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交换机相同VLAN的互访教学案例设计分析

2020-08-07刘淑英

科技风 2020年20期

刘淑英

摘 要:本文以辽宁轻工职业学院计算机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课程中的跨交换机相同VLAN的互访教学案例为依托,从本案例设计的课程导入、课程内容组织以及教学策略等方面展示了跨交换机相同VLAN的互访教学案例设计设施的全过程,对同类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VLAN;教案案例设计;案例实施过程

一、课程导入

教师根据上次课下发的任务,即某集团公司A办公楼与B办公楼分布图及办公室信息点数量,分析需求,确定VLAN的划分,并绘制出拓扑结构,同时巩固如何在单台交换机上进行vlan划分。并再次强调本次任务:跨交换机相同VLAN互访。

二、教学内容组织

将教学活动分为三个阶段,逐步达成教学目标。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一)项目引入

前期任务再分析,确定本次课任务,引入企业真实环境中的A号教学楼和B号教学楼办公场所进行VLAN划分和Trunk端口配置,实现跨交换机VLAN互访。引出问题:如何实现跨交换机相同VLAN间的互访。

(二)切入重点,进行讲解

(1)带领学生分析如何实现跨交换机相同VLAN间的互访。跨交换机每个VLAN通过一根线路连接,分析带来问题:端口数目不够;过多的端口浪费于交换机之间的连接。

(2)带着所遇到的问题,带领学生学习相关知识。

VLAN技术原理讲解:交换机用VLAN标签来区分不同VLAN的以太网帧。802.1Q帧格式(展示教学动画,方便学生理解):在进入交换机端口时,附加缺省VLAN标签;出交换机端口时,去掉VLAN标签。

交换机端口类型(展示教学动画,方便学生理解)Access链路类型端口:只允许缺省VLAN通过,仅接收和发送一个VLAN的数据帧,一般用于连接用户设备。Trunk链路类型端口,允许多个VLAN通过,可以接收和发送多个VLAN的数据帧。

(三)操作演示,实现跨交换机相同VLAN互访

第一步:配置所有的PC机;第二步:创建VLAN,并命名;第三步:将部门所连接的端口加入到相应的VLAN中;第四步:将两台交换机的级联口设置为Trunk口;第五步:测试部门内和部门间主机的连通性。课后,学生参照教师的操作演示视频,进行跟踪练习。

(四)课后思考

现在要求各教研室之间在相对独立的情况下还能够进行互访,该怎么办呢?

三、教学策略

(一)教学方法:项目引导,任务教学

在传统教學中:粉笔、黑板,教师在普通教室授课后,学生再到机房进行操作。学生概念与操作难以融会贯通,概念掌握不深,操作也难以熟练,教学互动性不强,学生缺乏兴趣和主动性,学习效果较差。

基于以上考虑,本课程全程在计算机实验室中进行授课,讲练结合。创设与工作实际相关的情境“某集团公司的A办公楼与B办公楼之间相同部门内部的通信过程”,在动态交互中实现学生知识的掌握与自主学习、合作探索。

(二)教学管理:资源整合,自主学习

为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把视频、课件、案例、操作演示等资源上传至泛雅网络学习平台,通过超星学习通APP实现师生互动和科学评价。

学生可以开展各种学习活动,教师可监控教学活动。

(三)教学组织:小组讨论,交流协作

根据“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设计思想,实现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归纳、探索、求解。

将90分钟的教学活动分为任务分解、任务完成、总结提高三个环节。具体流程如下:第一步:任务引入。第二步:任务完成。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并给出解决办法。教师引导,给出提示,学生结合自学知识以及教师的提示,给出相应解决方案。第三步:总结提高:学生课堂提交任务;教师点评、讲解;总结。

四、结语

在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合理选择学习主题,细分知识点,将教学设计环节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以及课堂讲练结合,动画等的辅助理解,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操作,学生能掌握如何实现跨交换机相同VLAN之间数据的传输,同时也引入路由的概念,对后续学习充满信心和期待。

参考文献:

[1]高峡,等.网络设备互连(学习指南).科学出版社,2015(4):239252.

[2]高峡,等.网络设备互连(实验指南).科学出版社,2015(4):12312.

[3]张春玉,姚七栋,赵亚妮.交换机VLAN实验教学设计[J].现代计算机,2013(21):2428.

[4]李永芳.基于ENSP跨交换机不同VLAN二层互通仿真实验[J].信息通信,2019,195(03):7578.

[5]张永来.跨交换机的VLAN设置实验原理与过程解析[J].考试周刊,2014(71):123124.

[6]陈潮,靳慧云,黄安安.VLAN间路由实验在仿真器中的设计与实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8):12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