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考场作文拟题妙招

2020-08-09李弗不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20年7期
关键词:借代拟题作文题

李弗不

导  写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题好一半文,尤其是写考场作文,想要脱颖而出,必须先声夺人,吸引阅卷者的目光。

那么,考场作文如何快速拟出亮眼的标题呢?下面介绍几种办法。

一、巧用修辞拟题

运用修辞是拟出亮眼标题的捷径,很多修辞可用于拟题,如比喻、比拟、借代、设问、反问、双关、引用、化用、对偶、排比、对比、呼告、摹声、谐音、列锦等,请看中考满文作文的拟题实例:

巧用比喻,妙拟标题。如山东青岛市的作文题“告别_______”。一篇满分作文的题目是“告别‘隐形杀手”,将自卑喻为“隐形杀手”,既能引发读者的好奇心,又形象生动地点出自卑的危害。再如河南省作文題,提供了关于西瓜甜与不甜的材料。一篇满分作文的题目是“我曾是那个不甜瓜”,自喻为不甜瓜,形象有趣,还能引发读者的好奇心。

巧用比拟,妙拟标题。如湖北天门市的作文题是以“位置”为话题。一位考生的满分作文标题是“标点家庭会”,妙用拟人辞格,让句号、逗号等“家庭人员”回“家”作“述职汇报”,最后“标点家长”作总结:“大家都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全力释放生命的能量,从而实现自身价值……”新意迭出。还有一位考生的满分作文标题是“我不是腐败的滋生地——高位与腐败公堂对簿记”,题中的“我”指“高位”,文章运用拟人手法,让秦桧、成克杰、陈良宇等腐败分子与林则徐、方志敏、周恩来等正面人物对簿公堂,阐述“高位”与腐败没有必然联系的道理。形式新颖,主题发人深省,怎能不获得满分呢!

巧用借代,妙拟标题。如上海市的中考作文题“我们的名字叫_______ ”。一位考生拟题“我们的名字叫‘坐在最后一排的人”,用“坐在最后一排的人”借代“后进生”,文章却并不消极,调侃中不乏活泼、自强和进取,洋溢着“黑色幽默”。再如湖北宜昌市中考的作文题是“自选一个与文化有关的话题”。一位考生拟题“当京剧碰到摇滚”,题目中的“京剧”借代中国文化,“摇滚”则借代“外来文化”,表达文化可以兼容的观点,让人耳目一新。

巧用设问,妙拟标题。如山东济宁市的中考作文题是以“成长”为话题,一考生拟题“‘成长有谁听”,兼用设问、通感两种修辞手法,写活了“路旁的小草”“空旷的校园”,并化实为虚,别出心裁。

巧用反问,妙拟标题。如江苏南通市的中考作文题是“以‘五一长假”为话题,一位考生拟题“中国的教育家,你难道还未发现吗”,这是一个标准的反问句,表达了一个初中学生的困惑和痛苦,他(她)向“教育家”发出诘问,进言教育方法、策略,体现了作者的聪明和睿智。

巧用双关,妙拟标题。如黑龙江哈尔滨市的中考作文题是关于向前看还是向后看的材料作文。一位考生拟题“向前看,路灯照亮远方”,“路灯”一词一语双关,实指“路灯”,又虚指“希望、理想”等。再如陕西省的中考作文题是以“感受生活”为话题写作,一位考生拟题“苦咖啡”,“苦”一方面指咖啡,另一方面指生活。一语双关,言简意赅。

巧用引用,妙拟标题。如湖北宜昌市的中考作文题是以“灯”为话题,一位考生拟题“一晌贪欢”,引用李煜的《浪淘沙》中的诗句,使标题富有诗意。再如江苏南通市的中考作文题是以“倾听”为话题,一位考生拟题“自在娇莺恰恰啼”,引用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中的诗句,充满文学气息。

巧用化用,妙拟标题。如江苏南通市的中考作文题是“以‘五一长假”为话题,一位考生拟题“可‘畏天下父母心”,把“怜”字改为“畏”字,巧妙化用,揭示“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当,会给子女带来心理伤害”的道理,发人深省。再如山东淄博市的中考作文题以“个性”为话题,一位考生拟题“将个性进行到底”,化用电影名“将爱情进行到底”,表达自己坚持个性的信念,俏皮又幽默。

巧用对偶,妙拟标题。如福建厦门市的中考作文题是以“流水”为话题,一位考生拟题“乌江水,霸王情”,对偶修辞拟出来的标题漂亮公整,让人眼前一亮。

巧用对比,妙拟标题。如重庆市的中考作文题是关于章鱼的材料作文,一位考生拟题“放弃与收获”,将“放弃”与“收获”对比,写章鱼因放弃而获得了生命,陶渊明因放弃功名利禄而收获了闲情逸致,黄继光、邱少云放弃生命换取了战争的胜利……从而明理:人要学会放弃。

