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意象性”元素在油画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2020-08-09李树民
李树民
【摘要】 东方“意 象性”元素是以“意”为主导,以“象”为基础,追求“物、心”结合,生成“意象”,然后再致力于形象体现。油画艺术创作中要具有意象与创作的双重属性,也就是说是审美和再现的有机结合。油画创作作为一种连续不断的“意象性”思维过程,是涉及“写意”审美等一系列极其深刻内涵的核心创作方法。在油画实践教学中应用东方“意象性”元素,也就是意象思维的形象体现过程。
【关键词】 东方“意象性” 元素 油画 实践教学 应用
“意象性”,就是艺术形象所显现出的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优秀的油画师,都极其注重主观情意及主观情意对外在物象的感悟,为的既是铸就艺术形象的深刻艺术意蕴,因为只有意蕴才是最有价值的、最具有艺术魅力的和最令人回味无穷的。油画能真实地表现出物象的立体性、深远的空间性、逼真的质感、光照的明暗效果以及阳光的跃动等。油画也正是由于具有如此丰富的表现力和色彩美,才被公认为世界性的画种。
一、油画教学中将东西方美术进行融合引发“意象性”思维
无论是从比较欧洲美术与亚洲美术,还是从比较法国著名“农民画家”米勒和中国著名画家齐白石,人们都会强烈感受到东西方民族和个人所独自具有的、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文化模式、美术思维方式与美术语言及其转换方式。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看,这一点都不奇怪。并且是极为自然、正常的事情。关键是我們应该认知到这种差异的客观性和自然性。并从中研究出差异的原因,以便相互学习和促进各自文化的变迁与健康性可持续发展。油画教育作为美术教育的一个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包含了诸多的阶段,一方面是对西方美术引发的思考,对西方美术的参考与借鉴有助于中国油画文化模式建构;另一方面是将中西方美术艺术进行融合,并随着人生的经历而不断加深对中国油画艺术的理解与创新。黑格尔在《美学》中有句名言:艺术作品的表现愈优美,它的内容和思想也就具有愈深刻的内在真实。这里说的内在真实,即指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辩证统一的境界。油画教育不是某一个阶段的教育,人在一生中无时无刻不在美的环境之中:山水等大自然的美丽、城市街道等环境的美丽、衣着用品等人间创造的美丽,这一切都在感染和熏陶着我们,使我们在中西方美术融合中创新中国的油画艺术。人类最初的油画教育,是从油画实用技能教育开始的。中西方一般都将油画课视为实用技能课,将教学重点放在绘画与意象性思维的培养上,并以此发挥育人作用。
油画教育当然不只是以技术培训为主,无论从培养画家,还是提高整个国民素质而言,都是指创作的观念。在有了一定的造型基础之上,要特别注意“意象性”元素融入的提高。西方美术知识在中国油画及艺术设计中的融会程度是惊人的,在油画教学中,要对油画史、中西方美学,甚至对文、史、哲进行研究,而且必须对其中一种知识有较深入的了解,甚至有所研究。进而在油画创作中体现出民族性和地域特征,表现出来东方“意象性”元素,使东方“意象性”元素在中西方美术融合的基础上愈加突出。
二、教学中学生审美意象性思维的培育
油画教学中的意象性思维,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三个环节:第一,从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到美的发现;第二,内心视象的酝酿和孕育;第三,审美意象的形成。
关于构思阶段的第一个环节,即从对生活的观察、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也就是建立在对物体的深入理解上。我们画绘画要懂得绘画的基本要素,如形体、比例、结构、明暗调子、质量感和空间感等。这些名词看起来好像不难,但具体的操作确实是很不容易的。这里我们先来理解一下头部的形体结构及比例。头部的形体,从整体上可以概括成一个卵形或立方体或楔形,进一步分析知道颅骨像球形,额骨呈扁方形,额骨之下至下颔骨底的正面呈倒梯形,下大上小的梯形体的鼻子竖于其间。头部的比例有“长三停、横五眼”。这是对头部一般规律的总结,但是个体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面对一个模特,初学者可能在短时间内也可完成一幅肖像,但画面简单空洞,需要多加练习,而受过良好绘画训练的人却可表现得深入而丰富。因为视觉上的敏感不同,感觉到的内容就会有差异,后者可以抓住物体的本质,在表达中能够概括简洁、明确肯定地表达对象,在短时间里抓住对象的最基本的特征,培养敏锐的观察方法。我们认为,这一环节不仅属于构思阶段的一个环节,而且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因为,油画创作的构思活动实质上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而一切认识都要从实践开始,都要从感觉开始。如郑板桥画竹,他在“晨起看竹”,观察到“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时,就已开始了自己的创作活动,以后的“胸中之竹”正是从他此时的“眼中之竹”酝酿和孕育变化得来的。由于油画家都有自己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当进入具体的油画创作活动时,他对生活的审美认识就主要是凭借受理性制约的感性活动来进行。在整个构思过程中,最初对生活观察体验得来的感性现象总会时时浮现。这也是油画的审美认识与哲学的理论认识相区别的地方,后者主要是凭借以感性为基础的理性作用进行认识。当然,审美认识与理论认识既然都是认识,就都要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现象深入到本质:但是,油画和哲学在把握现实生活时,侧重有所不同。现实生活总是必然与偶然、本质与现象、个别与一般统一并存的。哲学虽然也要从现实生活的个别的、偶然的、感性的现象出发开始自己的认识过程,但它的着眼点始终是在寻找抽象的真,即包含在个别现象之中的普遍的本质。油画的审美认识则不同,当油画家从现实生活的个别现象出发开始自己的审美认识时,他的着眼点始终在找寻形象的美,即现实生活中由那些能够充分体现事物本质的生动的现象。
