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基础上的高中专项化体育教学探索

2020-08-07沈俊

新课程·上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高中体育核心素养

沈俊

摘 要:核心素养延伸到体育课程领域是指通过体育课程学习所获得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高中专项化教学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化、具体化。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观察法旨在提高知技能力、思维能力、运用能力和情感认同能力,探索学生在顺利完成专项化学习任务后理应具备合乎体育教育认知、技能、情意等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为高中专项化教学提供理论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体育;专项化

一、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正如《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是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获得而形成的”。高中阶段,学生身心发育日趋成熟,高中体育专项化既能够尊重学生的兴趣,又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国家督学成尚荣指出:“只有将核心素养和具体学科素养相结合,切实落到教学实践中,且生根发芽的时候,核心素养才会内化为学生的素养。”高中专项化教学融合体质与技能教育的学科本位,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将各项目特有的知技能力、思维能力、运用能力和情感认同能力凝练为各专项化运动项目的核心素养,如图1所示。

研究发现“国民核心素养”可垂直连贯各教育阶段“领域/科目”且各“领域/科目”可与“国民核心素养”进行课程统整,在此基础上,转化成为“领域/科目核心素养”具体内涵。图1中高中体育专项化核心素养根据《“国民核心素养”转化成为领域/科目核心素养的课程设计》一文提炼而得出,尝试从提高专项知技能力、思维能力、运用能力和情感认同能力这几方面结构维度来探索专项关键技能和必备品格形成的基础和必备条件。

二、专项化知识技能的探索

高中专项化知识、技能是高中体育专项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对实现高中体育专项化课程目标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根据《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规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由此可见,专项知识、技能是高中体育专项项目素养的基石,对专项运用、专项思维以及专项情感认同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专项知识、技能的获得从认知开始,布鲁姆、希尔等根据认知规律和认知复杂性绘制了一种目标分类图,该图由知识到评价拾级而上,从最底层简单(最不复杂)知识水平到最高层次(最复杂)评价水平。如图2所示,较高水平目标的实现是在较低水平目标实现的基础上完成的,高一级目标包含并依赖于低一级的水平目标。

1.知识维度

专项化教学,学习者所学到的各种技能和行为,大多要求通过记忆和练习来获得。专项知识诸如专项理论知识,专项技能术语,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规则等,最初通过学生记忆或回忆一些信息来呈现学生掌握程度。

2.理解维度

专项化目标要求学生在知识、技能的学习上要达到某种程度的领会,通过识记、模仿等方式达到掌握所学知识、技能的目的。学习者对动作技能的习得,通常以身体练习的方式来获得。当身体练习停止后,大脑并没有停止信息加工过程,而是在大脑内部强化和调整新习得的动作技能以达到记忆、巩固的目的。

3.應用维度

专项化知识、技能的应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课堂上内化、练习所学的知识、技能,并应用到课堂上发现、解决同类问题的各种教学活动当中去的过程;二是将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应用到实践中并与终身锻炼相结合,用实际应用中的结果来衡量知识的掌握程度。

4.分析维度

在分析水平上,学习者在领会、理解的基础上,明晰动作技能的构成要素和各知识、技能间的关联及顺序,选择恰当的模仿方法,在头脑中建立起动作技能的各动作映像系统,通过教师有效、及时的反馈,学习者便在实际练习中知道练什么、怎么练、练得怎么样。这样就将内隐的心智技能外显为实践中的动作技能,准确无误的模仿有利于更好地正确掌握各种具体的动作技能。

5.综合维度

专项化教学的主要特征就是将各项目动作技能的各个部分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独特而新颖的知识、技能链,在通常情况下,学习者只有识记了知识、技能,理解了动作技术要领的实质,才能正确运用相关技能,学会了应用,才能具有分析、综合能力。由此可见,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学习者需要以独特的方式解决课内外遇到的与所学知识技能有关的问题。当学习者已经形成了综合的思维能力以后,他们在处理外部事务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驾驭力。

6.评价维度

专项化学习评价是一个全面、系统而复杂的过程,一是强调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及时的形成性评价,运用这个形成性评价理论可以使所有学生完全达到教学目标中的“掌握学习(Mastery Learnimg)”的目的。二是依据某种标准对学习者的学习结果进行测验、核查、评判来判断学习者专项化学习的效果。这样做既能探索到一条体现学习者在完成专项化项目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特征,又可以准确判断该学习者的能力状况,以便为后续学习建立准确的、个性化的培养目标。

上述六个层次是相互制约、互为依存,且呈现为相辅相成、综合统一、反复交错的过程。

三、专项化思维能力探索

思维是智力与能力的核心,斯腾伯格把思维分成三个层次如表1所示。

高中生处于青年初期,身心发展日趋成熟,思维发展也表现出新的特点,分析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明显占优势并向实用性思维发展。本文将斯滕伯格思维三元理论引入到高中专项化教学中,主要表现为学生通过分析性思维分析、判断,评价、比较专项化知识、技能间的差异和衔接的关键点,在此基础上,能够创造性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进而提高熟练运用所学知识技能的能力,为终身锻炼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专项运用能力探索

