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用药的几点注意事项
2020-08-08米易县人民医院药剂科杨梅
●米易县人民医院药剂科 杨梅
骨质疏松是一种骨密度下降的疾病,一般女性绝经后5~10年内、男性70岁以上最易发生骨质疏松,且年纪越大,发生概率越高。骨质疏松会造成骨骼疼痛,多见于腰背疼痛,还会导致身长变短,驼背。骨质疏松会直接导致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所以,患上骨质疏松一定要及时的进行药物治疗。
骨质疏松要坚持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①抗骨吸收药物:雌激素、降钙素、二磷酸盐、维生素D。②促骨形成药物:氟化物、合成类固醇、甲状旁腺素、维生素K。③促骨矿化药物:钙剂、维生素D。
在治疗骨质疏松时需要在医嘱指导下坚持服用药物,且服药率需要达到80%以上方可获得效果。
选择理想的治疗药物,要求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可明显的减少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风险;能够快速显著的缓解临床症状及特征,在根本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骨质量,增加骨强度;使用较为方便、简单;需要长期使用,安全性较高且依从性较好的药物;具有较为合理的性价比。
在用药治疗时,应将补充钙质以及维生素D作为治疗的基础。但值得注意的是,钙在患者体内水平是否足够,并不取决于血钙的水平,而是取决于24小时尿钙的水平。在正常情况下,钙值在100~300mg之间,维生素D的水平需要维持在25ng/ml以上。同时,用药期间需要对患者的肝肾功能进行观察。
不存在可同时发挥促骨合成及抑制骨吸收双重作用的药物。同一类药物不主张同时使用一种以上进行治疗骨质疏松,若超过一种以上的抑制骨吸收药物联合应用,不仅无法提高临床疗效,甚至可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个体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如若骨折风险较高,则需要选择促骨合成药物以达到提高骨量的目的,若骨折风险不高,则需要结合用药花费选择最佳的用药搭配方案。
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用药方案为雌激素+“1”:雌激素+维生素D;雌激素+双膦酸盐或雌激素+降钙素。研究证明,在雌激素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维生素D、双膦酸盐或降钙素,可获得比单纯应用雌激素治疗更好的临床疗效,且雌激素有效剂量减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
在服用双膦酸盐等药物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用药的方法。
1.避开饭点:双磷酸盐对食管、胃肠道黏膜有刺激性,进食后会出现烧心、恶心等症状。因此,吃双磷酸盐要避开饭点,而且服药半小时内不要喝果汁、牛奶、咖啡等。
另外,这类药物吸收率很低,如果每天只服药一次,最佳方法是清晨饭前半小时,用大量温水送服。
2.不能平卧:服药后平卧会加重对食管的伤害,因此,服药后30分钟内应保持站立或坐姿。
3.定期查骨质:研究显示,服双磷酸盐4年以上,可能增加骨折风险。因此,长期服药的人,半年或一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测。
骨质疏松患者尽量不要使用各种利尿药、抗癫痫药、甲状腺旁素、可的松等药物。因为这些药物会影响到钙盐的吸收与利用,加快钙盐的排泄,妨碍钙盐在人体骨骼内的沉积,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的加剧。
医务人员需要加强对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患者各类骨指标进行观察,及时跟进并了解治疗进展,调整治疗方案。另外,可搭配其他方案进行治疗,如中医疗法、食物营养、运动疗法、脉冲电磁场疗法及手术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