在油画教学中,学生在创作的构思活动中,从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开始,到美的发现,再经过理性的思维活动直到头脑中构成一个审美意象。这就是审美意象的二重性。它既有不够确定、不够明晰的一面,其内容往往伸缩性较大,有些混沌、模糊、朦胧,不像抽象概念那样明确、肯定;又有着比较确定的一面,比起抽象概念来,有着具体的形象。由于审美意象的这种二重性,它就必然要求不断确定化和明晰化,渴求着不断自我充足而完善。画家画竹必须先有“成竹”在胸,这个“成竹”即是画家经过审美认识活动而“得”到的有关竹子的审美意象。但是,画家又不止于此,还需要“急起从之,振笔直遂”,及时地捕捉住头脑中的审美意象即“成竹”,用笔墨将其物化在纸上,否则到手的猎物就像奔兔和飞隼一样,很快就消逝了,导致创作上的半途而废。这里所谓的“急起从之,振笔直遂”,指的就是油画创作中的传达活动。
三、教学中形成具体而富有想象的意象性描绘
美术文化的“苹果模式”,“即抽象艺术的模式。苹果由果肉和核组成。两者相比,其果肉,即再现形式,是主要的,而被再现的客观内容,即果核,则变成可有可无的。”简单地讲,美术文化抽象模式,也就是意象性元素,其强调的是内容服从形式的表现性方式,它注重的是美术本体论价值。
美术文化首先对观者的刺激,是以视觉所感的形式为先导的。在现代美术流派中,是比较强调美术作品的纯视觉形式性表现的。美术家注重作品的色彩、线条、块面、构图等形式因素,既符合主体心灵需要,又符合主体视感觉需要的表现。所以,直接为现代主义艺术实践作理论支持的英国艺术理论学家克莱夫·贝尔,便在其《艺术》一书中讲:“在各个不同的作品中,线条、色彩以某种特殊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激起我们的审美感情。这种线、色的关系和组合,这些审美地感人的形式,我们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就 是一切视觉艺术的共同性质。”美术文化的苹果模式,可以被看成是关注美术之“有意味的形式”的表现模式。由于美术文化本身是一种多元形态的整合。因此,美术文化的“苹果模式”,或抽象表现模式,也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美术的抽象化是不可避免的。不过,美术文化中的“抽象”与逻辑学中的“抽象”不同。美术文化之“抽象”,是抽而有“象”。不论观赏瓦西里·康定斯基的“热抽象”绘画作品,还是彼埃特·蒙德里安的“冷抽象”(以冷靜、明朗、严肃、一丝不苟的表现客观存在秩序,几乎让主体炽热的情感处于零界状态。)都能首先感知到那有意味的视觉形象。所以,美术文化中的抽象,是指美术家对客观存在事物本质性意象性元素的提炼。油画通过视觉形象反映生活,但不拘泥于简单地再现生活,也不求视觉上的完全逼真,更不局限于表现可见的事物。油画不仅通过视觉形象的描绘表现人的思想感情,而且还力求使欣赏者通过画面联想到没有出现在画面上而又和画面形象有密切联系的事物。清代笪重光在《画筌》中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句话讲的正是绘画采用虚实相生的手法,描绘具体物象于画中,引入的思维至画外,使人获得更加丰富、更加强烈的审美享受。油画《泉》描绘的是一位直立的裸体少女。少女形体优美,体态丰腴,洋溢着生命的青春活力。画面典雅恬静的美和体现出的精神的纯洁性,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是安格尔的审美思想与具体写实的少女的美的完美结合,是自然美与理想美的统一。观赏此画,人们会不知不觉地展开联想,将画中之物与画外之现象联系起来,从而获得更为丰富的“意象性”元素描绘。
四、结语
油画最能发挥培养人的创造性的功能。艺术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密切联系,使艺术成为人类精神和文化领域中具有创造性的活动。东方“意象性”元素是传达油画艺术精神及文化符号的重要载体,是油画艺术作品中的一种视觉形式语态,它承载着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属性及情感隐喻。
参考文献:
[1] 赵思源.探析意象性油画色彩的视觉营造形式[J].艺术科技,2019,(08).
[2]吴文龙,葛淑静.浅谈意象性写生训练方法——从速写的磨砺中找寻艺术的通达[J].美术教育研究,2015,(06).
[3]张川.中国画的意象性特征分析[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4).
[4]王东声.意象油画研究[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5]叶朗.美在意象[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课题项目:黑龙江大学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项目名称:东方“意向性”融入油画表现课程实践的研究;项目编号:2018C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