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程度的社会排斥情境对儿童程序公平感的影响
2020-08-07张珊珊冯春莹
张 野,张珊珊,冯春莹
(1.沈阳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2.沈阳理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159)
0 引言
公平是一种社会规范,大多数人也都以公平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儿童一旦获得了公平感,就意味着他们能够理解或利用公平原则分配资源[1]。儿童公平感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对分配结果的公平行为,还体现在对分配程序是否公平的感知,后者就是一种程序公平。程序公平是在分配公平的基础上提出的,主要强调个体对分配决定结果的整个程序的公平感[2]。特别当平等分配无法实现时,个体判断资源分配是否公平就需要通过对获得资源分配机会的公平来判断,而不是仅看到分配的结果认为是否公平,这也是程序公平的优势所在[3]。根据工具模型理论可知,在分配过程中,如果分配者可以对分配结果发表自己的意见,即拥有决策权,那么参与决策过程会让分配者感到公平,这种现象被称为“发言权效应”[4]。已有研究虽然在儿童群体中已初步证实,儿童参与到资源分配过程会影响儿童对程序公平感的判断[5]。西方学者De等[6]的研究进一步指出,当个体不确定自己归属某一群体时,发言权会影响个体的群体认同,能增强个体的公平判断。与成人一样,儿童需要在资源分配过程中受到他人的尊敬,以维护自己的在群体中的尊严、试图提升自己在群体中的价值[7]。研究推测儿童在资源分配过程中获得发言机会可以加强自己对分配程序判断的公平性,即有、无发言权也可能是影响儿童程序公平感的一个因素。因而,本研究通过在情境故事任务和转盘任务中设置有、无发言权2种实验条件以探讨儿童程序公平感的特点。
早期,Piaget的研究发现,6岁以下儿童因不能理解和遵守游戏规则,还尚未掌握程序公平感认知,直到6~12岁才开始逐渐理解规则和运用规则,拥有程序公平感[8]。面临判断事件是否公平时,同时向儿童呈现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等信息,他们会更加侧重于基于程序公平方面来做公平决定。一系列对儿童程序公平的研究发现,5岁儿童对程序公平有了一定意识,但还没有意识到程序公平的重要意义[9]。与5岁儿童相比,步入小学阶段的6~7岁儿童在知、行方面均趋于独立,他们的公正观以及道德观的发展有了新的提高[10]。丁芳等[5]对小学1年级、3年级和5年级儿童程序公平的研究也发现,随年级增长,程序公平认知能力有提高趋势。
此外,在资源分配过程中,如果给个体提供群体身份、群体地位等信息,这会传递给个体需要受群体重视、尊重的信号。所以,在分配不同价值资源时,儿童会考虑不同价值资源对内群体偏爱,在分配高价值资源时会考虑群体关系因素,对群内成员表现更强的偏好[11]。由于个体对内群体成员有偏爱或对外群体成员持有歧视、偏见、刻板印象等问题[12],个体与分配任务中的群体关系可能制约着在个体资源分配过程中的公平感判断。例如,在群内关系中,儿童与群内成员有共同的利益,分配过程是否具有公平性与自己或团体的利益息息相关,会投入个人情感进行判断,因而儿童在程序公平中的公平感会受到群体关系的影响。相关研究进一步表明,在社会排斥情境下,儿童对资源的分配会表现出更为强烈的公平感[13]。王立华[14]的研究认为,当个体与他人受到一致性的、积极的对待时,个体对程序公平的反应更加积极,即程序公平感受着情境因素影响。当个体受到群体接纳或排斥时,其对程序公平反应有所不同,但目前尚未有研究关注在社会排斥情境中的儿童程序公平感,因此,本研究最后探讨的问题就是群体关系和社会排斥情境下的程序公平特点。