运用能力是指学生熟练掌握专项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即“会能度”,其含义是对运动技能进行掌握和内化的能力,是学习者与专项知识、技能之间的链接。会用所学的知识、技能预测或解决锻炼中出现的问题,这意味着运用能力是内化专项化知识、技能后获得的主体能力,而不仅仅是外显的“动作形式”。林崇德认为:“学科能力是学生的智力、能力与特定学科的有机结合,是学生的智力、能力在特定学科中的具体体现。”由此可见,专项化运用能力是学生智力、能力与体育知识、动作技能的有机结合。鉴于此,本文认为:专项化项目核心素养的含义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学习和学会专项知识和技术动作,而是深入到对学生专项化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即强化学生对所学项目的运用能力。

五、专项化情感认同能力探索

“情感领域”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爱好、兴趣、态度、情感、价值等概念都属于情感范畴,专项化教学尊重学生的爱好、兴趣,尤其是态度起到关键作用,学生投入的情感越多创造的价值就越大。

布卢姆和马马西亚设计了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如图3所示,描述了五种水平的情感行为,从接收到个性化逐级提升,沿着这个等级越往上,个体就会越用心,越投入,越依靠自己,逐渐让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再受别人的支配。

1.接受维度

接受水平目标要求学习者积极注意或观察学习中遇到的现象或刺激,学习者愿意学习所选专项的知识、技能,能够自律性地约束自己注意力涣散的行为,紧跟教师的教学节奏,内化知识、模仿练习。教师则用煽情的语言、娴熟的动作技术吸引学生的注意,较好地创设了以情育情、以知育情、以技育情的情知相容的课堂教学氛围。

2.反应维度

专项化学习,学生对教师传授知识、技能的刺激做出的反应大多以肢体语言来呈现,且以学练结合的方式内化所学内容。学习的结果包括默识(如专项的理论知识),积极的强化反应(专项技能),以及反应的满足(运动的激情),学习者在课上的行为表现是反应的具体化,当学生对教学现象作出积极反应时,说明他对所学项目具有丰富的感情。最后,他的感情可能强烈到以特别努力的方式来作出反应,把自己的行为和感情相融,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起到正向的驱动作用。

3.价值化维度

专项化教学要求学生除了认真观察、主动参与、积极练习的反应行为之外,还需要对所学习的专项知识、技能提高认识。这就需要学习者自觉自愿地坚守自己的信念和态度,以实际行动实践所学的知识,是在接受、反映情感基础上除了积极、主动参与的行为反应外,还表现出对所学运动项目的锻炼价值有所认识,并养成运动习惯且具有狂热爱好的倾向性。

4.组织维度

情感的发展同认知发展相似,也是一个按照层次顺序逐渐“内化”的过程。情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总趋势是从外部控制到内部控制,由接收外界刺激到品格内化的历程。学习者在专项化学习中能够辨别、吸收对自身发展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专项化学习中领悟人生哲理,陶冶道德情操,通过技能练习或竞赛形成胜不骄、败不馁的意志品质。学习中把新的价值观纳入自己已有的价值体系中去,并且有可能定格成稳定的、长期的价值判断标准。

5.个性化维度

个性形成是情感内化发展的最高水平,学生由低层次的接受某些刺激做出情感反应,将感受观念化进而表现出相应的行为,直至最终达到形成人生观的最高层次。学习者在专项化学習知识、练习技能的过程中通过长期调控自己行为逐渐地形成个性化的运动风格,这样性格化外在价值已经内化为学习者最深层次整体性的个性化的价值体系。学习者已经形成锻炼习惯,运动成为学习生活的一部分,且从兴趣上升到志趣。学习者在专项课上能够体验运动的价值,学习效果显著且驱动其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练习。达到这个水平的学习者,价值、观念、态度等已在其思想和表现中达到了内在的一致,对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以上所述显示了学习者在专项课上情感发展的内在进程,由此可见,学习者情感或态度的发展是一个价值标准不断内化的过程。专项教学目标陈述的情感态度价值标准,对学生来说是外在的,教学中要转变成学生信奉的内在价值,学习者需要经历接受、反应和价值化等连续内化的过程。

在核心素养框架下,专项化核心素养经过逐步的聚焦和凝练,尝试从知技能力、思维能力、运用能力和情感认同能力等结构维度探索形成专项化能力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所需要教和学共同努力的方向,使学习者逐步形成终身锻炼的习惯,逐步提高终身体育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学习者掌握“知识和技能”并以一种智能行为表现出来,且具有应用、综合行为的娴熟性才体现智能的本义,这是核心素养倡导的方向,也是新课改的理念和目标。

专项化核心素养的几个结构维度层层递进,相互依存,其中,认知和情感相融,彼此不能孤立分离,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因素交织、共同发展。这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B.S.Bloom)指出的,在人的教育上,认知领域与情意领域的相互关系是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林崇德.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21.

[2]刘媛.核心素养框架下高中英语教学的思考[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6(6):136-137.

[3]蔡清田.“国民核心素养”转化成为领域/科目核心素养的课程设计[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6(5):5-6.

[4]倪腊贵,田恩庆.我国公民体育权利发展研究:从实施《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引发的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5):395-398.

[5]袁锐锷.当代外国教育思想述评[M].广州:高考教育出版社,1992.

[6]毛振明.论体育学习中的“学会”与“会学”的关系[J].中国学校体育,2005(5):55.

[7]林崇德.论学科能力的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1):5.

[8]布卢姆.教育评价[M].邱渊,等,译.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7.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高中体育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优化策略探究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