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不掉的“术语歧视”
2020-08-09freelee
freelee
美国黑人乔治·弗洛伊德在遭白人警察逮捕过程中猝死,令欧美出现新一轮“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简称“BLM”)運动。标榜坚守积极价值观的科技企业、科技组织也响应这股浪潮,着手清理隐藏在科技术语中的老问题。
但事情并非替换术语那么简单。首先是“积重难返”,程序语言需要“对话”,而有的经典程序语言已经很难进行术语替换;其次是“矫枉过正”,这种程序语言上的“政治正确”,可能绑架了大众正常使用语言的权利。
全面“整改”
计算机界与BLM运动有关的部分,最典型的是程序语言“Master”和“Slave”。前者在日常语言中指的是“主人”,后者指“奴隶”。在程序语言中,这两个概念主要用于区分“管理”和“被管理”的职能。
对“Master/Slave”的担忧并非新鲜事。2003年,美国洛杉矶郡甚至以“文化多样性和敏感性”为由,要求境内的企业在其产品中停止使用这一术语,只不过没有强制要求。
有的企业或组织早就发起相关改革。例如2014年诞生的Kubernetes容器集群系统,就使用“Replica”(复制品)、“Worker”(工作者)甚至“Minion”(仆从)来取代“Slave”。2018年,编程语言Python在Python 3.8版本中,将“Slave”改为“Worker”或者“Helper”(帮助者),将“Master Process”改为“Primary Process”(同样意为“主进程”,但更纯粹)。
现在,修改术语的浪潮更加热烈。微软、亚马逊、推特等公司,Github等社区,以及Linux、安卓等操作系统,都提出取消“Master/Slave”。
另一组争议词汇“Blacklist/Whitelist”(黑名单/白名单)也成为整改目标。在不少反种族歧视者眼中,这一组术语更加明目张胆地强化了“白贵黑贱”的印象。科技企业和科技组织也给出替代方案,推出了“Denylist/Allowlist”(拒绝名单/允许名单)、“Blocklist/Passlist”(封锁名单/通过名单)等术语。
推特甚至建议,可用“Person hours”代替“Man hours”,因为“Person”直接指的是“人”,没有性别含义;可将“Dummy value”(虚拟值)替换成“Sample value”(样本值)或“Placeholder value”(占位值),因为“Dummy”本身有“笨”的意思,可能有歧视智力不健全人士之嫌。
“Master/Slave”的使用太广泛,修改起来可能工作量大,甚至伤筋动骨
语言表达形式不同,导致了不同地区孩子对数字认识方法的差异。
船大难掉头
某种程度上,近期科技界大规模修改争议术语,属于“闻风而动”。不过,责怪科技界“投机”,似乎也过于苛刻。问题在于“Master/Slave”的使用太广泛,修改起来可能工作量大,甚至伤筋动骨。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各种不同项目不断累积叠加的结果。某些最基础、最原始的内容,可能已经无法改动甚至无法理解。这意味着,一些涉及基层的改动可能会影响整个体系的运作。
“Master/Slave”就是“深入基层”的代表。它不仅仅是一组程序语言术语,而是一个在计算机领域中无处不在的概念。硬件的组装方式会用“Master/Slave”表示,例如区分主光驱、副光驱。软件层面上“Master/Slave”的使用场景更丰富:程序语言用得到,操作系统用得到,数据库用得到。总而言之,在计算机界,“Master/Slave”概念被大范围用于表达某设备/进程如何监控、管理其他设备/进程,或者表达其操作级别如何高于其他设备/进程。
老语言、老系统、老数据在使用这套概念,如果其他技术产品要与这些老产品兼容运行,“Master/Slave”就不会完全消亡,因为老产品不能直接“读懂”新术语。像Kubernetes虽然自诞生以来就有意回避“Master/Slave”,但其代码中依然出现了超过两百次“Slave”,目的就在于与其他使用这些概念的产品保持正常交流。
乐观来看,如果计算机技术日渐改革、旧产品最终将被完全淘汰,“Master/Slave”有可能真正成为历史概念。但实际情况可能不会如此理想。也许是全面推翻陈旧概念的技术太难、成本太高、效率太低,科技界没有动力执行这场变革;也许是如今的技术根本不能脱离某些使用“Master/Slave”的老产品,从而令“Master/Slave”永远占据某个关键要冲。
消解的词义
技术不是清除“Master/Slave”的唯一阻力。科技界人士本身也对这种“过滤”机制有不同看法。
有的反对声音很简单,认为这是矫枉过正或多此一举。一位参与Python修改“Master/Slave”术语的程序员说:“我担心这是Python变成‘PCython的起点。”—“PC”是“政治正确”(Political Correctness)的英文首字母缩写。还有程序员单纯指出:“我没发现任何一个程序员使用‘Master时,采用了与奴隶制相关的含义。”
要说明这种修改是“矫枉过正”,其实需要较深度的论证。有人另辟蹊径,指出“Master”在性虐待癖好者眼中是一个好词语。“你想支持多样性,为什么反而歧视亚文化受众?”这种说法虽然有点强词夺理,倒是无意中点出了关键问题:“Master”的多样词义是否会因为政治正确而被强行消解。
2019美国高尔夫大师赛现场
语言不应该独自承担与歧视有关的罪名。
“Master”的词源是拉丁文“Magister”,指在某领域掌握高超技巧的人,中文对应翻译为“大师”。另外“Master”还有“桅杆船”的意思,是从“Mast”(桅杆)一词变换而来。假如认为任何出现“Master”的场合都会令人联想起奴隶制,那么是否“Master”这个词干脆只能从日常使用中消失?像“大师”“桅杆船”这种词义,也应连同腐朽的“主人”词义,一同被丢进历史的垃圾堆?