综上,本研究假设:6~10岁儿童社会排斥程度影响无发言权程序公平感,且无发言权程序公平感受到年龄和群体关系的影响;6~10岁儿童社会排斥程度影响有发言权程序公平感,且有发言权程序公平感受到年龄和群体关系的影响。
1 研究1 无发言权条件下不同社会排斥程度对儿童程序公平感的影响
1.1 被试
预实验随机选取76名6~10岁儿童,男36人,女40人,以被试周岁划分年龄组,6岁组23人,年龄(6.25±0.11)岁,8岁组26人,年龄(8.15±0.09)岁,10岁组27人,年龄(10.35±0.21)岁,该部分被试主要用于评定改编的社会排斥材料和改编的程序公平认识情境故事,该部分被试不参与其他实验。正式实验随机选取375名6~10岁儿童,11名儿童因不能理解实验任务及数据漏填等被剔除,剩余364名,男176名,女188名。以被试周岁划分年龄组,6岁组125名,年龄(6.35±0.17)岁,8岁组127名,年龄(8.41±0.20)岁,10岁组112名,年龄(10.36±0.19)岁,身体健康,智力水平正常,均未参加过类似实验,该部分被试仅参与研究1的实验。
1.2 方法
1.2.1 实验材料
1)社会排斥任务材料 社会排斥任务材料改编自相互认识范式。社会排斥任务情境为大型手工艺品制作竞赛活动(预实验被试通过对7项活动评定得分排名最高的活动,M=3.33,SD=0.87)。在任务中,主试先将375名被试进行分组,每6个人分为1组,这6名被试均是同性别同年龄(每组中的6名被试抽取方式是随机在实验学校中选取,他们均来自不同的班级,按照学号抽取学生进行组队),小组中的每一名儿童都向其他5名成员进行自我介绍,之后做5 min的自由讨论并让被试选择自己喜欢的同伴。主试单独告诉每一名被试组队结果(虚假反馈)。在共同被排斥组中,主试告知被试:“很遗憾地告诉你,你和另一名成员的票数是6名同学中最少的2名,无法和其他同伴组队,因为你们的投票结果达不到最低人数的要求,所以你们将无法参加活动”;在单独排斥组中,主试告知被试:“很遗憾地告诉你,你的票数是6名同学中最少的1名,无法和其他同伴组队,因为你的投票结果达不到最低人数的要求,所以你将无法参加活动”;在被接纳组中,主试告知被试:“很高兴地告诉你,很多同伴都选择了你,你可以顺利参加活动”。
2)社会排斥检验材料 采用改编自Willams基于社会排斥理论编制的需要威胁量表[15]。该量表包括自尊、控制感、存在意义感、归属感4个维度,共12个项目,采用Likert 5点计分,从1表示“完全不符合”到5表示“完全符合”,分数越高表示被试受到的社会排斥感越低。在本研究中,该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7。
3)无发言权条件的程序公平感操纵材料 采用自编程序公平认识情境故事材料,将其划分为群内关系与群外关系2组(预实验被试通过对地点名称评定结果确定,有80.26%学生认为“本班”最为密切,有64.47%学生认为“外校”最为不密切),每组均有4个情境。具体而言,在群内关系组中的程序公平认识情境故事材料为:自开学,本校学生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都十分积极,很多同学在学习、劳动和活动上都表现的较好,所以学校要奖励部分同学,奖品是3日户外亲子旅行(预实验被试通过对7项活动评定得分排名第三的活动,M=3.22,SD=0.78),各班奖励人数为6人。现将选拔奖励者的规则公布如下:①先由学生自己申请,然后根据学生的成绩、劳动及活动的表现分别让教师评分、学生自己评分及同班同学互评分,最后根据3个评分结果进行排名,排名前6名的学生可以参加户外亲子旅行,学校将会严格的按照上述规则选拔学生,你认为你们班级按照这种规则选拔公平吗?②学校没根据刚才的标准选拔,而是让你们班部分学生直接去参加户外亲子旅行,你认为按照这样选拔学生参加户外亲子旅行公平吗?③学校按照每班评分排名最后6名的同学参加户外亲子旅行。学校严格依据这个规则进行选拔,你认为班级按照这种规则选拔公平吗?④学校只要求每个年级的每个班奖励6名学生,没有具体要求,班级根据自己的要求评分,最后选择分数排在前6名的同学参加,你认为这样公平吗?
