷料为按需更换,如透明敷料潮湿、被污染以及脱落时更换;权衡更换敷料频率利弊,规范操作,减少反复的粘贴以及错误移除方法造成患儿皮肤剥离;改进后措施避免反复除去粘贴,牵拉患儿毛发,减少了诱发毛囊炎的可能[10]。
综上所述,对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穿刺部位皮肤护理给予相应改进措施,如敷料、消毒剂选择,规范敷贴粘贴与移除方法、穿刺前将粘贴皮肤毛发剪除等措施,可明显降低PICC置管患儿穿刺部位皮肤损伤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