这正是有的程序员虽然支持取消“Slave”、但不主张同时取消“Master”的原因。“Master”本身也承载着不少常用的褒义,完全否定“Master”是一种语言领域的霸权主义。
在体育界,很多赛事被冠以“大师赛”(Masters)的称谓。BLM运动的支持者,也一度把怒火烧向这些大师赛主办方。作为高尔夫四大满贯之一,美国大师赛(The Masters)就受到类似质疑。6月,体育作家罗布·帕克就在体育博客网站Deadspin发表文章,标题特别火气十足—《我们受够了“美国大师赛”》,要求赛事更名。
美国大师赛每年4月在佐治亚州奥古斯塔举行,这个南方州当年盛行奴隶制。比赛球场奥古斯塔国家俱乐部早年更是奉行“白人打球、黑人球童”这种强调“黑侍从白”的服务关系。这足见帕克对美国大师赛的指责不无道理。
但他的一些论据也有点激进。例如他说,词典上对“Master”的解释,依然包括“奴隶的拥有者”,这是“对美国一段丑陋历史的阴暗记忆”。照这样主张,“Master”实际上已经变成一个具有“原罪”的单词,不但美国大师赛,还有网球、斯诺克、壁球、羽毛球等运动的大师赛,似乎都应该全部改名。
同理,“Black”(黑)也是一个“危险”的词语。有关黑色的不利联想数不胜数,在中文中就有“黑暗”“黑幕”“黑手”等,英文中则有“Black Friday”(黑色星期五)、“Black Death”(黑死病)、“Blackmail”(诈骗)。如果将语言政治正确更强力地落实,“Black”这个单词恐怕也成为“违禁词”。
电影《降临》剧照
“语言相对论”?
落实到语言的政治正确是否合适,迄今备受争议。反对者认为大量常用词因此无法使用,令简单的对话交流变复杂,影响沟通效率。支持者则认为这既代表着尊重,也可潜移默化地帮助人们树立正确价值观。
后一种支持理论,实际是“语言相对论”的变体。语言相对论认为,人类的思考模式受到其使用语言(包括词汇和语法)的影响。由于这一理论主要通过萨丕尔和沃尔夫在20世纪20到40年代的一系列论述来搭建,所以又被称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美国语言学家卡罗尔曾在其著作《语言心理学》中,介绍了一系列验证沃尔夫假说的实验。实验对象是一群分别来自亚洲(中日韩)和美国的孩子。他们手上有一堆积木,其中一堆代表“10”,另外一堆代表“1”。实验员念出一个数字,孩子们需要用积木组合出听到的数字。
亞洲的孩子会更擅长用最少的积木组合出正确数字,例如用3块“10”积木和3块“1”积木组合出“33”;美国孩子则可能会经常使用2块“10”积木和13块“1”积木。研究者认为,中日韩语言在数字10到99的表达方式方面采用一致的规律,而英语10到19和20到99的表达形式不同,导致了不同地区孩子对数字认识方法的差异。
语言相对论最极限的假设在于,由于使用不同的词汇和语法,使用者的大脑会对世界产生不同的理解。美国科幻作家姜峯楠就据此创作了小说《你一生的故事》,主角学习了外星人语言后获得了预知能力,小说后来被改编成电影《降临》。
语言政治正确所主张的语言潜移默化作用,也是对语言相对论的诠释。“主人”“奴隶”等词汇勾起奴隶制受害者的伤痛,“黑名单”“白名单”则在暗中强化人们对“黑”和“白”的不同态度。如果能停止使用这些词汇,伤疤就不会被揭开,人们就不会被悄悄注入歧视观念。
不过语言相对论本身存在争议,因为目前还没有过硬证据或实验结果支持这一理论。与之同源的“语言政治正确”同样未获完全认可。像欧美地区日常交流对“黑”“胖”“矮”等词汇的谨慎使用,就被一些反对者视为语言霸权过度的表现。
而更现实的情形在于,就“歧视”一事而言,是先有歧视行为产生,再有描述歧视的术语产生。语言不应该独自承担与歧视有关的罪名。
无论从技术角度还是语言学角度来说,改写“Master/Slave”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责任编辑荣智慧 rzh@nfcma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