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研修中促进教师有效参与的策略研究

2020-08-09张佳佳

中国教师 2020年8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

张佳佳

【摘 要】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是教育热点也是难点,通过对教师有效学习的研究与实践,探索促进学生学习的途径和方法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切入点。而参与是有效学习的主要指标,区域研修中教师的有效参与对促进其有效学习、提升专业成长具有重要价值,并且可以为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提供借鉴。因此,本文通过对西城教师有效参与区域研修活动的典型案例进行观察、研究,提出以“五心”为方向的策略,即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任务驱动为中心、以实践共同体为中心、以实践知识为中心、以评价反馈为中心。

【关键词】有效参与 任务驱动 实践共同体

随着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教育界越来越关注“学习”问题。深度学习、人工智能、脑科学等都与研究学习相关,如何真正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成为每位教师的困惑和研究课题。但教师必须自己体验并掌握真正的学习,才有可能将这一过程传递给学生,迁移到学生的学习中。本文将教师在区域研修活动中的“有效参与”作为促进教师有效学习、提高专业成长的一个切入点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观察、分析,提出“促进教师有效参与”的一些策略。

一、促进教师有效参与的典型案例

在教育学视野中,“参与”是一个组合概念,分为认知性参与、情感性参与和行动性参与,“参与”的最?高境界是将认知性参与、情感性参与转化为行动性参与。笔者认为的“参与”就是融合了认知、情感、行动的卷入状态。“有效”指的是能实现预期目的。因此,本文中的“有效参与”具体指作为参与主体的一线教师,通过区域研修活动中适宜的研修课程设计与实施,实现情感、认知、行动上的参与,并且最终完成在教育教学方面的自我改变、提升或成长。本文以政治学科的具体案例进行说明。

笔者观察了政治学科三次研修活动,在主题不同、形式不同的前提下,均实现了教师的情感、认知、行动参与,从研修现场判断均符合有效参与的标准。本文以第三个活动,即“青年教师教学设计研讨”的主题研修为例,说明如何促进教师有效参与(见表1)。

判断这次活动教师有效参与的依据:第一,研修现场展示的青年教师认真发言、聆听、答辩,其他倾听者同样深度参与,不断记录、思考;第二,指导教师有提问任务,并在提问环节不断在师生、生生间生成更多互动,高度调动了所有师生的思维参与。笔者将促成这次有效参与的原因分析如下。

表1 政治学科教师研修活动

学科 活动主题 活动内容 活动形式 教师的有效参与 判断方式

中学政治 新教材教学研究分析 两个单元、三位老师关于教学设计的分享 三个小讲座 1.现场认真听课

2.将教学设计运用于实际教学中 1.现场观察

2.问卷调查

新教材现场研究课 青年教师常态研究课“我国的社会保障” 观、评课 1.讲课人、听课人分析、反馈教学

2.听、评人被分配任务下次展示交流 1.现场观察

2.参与后续展示交流

青年教师教学设计研讨 9位青年教师5分钟展示自己的教学设计,并根据指导教师的提问进行答辩 展示交流 1.青年教师认真展示、聆听、答辩

2.指导教师悉心提问、质疑、研讨 1.现场观察

2.微信群评价、反馈

一是研修员课程定位准确,设计符合教师需求。本次活动主题是基于青年教师的基本功而设计的,符合这一群体的需求。教学设计是青年教师教学的第一关,也是最基础、核心的一环,其中涵盖了对教材的认识、对学科知识体系的了解以及关键问题的思考;对学生学情的认识、对学生学习风格和习惯的观照与重视;对教学观和学习观的认识始于教学设计,并最终落实于设计中。这样的主题既基础又重要,奠定了一个教师从业、发展的始终,以此为出发点,切实考虑到了学习者的诉求与成长。不仅在研修内容的选择上满足教师,更在研修形式上采用灵活、务实的形式,激发青年教师的参与动力与斗志。从设计之初就为教师的有效参与奠定了坚实基础。研修员在其中的角色是导师,也是活动的主持者和节奏把控者,随时根据情况调整现场,保证每位参与者都能有所成长。

