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刻度尺定位法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
2020-08-08胡朝晖钱卫添邓妙峰蔡敏黄洲
胡朝晖 钱卫添 邓妙峰 蔡敏 黄洲
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1神经外科,3医学影像科(广东佛山528100);2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大塘分院内科(广东佛山528100)
随着微创技术的应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微创治疗也得到推广,但在脑出血手术中采用定位方法会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目前常用的颅内血肿定位方法有立体定向、导航、3D 定位等[1-3]。目前常用的颅内血肿定位方法如立体定向定位法需在定位前后至少两次行头颅CT 检查,既耽误了治疗时间,又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不利于在基层医院开展。我院在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利用外耳道与CT 刻度尺进行脑内血肿定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74 例脑出血患者,年龄45~76 岁,平均(57.2±3.5)岁,随机分为立体定向定位组和CT 刻度尺定位组,立体定向定位组34 例,男30 例,女4 例;CT 刻度尺定位组40 例,男33 例,女7 例;术前两组在年龄、性别和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手术方法
1.2.1 立体定向定位组行头颅CT 后,在头颅外安装Leksell 定向系统框架,再次进行头颅CT 扫描,通过带有框架坐标参数标记的患者颅脑CT 图像,得到病人颅脑内的影像解剖结构在Leksell 定向系统的坐标值,最后通过脑立体定向仪定义的数据来确定血肿部位、穿刺点和穿刺路径[3]。
1.2.2 CT 刻度尺定位组将头颅CT 扫描后的胶片与头颅模型相结合的一种定位方法。
1.2.2.1 定基线在头颅CT 片上找出含有外耳道(O)和外眦(M)的眦耳线(基线)的CT 片;在体表作出通过外耳道到外眦的连线——眦耳线(图1)。
1.2.2.2 寻找参照点在CT 片上找出血肿同侧外耳道的点,通过外耳道向刻度尺作垂线,该垂线与刻度尺相交于A 点,并记下A 点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图中标示为6 cm 处)。在头颅上通过外耳道作出基线(眦耳线)的垂直线OL(图2)。
图1 定基线Fig.1 Fixed baseline
1.2.2.3 确定血肿的高度(上下径)CT 平扫时是以眦耳线平面每隔0.5 cm 扫一个层面,首先在CT片上找出血肿的最低层面和最高层面,在CT片上分别记录血肿最低层面和最高层面与基线的距离,再根据这两个距离在体表上确定血肿的上下径在体表的位置。在头颅体表以眦耳线为基线分别以0.5 cm 距离做眦耳线的平行线,根据头颅CT 血肿最低层面和最高层面在头颅体表标示出来(图3)。
1.2.2.4 确定血肿的长度(前后径)由于刻度尺在每张CT 片上的位置均保持固定,所以可以把刻度尺作为参照物,在血肿最大层面上的标尺线上找出与A 点(6 cm)相同刻度的点,定为B 点,通过B 点做刻度尺的垂线BC,与血肿侧头皮相交与C点,通过C 点即可确定血肿的前后径(图4)。
图2 寻找参照点Fig.2 Search for reference point
1.2.2.5 确定血肿的宽度(左右径)在头颅CT片上,分别测量血肿最外侧与最内侧到头皮的距离,即可得知血肿的左右径。
1.3 观察指标(1)手术效果指标: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出院GCS;(2)卫生经济学指标:住院时间、住院平均费用。
1.4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图3 确定血肿高度Fig.3 Define the height of hematoma
图4 确定血肿长度Fig.4 Define the length of hematoma
分别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出院GCS 三个方面进行手术效果评价,住院时间和住院平均费用两个方面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表1)。CT 刻度尺定位组的手术效果和立体定向定位组的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和出院GCS 没有明显差异(均P>0.05)。但CT 刻度尺定位组的卫生经济学指标优于立体定向定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3 讨论
随着微创技术的开展,和开颅血肿清除术相比,微创具有损伤小、患者及家属易于接受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4-7]。利用外耳道和CT 刻度尺定位法进行颅内血肿定位的原理是:(1)确定参照点:每张CT 片的刻度尺的位置和刻度均固定;在头颅的体表标志中,外耳道是一个固定而且易于识别的体表标志,利用CT 片上的刻度尺和头颅外耳道这两个标志,可以确定脑内血肿的范围[8-9]。(2)确定血肿的位置:通过寻找血肿与CT 刻度尺的位置关系以及血肿与外耳道、眦耳线的关系,从而在头颅表面找出血肿的体表投影[10-12]。
表1 手术效果和卫生经济学指标Tab.1 Operation effect and health economics index ±s
表1 手术效果和卫生经济学指标Tab.1 Operation effect and health economics index ±s
组别立体定向定位组(n=34)CT 刻度尺定位组(n=40)t 值P 值引流量(mL)23.851±3.535 22.782±4.485 5.185 0.068引流管留置时间(h)29.425±5.983 30.125±6.904 16.375 1.252出院GCS 13.381±1.192 13.805±1.946 5.125 1.002住院时间(d)25.652±2.632 17.831±1.858 1.395 0.041住院平均费用(万元)4.436±1.619 2.628±1.808 3.598 0.021
微创血肿穿刺时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准确对血肿定位,减少手术风险[13],另外,通过计算治疗前后血肿量的变化,评估治疗效果[14-15]。在实际工作中笔者总结有以下经验:(1)确定基线平面是关键,只有准确定位基线平面,才能确定穿刺平面,从而确定入颅点[11];(2)找到CT 刻度尺与体表的关系是难点,也是最重要的一步;(3)确定穿刺方向是重点,在穿刺点位置做一条线垂直正中矢状线,这样有利于方向的把握;(4)配合血肿腔内注射尿激酶可能效果更佳[14-16]。
综上所述,CT 刻度尺定位法穿刺血肿与立体定向引导穿刺治疗脑出血均能达到较好的血肿定位效果,但采用CT 刻度尺定位法能减少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负担,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定位准确,而且患者的并发症较少,只要医院配备CT 即可,不需要利用其它辅助工具,简单易学,有利于在基层医院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