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自老公的“死亡威胁”

2020-08-07谢际春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死亡威胁莉莉家暴

谢际春

Q:他第一次打我的时候就告诉我,如果我敢告诉家人,他就会杀了我全家。他平时就是个蛮夫,我不知道他只是嘴上说说,还是真会这么做。我很怕连累到自己的亲人,一直没敢告诉他们,而是一个人默默承受了很多。我到底该怎么办?

A:对于家暴者来说,威胁是惯用的伎俩,以此来控制、恐吓受害者。有时候,这种言语以及它所带来的心理恐吓甚至超过拳头本身,导致受害者不敢告诉家人、不敢求助、不敢公开、不敢反抗,逼得受害者妥协、屈从,渐渐失去希望,甚至麻木。

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报道:一个男人家暴、虐待妻子多年,妻子因为孩子忍气吞声,直到孩子长大离开家,她才开始反抗。她出走多次,最远去过新疆,都被那个男人追回。每次追回,家暴都进一步升级。妻子一逃再逃,可最终还是被那个男人找到踪迹,并被杀害。

对于你老公的威胁,确实要谨慎对待,你需要仔细观察他只是一介蛮夫,还是暴虐成性,或反社会人格,对于后两者,他们几乎没有人类的同情心、不能共情他人,因此也没有情感,这类人可以冷静杀人不眨眼,他们的威胁往往是真实的,这类人危险级别最高。你可通过观察他对待小动物、对待家人、朋友(可能没朋友、性格孤僻)的态度区别出来。普通蛮夫虽然暴力,但他们仍有一些人类的溫情,更多属于由情绪引发的暴力和犯罪,他们的这一特点可以加以利用,比如用假意的迎合来争取时间、避免暴力。

威胁之下,你需要制定周密的离婚或出逃计划。前面举了一个不幸的例子,这里讲一个睿智、勇敢女性的成功案例。莉莉年轻不成熟时,特别注重男人的外表和言辞,她和一个英俊、能说会道还很干练的男人见面之后,迅速被吸引并闪电结了婚。没想到,婚后不久,那个男人就开始施暴。莉莉多次提出离婚,对方都坚决不同意,虽然对方没拿她的家人威胁,却对她严加看管,几乎到了寸步不离的地步。莉莉找到朋友,事先做好各种准备,包括留好证据等。在一个难得的公开场合,她借着上厕所,趁老公没留意由朋友接应成功溜走,快速离开了那个城市。莉莉做了两手准备,既找了律师施压,同时利用男方虚荣,最怕在家人亲戚中丢面子的弱点,将家暴的证据发给对方,称如果不同意离婚,就要将此事在他的亲朋好友圈里公开。在双重压力下,那个男人最终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莉莉成功将自己从家暴中解脱出来。

举这个例子不仅是为了给你希望,也是为了强调制定计划的重要性,它是关乎成败的关键。在莉莉的例子中,她的朋友是救援的核心(告诉老两口除了让他们着急担心之外,其实帮不上忙),年轻人更有头脑、行动力和法律意识。同理,你首先要评估家人的能力,要么人多势众,要么有人足智多谋,你就可以告知详情向其求助。但如果他们只能陪你哭,那你就要找到真正能帮助或至少能协助你的人,以及能保护你家人安全的人或机构,律师、有威望的族人、单位领导、派出所、妇联机构等你都可以考虑。

其次,你还要掌握他的脾气秉性,什么事容易激怒他?他有没有敬重或畏惧的人,能帮你劝说或制止他?他有没有什么软肋?他是头脑简单还是狡猾聪明?他有家人吗?和家人关系如何?有什么他特别在乎的人或事吗?

在找到合适的帮助者并全面评估你老公之后,制定具体行动计划,是采取公开先发制人的策略,还是采取秘密出逃等不同方式,取决于你掌握的情况和资源。既有人把事情闹大,上至领导、警察,下至邻里所有人,以至于男方的威胁不再有效的;也有家人为了女儿逃离魔掌,筹谋多时举家外迁的。

猜你喜欢

死亡威胁莉莉家暴
反对家暴
需要立法保护目睹家暴的未成年人
不倒自行车
对话孩子的死亡“威胁”
宝莱坞电影遭“死亡威胁”
Look from the Anglo—American jury system of jury system in our cou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