二是群体文化长期浸润,研修任务切实可行。本次活动是一次针对青年教师的专项研修活动,成员都在一个专属微信群。这个群是一个针对特定群体的自组织,组织者是研修员,群体成员是入职三年内的青年教师以及4~6位以骨干教师为主的指导教师。这个群体的人员并非固定不变,伴随时间的推移有新老交替,指导教師则相对稳定。组织没有强制行为,每个人有自己的位置和角色,是研修员为促进青年教师发展而自主设立的,以实践共同体为基础,可以学习、交流的民间组织,参与者本着自愿和自觉的原则开展各种线上研讨和线下学科研究活动,同时设置了大家认可的基本规则“无法参与活动请随时退群,不接受不贡献却享受资源和思想的行为”。任务的设计既符合教师的需求,又能系统提升他们的学科教学能力。组织者善于鼓励和肯定教师的工作,同时倡导并在实践中引领一种学术表达。群文化充盈着自由、独立、多元、大胆的味道,每个人在群里是安全的,不封闭自己,不压抑自己,能本着更好地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出发点进行讨论,因此,这样的组织是善意的、有价值的,能吸引教师持续参与。

三是青年教师与指导教师高度配合,发挥各自优势。青年教师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的团体,他们年轻、有新思想,掌握专业的学科知识,具备过硬的研究能力,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有干劲、有追求。他们最急需的是经验,包括站在学生角度设计学科课程,理解和把控教材,而骨干教师最大的优势是经验,可以和青年教师形成互补。同时,他们会被青年人的无限热情和新鲜的专业知识、理念所感染,被他们更加先进和创新的方法所带动。双方拥有彼此需要的特质,能够实现双赢,同时会激发出很多意想不到的思想、行为的火花和智慧。目前的基础教育处于变革关键期,任何一个群体都有各自的价值和优势,同时也有自身的不足,以己之长促进相互学习和成长,符合大家共同的愿望,结果自然是双方都有获得感,都会积极参与。认同教师参与是教师学习的关键因素,能够站在学习者为中心的视角设计与实施课程,采取实践取向的任务作为教师参与学习的抓手,通过学习共同体的方式带动教师的积极参与,最终以案例、教学设计等作为学习结果展现给大家,真正解决了个人教育教学中的困惑或实际问题。这就是有效参与的典型案例,其学习输出必定会对教师的实际教学产生积极影响,进而迁移到学生学习中。

二、促进教师有效参与的策略

政治学科的典型案例为我们思考促进教师有效参与的策略提供了充分的实践依据。随着对学习认识的不断深入,人的学习的建构本质、社会协商本质、参与本质也越来越清晰地显现出来。以上典型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满足了学习本质的要求,从“五个中心”角度进行了最大化的处理,也是促进教师有效参与的主要策略。

1.以学习者为中心

人们对有效学习的观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学研究的重点已从如何教转向如何学,从结果转向过程,从机械操练转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学习者不再被看成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知识的建构者和生成者。

教师作为特殊的成人学习者,其先验知识与经验是宝贵的前认知。作为设计者和实施者的研修员,必须考虑到教师是带着丰富的先验知识、技能、概念等进行学习的,我们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将他们的已知与未知、困惑、实践建立联系,运用最吸引人、最合理、最简洁的方式,促进他们新的学习与建构。唯有真正站在学习者的角度去理解学习、设计学习,同时主动创设一种鼓励学习者参与的安全环境,才能最终促进学习者的成长与提升。

2.以任务驱动为中心

任务驱动是促使教师进行有效参与的一个关键因素。合理的、有针对性的个性化任务,与实践教学紧密相关的任务以及具有长期研究价值的任务,对教师的有效参与更有价值。什么样的任务才能吸引教师参与,并最终使得参与变得有效?我们认为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或难度,同时又可以通过努力完成。二是必须与教育教学有关联,最好能直接作用于实践。

