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宾虹山水四屏赏介
2020-08-09王卫东
王卫东
黄宾虹山水四屏,纸质,纵135.4、横32厘米。现收藏于歙县博物馆。(图1)该屏是为耀星先生之母八十寿而作。
屏一:远处山峰耸立,近处绘山石、桃树,树下一亭,亭内一人席地而坐,前有一小案和一火盆。(图2)上有题款:华发无情赋黍離,何堪尽托魏风诗。汉皇日晏西王母,合赐东方酒一卮。元王逢题马和之园有桃诗意图。宾虹散人黄朴存写。钤黄质私印白文方印。(图3)又题:戊午春日,耀星贤咸台客武林将为其母夫人庆八十寿索画于余因检此为祝。朴存再补志。钤黄质私印白文方印。(图4)
王逢(1319—1388)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马和之,中国南宋画家 ,生卒年不详。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高宗绍兴(1131—1162)中登第,一说官至工部或兵部侍郎。擅画佛像、界画、山水,尤擅人物,人物师法吴道子、李公麟,仿“吴装”创用柳叶描(一作马蝗描),用笔起伏、线条粗细变化明显,着色轻淡,笔法飘逸流利,富有韵律感,出入古法,脱去习俗,自成一家。其绘画风格与唐代吴道子相仿,当时有“小吴生”之称。
屏二:远处山峰耸立,近处绘松石、河水,河上有一老者在船上垂钓。(图5)题款:“此船载得许多愁,使我尊前感旧游。惆怅扬州十年梦,满江风雨泊瓜州。写庐陵题夏禹玉画诗。朴存。”钤黄质私印白文方印。(图6)
题款为张昱《题夏圭孤舟风雨图》诗。张昱,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夏禹玉即夏圭,夏圭,字禹玉,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南宋绘画大师。“南宋四家”之一,早年画人物,后来以山水著称。他与马远同时号称“马夏”。宁宗时任画院待诏,受到皇帝赐金带的荣誉。他的山水画师法李唐,又吸取范宽、米芾、米友仁的长处而形成自己的个人风格。虽然与马远同属水墨苍劲一派,却喜用秃笔,下笔较重,因而更加老苍雄放。用墨善于调节水分,而取得更为淋漓滋润的效果。在山石的皴法上, 常先用水笔淡墨扫染,然后趁湿用浓墨皴,造成水墨浑融的特殊效果,被称作泥里拔钉皴。传世作品有《溪山清远图》《西湖柳艇图》《雪堂客话图》等。
屏三:远处山峰林立,近处绘松树、寺庙、房屋、河流,河上有一人在划船。(图7)题款:“漠漠江天吴楚兮,几重树色几重云。客心已逐归舟好,谁道溪边有隐居。朴存。”钤黄质私印白文方印。(图8)
题款出自元黄公望的《夏圭晴江归棹图》诗。黄公望(1269—1354),元代画家。本姓陆,名坚,汉族,江浙行省常熟县人。后过继永嘉府(今浙江温州市)平阳县(今划归苍南县)黄氏为子,居虞山(今宜山)小山,因改姓黄,名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兼修李成法,得赵孟頫指授。所作水墨画笔力老到,简淡深厚。又于水墨之上略施淡赭,世称“浅绛山水”。晚年以草籀笔意入画,气韵雄秀苍茫,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擅书能诗,撰有《写山水诀》,为山水画创作经验之谈。存世作品有《富春山居图》《九峰雪霁图》《丹崖玉树图》《天池石壁图》等。
屏四:远处山峰耸立,近处绘山石、枫树、草亭、房屋,屋内有一女子临窗远眺。(图9)左上题款:“杜老茅堂倚石根,往来西瀼与东屯。一庭秋雨青苔色,自起钩簾尽绿尊。朴存写云林诗。”钤黄质私白文方印。(图10)
题款出自元倪瓒《题陈仲美画 词韵张贞居韵》“杜老茅堂倚石根,往来西瀼与东屯。一庭秋雨青苔色,自起钩簾尽绿尊。斜日西风吹鬓丝,披图弄翰学儿嬉。钓竿拂著珊瑚树,张祐题诗我所师。”
倪瓒,元末明初画家、诗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等。江苏无锡人。倪瓒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倪瓒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清閟阁集》。
该画的创作年代为戊午年,即公元1918年,是年黄宾虹53岁,是其早年的绘画作品。
黄宾虹(1865—1955),名质,字朴存,又字朴人,号宾虹,歙县潭渡人,生于金华,现代著名画家。宾虹作画以“新安画派”为宗,陶冶宋元,师法自然。构成出入雄奇、大气磅礴的独特风格,浑厚华滋、意境深邃,享有“南黄北齐”之誉。在考古、金石、书艺、诗词诸方面都有重大成就,一生著述宏富,有《黄山画家源流考》《黄宾虹画语录》《印学》等35种。
黄宾虹绘画创作分为三期,即60岁以前的作品为早期;60岁至85岁的作品为中期;85岁以后为晚期。
黄宾虹的早期山水,即60岁以前的山水画的主要特点是摹习传统。他先师其家乡新安前辈画家如丁云鹏、程嘉燧、李流芳、渐江、查士标、戴本孝、雪庄等人的作品,后又学“明四家”如沈周、文徵明等人的作品,再临摹唐画宋画。黄宾虹的早期山水以松秀、清逸、简淡为基调,因而也被称为“白宾虹”时期。
黄宾虹的中期山水是指60歲至85岁,这二十多年是他的中期阶段。他以古法来观察自然,又以自然之法来解悟古人之法,从而在古法之上,探索、创造出合乎自然之法的新的笔墨语言。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创造了五字笔法:平、圆、留、重、变,创造了七字墨法:浓、淡、破、泼、积、焦、宿。综观黄宾虹中期的山水画,已显示出一种大家气度。他的中期阶段,是“白宾虹”与“黑宾虹”的过渡阶段,其特有的绘画风格已经形成,成为画史所期待的时代标志性人物。
黄宾虹的晚期山水是指85岁至91岁这生命最后七年的创作阶段,也被称为“衰年变法”或“九秩变法”时期。作品面貌从激昂奔放又回归整饬、谨严,凝重浑穆,开合大气,特点是以画作为载体来进行对画史和民族精神史的思考。他还以老迈之年画了不少大幅作品,想要传达的是对自然的敬意和怀想。正是由于这7年的创造,使黄宾虹从一位古典传统意义上的山水画大师,成为一位具有现代精神特征的山水画大家,引领中国山水画从传统进入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