巧用排比,妙拟标题。如云南昆明市的中考作文题是关于“人”字的材料作文,一位考生拟题“站着,如竹,如花,如树”,三个喻体构成短语排比,既使立论形象化,又显示出文章的脉络。

巧用呼告,妙拟标题。如山东潍坊市的中考作文给出“干旱利于树木生长”和“南瓜承受的压力”两则材料,一位考生拟题“挫折,您好”,文章分析了挫折、压力与成长的辩证关系,并用一声呼告,一句“您好”的问候,表达出作者对“挫折”的态度。

巧用谐音,妙拟标题。如江苏盐城市的中考作文题是以“靠”为话题,一位考生拟题“战‘痘记”,题中“痘”与“斗”谐音,将与“痘”的“战斗”写得幽默风趣,最后告诉读者:治令人烦恼的青春痘不能“靠”乱投医,要“靠”科学。

巧用列锦,妙拟标题。如吉林省的中考作文题是材料作文“李嘉诚说的三句话”,一位考生拟题“正知·正行·正念”,作者模仿“小桥流水人家,枯藤老树昏鸦”这样的列锦辞格拟题,揭示文章脉络,凸显主旨。(列锦:即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巧妙地排列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手法。)

巧用摹声,妙拟标题。如安徽芜湖市的作文题“品味______”。一位考生拟题“品味村口一声‘嘭”,写的是对家乡“村口爆玉米花的摊子”的怀念,将爆玉米花的声音拟进标题,富有趣味,又能让人如临其境。

二、巧用数学符号拟题

如作文题目“7+1≥8”,什么意思呢?“7”代表一天上7节文化课,“1”代表上1节体育课,表达的意思是,如果整天在教室里上课,效果是不佳的,必须劳逸结合,让思想放松,身体活动。体育课就是放松和调解,其学习效果要比整天坐在教室里好。再如山西省的中考作文题“我______书______”,一位考生拟题“我+书=好伙伴”,标题运用加号和等号,一看就非常新颖醒目,且蕴含深意。

三、巧用热词拟题

如今,网络热词盛行,只要略微关注时事、看看新闻,热词张口便来,如“奇葩、土豪、PM2.5、卖萌、富二代……”广东茂名市的作文题“2013年的春天,我真______”,一位考生拟题“2013年的春天,我真‘飒”,“飒”是一个网络热词,作者将“飒”定义为勇敢、执着,写出了自己对人生的坚定信念,主旨明确而深刻,有时代气息。

四、巧用逆向思维拟题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就是和人们的惯常思维相反,从相反的方向求新求异,往往让人耳目一新。如有篇文章的标题是“趁年轻,将坏事干尽”,乍看标题都会感到诧异,都说作文要传达正能量,鼓励人们向上,作者怎么要“将坏事干尽”呢?读完全文恍然大悟,原来是写张爱玲主张女孩子可以野一点、狂妄一点,可以大胆地去爱去恨,甚至为爱好离家出走一回……让各种各样的经历,来厚实、丰富自己的人生。其表达的主旨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成为想要成为的人,年轻、美丽、张扬,做自己!运用逆向思维拟题,题目定能让人耳目一新。再如江苏扬州市满分文《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广西河池市的满分文《我想变成一只懒猪》……全是逆向思维拟题,决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独特思想和思考。

五、巧用穿越拟题

打破时空的局限,让不同时代的人走到一起,这就是所谓的穿越。作文题也可以大玩穿越。如浙江金华市的中考作文题“那一天,我与______相遇”,一位考生拟题“那一天,我与陶渊明相遇”,打破时空限制,穿越到晋代去与陶渊明相会,表达自己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主旨明确,构思奇特,吸引人的眼球。再如广东汕头市的中考作文题“我和______一起______”,一位考生拟题“我和张骞一起再去楼兰”,居然会面了张骞,还去了楼兰,想象丰富而奇特。

六、巧用新鲜奇异事物拟题

人们总是喜欢新鲜奇异的东西,作文拟题如果能够新鲜奇异,一定会引人注目。如江苏宿迁市的中考作文题“走进______”,一位考生拟题“走进老鼠的幸福生活”,真是新鲜奇异。不仅题目奇异,而且立意深刻:老鼠的“幸福”来自它的天敌的消失——猫都成了宠物、蛇都上了餐桌、鹰都成了猎枪的目标——从而辛辣地讽刺了人类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

拟题方法多种多样,如能开动脑筋,拟出精彩标题,定能让作文获得高分。

猜你喜欢

借代拟题作文题
说借代
扮靓作文之“眼”
擦亮文章的“眼睛”
擦亮文章的“眼睛”
关于比喻、借代区别的一点研究
方法种种巧拟题
本部两刊刊登的部分作文题与2016年中考作文题相同或相近
悟空学借代
就“题”取材 读写相连
灯谜中的借代技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