过于简单的任务不足以吸引教师参与的热情,过于困难的任务又会一开始就打击教师的积极性。因此借鉴最近发展区理论,一定难度和挑战的任务最妥当。这个难度和挑战是建立在教师现有知识和能力基础上的,也要充分利用已知经验,再稍加学习或训练就可以完成或有所提高。同时,必须与教师的日常工作相关联,最好是可以迅速作用在工作中。成人最喜歡能解决实际问题或困难的学习,如果能立竿见影,或者解决现实问题的学习对他们最具动力。如政治学科教学设计展示与现场答辩、教学案例写作、基于一个教学问题的文献综述、5分钟微课小制作、关于学生作业的主题分析等,以符合实践性、真实性、可控性、挑战性的任务为中心,是实现教师有效参与的要件。

3.以实践共同体为中心

“实践共同体”这个术语是Lave和Wenger于1991提出的,来体现把个体和共同体联系起来的重要性,以及共同体使个体实践合法化的重要性。概括起来,实践共同体是诸多个体的集合,这些个体长时间地共享共同确定的实践、信念和理解,追求一项共同的事业。实现教师的有效参与,建立符合教师发展的实践共同体尤为重要。

前文中政治学科的青年教师群就是典型的实践共同体,他们不是简单意义的学习共同体,他们的学习目的更加明确,更聚焦于工作实践,直接指导实践。每一次研修活动都是基于现实教学而精心设计的交流主题,设置集中且具体的目标,配合特定的任务、难点、困惑。实践证明,以实践共同体为中心的研修极大促进了教师有效参与的达成。

4.以实践知识为中心

教师作为独特的成人学习者,其先验知识与经验是宝贵的前认知,作为设计者和实施者的研修员,必须充分考虑一线教师的实践知识与智慧。除了最大化调动他们的实践知识外,更应该为他们的实践知识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与机会,承认并尊重教师的实践知识,就是对教师专业性的肯定。

同时,研修员也要引导教师将实践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将缄默性的、隐性的实践知识进行输出性的研究。教师的实践知识可以以案例的方式存在,可以以具体情境作为依托去呈现。中学教师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科研方法,含有反思意味的实践知识会帮助其他教师思考相关问题,这样的知识就有了应得的价值。

5.以评价反馈为中心

研修员对教师的教学指导特别关注评价反馈,教师研修中的评价反馈同样重要。研修员的课程也有目标,检验目标达成与否的关键就是评价反馈。教师的评价反馈不该基于对研修员的个人评价,应该是基于学习者,是基于学习本身。研修目标是把教师作为学习者而设计的,学习者是否实现了改变,才是我们评价反馈的根本,而这个改变恰恰是我们判断“有效参与”的核心。

我们不仅要关注教师本身的改变,更应该关注教师的改变是否迁移到了实际教学中。目前,政治学科的案例充分满足了教师的学习愿望,尤其部分教师还主动想要将学习所得应用到学生的教育教学中。前文中政治学科的评价反馈都是现场的,而且包含的是师生、生生双重评价。因为均属于实践共同体,又是实践取向的任务,所以呈现出来的评价反而最多体现在生生之间。这样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评价是最有价值的,也是最有效的。

一个完整的研修链条一定是研修员从课程设计初始就考虑到学习目标和反馈的内容、形式。同时,在活动过程中根据现实和教师需求,不断灵活调整。只要站在学习者的角度去思考、实践,既注重过程性评价,又创设合理的终结性评价,最终作用于学生,那么,有效参与的实现就会顺其自然发生。

这五个中心从主观到客观、从被动到主动等方面,为促进教师有效参与提供了策略。这些只是方向性的建议,具体如何操作和创新,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造性发挥。

参考文献

[1] 徐飞.参与式教师培训方式的思考[J].唯实(现代管理),2016(9).

[2] 朱拥军,查永军.论参与式学习的层次性及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09(5).

[3] 陈健,蒋丽萍.参与式学习的基本原理研究[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1(2).

(作者单位: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
网页设计教学的创新探索
《游戏进课堂——PPT游戏》教学设计与反思
任务驱动和专题式相结合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任务驱动的实验报告及其在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浅思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与基础学科的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