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2020-08-10刘春青晓王小清粟超辉

癌症进展 2020年5期
关键词:病原菌疗程导管

刘春,青晓,王小清#,粟超辉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1甲状腺乳腺外科,2烧伤科,四川 南充 637000

化疗患者多采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治疗,可避免频繁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同时也可确保化疗药物的安全使用,确保治疗顺利进行[1]。资料表明,PICC无传统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相关的气胸、出血等并发症,且留置时间较长,有利于存在间歇期的多次静脉注射治疗[2-3]。但在PICC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延长住院时间,产生不良影响[4]。研究认为,PICC相关性感染是长时间置管所带来的一项较为高发的并发症,对患者化疗产生一定影响。且PICC治疗过程中也常导致血栓性静脉炎、导管相关性血栓等严重并发症,增加患者不适感以及医疗费用[5]。为此,本研究就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实行PICC置管化疗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情况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化疗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高危因素,为临床治疗PICC相关性感染制定有效预防措施,以减少感染,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化疗且留置PICC的2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由具有操作资质的护士负责导管操作和导管维护。纳入标准[6]:①患者年龄≥18岁;②置管时间≥1个月;③意识清楚,无语言交流障碍。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障碍;②病情危重,濒临死亡;③PICC置管禁忌,如导管过敏等;④严重出血性疾病;⑤上腔静脉综合征。260例患者中,男142例,女118例;年龄45~78岁,平均(63.29±5.89)岁;病程0.5~3.0年,平均(1.78±0.39)年;乳腺癌51例,直肠癌56例,胃癌53例,结肠癌51例,淋巴瘤49例。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且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量表,对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年龄、性别、置管时间、穿刺部位、导管类型、化疗疗程、外周血象、换药频次、护士置管经验、免疫功能、合并症等。详细观察并记录PICC期间发生感染的患者例数,并采集标本进行病原菌检查,统计感染病原菌种类、比例。采用美国凤凰BACTEC9120120XL全自动血培养仪器对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细菌培养进行鉴定。感染诊断标准参照《导管相关性感染诊断标准》[7],穿刺部位出现红肿、发热、疼痛或出现脓性分泌物经鉴定为感染者定为局部感染。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例数及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ICC 相关性感染发生情况

260例患者中有35例患者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感染率为13.46%,其中局部感染率为65.71%(23/35),其次为血流感染28.57%(10/35),其他原因为5.71%(2/35)。

2.2 PICC相关性感染病原菌构成情况

35例发生PICC相关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48株,病原菌分布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43.75%(21/48),表皮葡萄球菌 27.08%(13/48),白色假丝酵母菌14.58%(7/48),鲍氏不动杆菌8.33%(4/48),肺炎克雷伯杆菌4.17%(2/48),其他葡萄球菌2.08%(1/48)。

2.3 PICC 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留置时间、化疗疗程、外周血象、换药频次、护士置管经验、免疫功能、合并症与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有关(P<0.05)。(表1)

表1 PICC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2.4 PICC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经Logistic分析,导管留置时间≥60 d、化疗疗程≥8次、外周血象异常、换药频次≥7 d、护士置管经验不足、免疫功能低下、有合并症是导致患者出现PICC相关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表2)

表2 PICC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肿瘤患者需要长期进行化疗药物或营养物质输入,治疗周期长,且反复穿刺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损伤患者血管,增加临床治疗难度[8]。PICC作为一种创伤小、成功率高、安全性优的输液方式,在临床广泛应用[9]。尽管PICC具有成熟的技术,患者不必承受反复多次穿刺所带来的痛苦,但感染问题仍旧不可避免,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同时也影响治疗效果[10-11]。因此,如何降低化疗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

有研究显示,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为12.80%~15.02%,导管相关性感染可能会提高患者病死率,延长患者住院时间[12-13]。本研究结果显示,对260例行PICC留置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感染发生率为13.46%(35/260),且以局部感染为主,这可能与PICC导管置入位置有关,与上述报道相似。对发生感染的患者进一步进行病原菌分析,结果显示,35例发生PICC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48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第三为白色假丝酵母菌。提示应重视感染患者,对受感染患者提倡和强调正确使用抗生素,预防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影响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因素较多,有报道显示,导管留置时间是引起PICC相关性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导管留置时间≥60 d的化疗患者PICC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留置时间<60 d患者,可见导管留置时间是导致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由于肿瘤患者病程长以及化疗周期性,导致机体免疫能力低下,抗感染能力下降,化疗疗程越长,感染概率越高[16]。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化疗疗程≥8次患者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化疗疗程4~6次患者,化疗疗程是导致PICC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原因为:化疗药物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对免疫活性细胞也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导致外周白细胞减少,增加机体感染机会。研究指出,护士置管经验不足,反复穿刺,导致血管内壁损伤以及局部组织修复延长,造成细菌侵入,提高感染率[17-18]。本研究结果显示,导管留置时间≥60 d、化疗疗程≥8次、外周血象异常、换药频次≥7 d、护士置管经验不足、免疫功能低下、有合并症是导致患者出现PICC相关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针对以上高危因素,探讨出以下护理对策:①合理留置PICC并尽可能缩短导管留置时间;②对化疗患者行血培养和血象监测;③要求操作者不断提高操作技能以及穿刺成功率,操作过程中坚持使用无菌技术;④化疗期间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及营养丰富的饮食搭配;⑤对有合并症患者给予对症治疗,改善患者内分泌以及免疫系统情况。

综上所述,化疗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较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要结合危险因素以及患者自身情况给予合理的护理措施,以降低PICC留置期间感染率。

猜你喜欢

病原菌疗程导管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PICC导管体内头端打结1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策略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调查与预防浅谈
植物免疫系统“合作”御敌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治前列腺增生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中药面膜祛除黄褐斑
导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