在群外关系组中的程序公平认识情境故事材料为:群外关系组材料将程序认知材料的本校本班级部分更改为外校将奖励一部分学生,奖励活动为参观海洋馆(预实验被试通过对7项活动评定得分排名第二的活动,M=3.29,SD=0.80),选拔流程与群内关系组一致,仅表述上有细微差别。
最后,被试根据情境故事进行7点评分,从表示1“非常不公平”到7表示“非常公平”,其中情境故事2~4为反向计分,被试总分数得分越高其程序公平感水平越高。
1.2.2 实验设计
采用3(社会排斥程度:单独被排斥、共同被排斥、接纳组)× 3(年龄:6岁组、8岁组、10岁组)× 2(群体关系:群内、群外)3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因变量为被试儿童在程序公平感任务中的得分。
1.2.3 实验程序
社会排斥程度任务:在安静的教室内,1名主试和3名助手组织6名儿童被试进行实验。主试对被试宣读指导语:“我市要举办一次大型小学生手工艺制作活动及竞赛,我们是该活动的策划团队。我们要从我们学校推选部分受欢迎的同学去参加该活动,目前人数待定。现在,给大家5 min向其他5名成员进行自我介绍,然后再进行相互讨论,以便让更多的同学选择和你一起参与活动。稍后我们将逐个询问各位同学的选择,并公布最终的结果,以便将最受欢迎同学进行组队。”随后,主试分别向单独被排斥组、共同被排斥组和接纳组的被试进行虚假反馈。接着主试请被试完成《需要威胁量表》检验社会排斥操纵的效果。
无发言权条件下程序公平感任务:主试让群内、群外群体组的被试观看电脑屏幕,电脑屏幕上分别呈现两种程序公平情境并用语言给予解释;主试根据实验任务询问被试对情境中的程序公平感并记分。实验结束后,主试告诉单独被排斥组被试、共同被排斥组被试“被排斥”是虚假的,对因实验而引起不良反应的被试给以干预,并赠送所有参与者小礼物表示感谢。
1.3 实验结果
1.3.1 社会排斥感操纵检验
统计结果表明,单独被排斥组、共同被排斥组和接纳组被试在4种基本需要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F归属感(2,361)=114.06,P<0.001,η2=0.39,F自尊(2,361)=142.59,P<0.001,η2=0.44,F控制感(2,361)=75.12,P<0.001,η2=0.29,F有意义存在感(2,361)=27.40,P<0.001,η2=0.13。事后检验分析发现,在4种基本需要得分上均呈现M接纳组>M共同被排斥组>M单独被排斥组,说明社会排斥任务操纵是有效的。
1.3.2 社会排斥程度对在无发言权条件下儿童程序公平认知的影响
被试间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排斥程度主效应显著,F(2,346)=19.95,P<0.001,η2=0.103。进一步多重比较(Bonferroni)发现,在无发言权条件下,单独被排斥组被试儿童程序公平感得分显著高于共同被排斥组(P<0.001),而共同被排斥组又显著高于被接纳组(P<0.001),说明社会排斥程度影响儿童无发言权条件下的程序公平感且呈现排斥程度越强而程序公平感越强。年龄主效应显著,F(2,346)=21.91,P<0.001,η2=0.112,进一步多重比较(Bonferroni)发现,10岁组被试儿童程序公平感得分高于8岁组,但差异并不显著,但8岁组显著高于6岁(P<0.001),说明儿童在无发言权条件下的程序公平感随年龄增长而有所上升。群体关系主效应显著,F(1,346)=8.12,P<0.05,η2=0.023,在群外关系条件下的程序公平感得分显著高于群内关系条件。年龄与群体关系的交互作用显著,F(2,346)=3.10,P<0.001,η2=0.018,进一步简单效应检验表明,在6岁组儿童中,程序公平感得分M群外关系
实验1发现,本研究改编的相互认识任务在启动儿童不同社会程度排斥是有效的,这与Kothgassner等[16]研究结果一致。研究还发现,单独被排斥情境对儿童程序公平感的影响最大,证实社会排斥不仅影响儿童的分配公平结果,还影响其程序公平的判断,拓展了社会排斥对个体公平性的研究结论[17]。同时,10岁儿童程序公平感得分依次高于8岁和6岁儿童,说明随着儿童社会认知能力不断地提高,其程序公平感发展水平也呈现不断增强趋势,但仅8岁儿童程序公平感不受群体关系影响而表现出公平原则。
图1 群体关系与年龄对儿童程序公平认知的影响Fig.1 The influence of group relationship and age on children's perception of procedural fairness
图2 群体关系与年龄对儿童程序公平行为的影响Fig.2 The influence of group relationship and age on children's behavior of procedural Fairness
2 研究2 有发言权条件下不同社会排斥程度对儿童程序公平感的影响
2.1 被试
随机选取300名6~10岁儿童,4名儿童因不能理解实验任务及数据漏填等被剔除,剩余296名,男143名,女153名。以被试周岁划分年龄组,6岁组105名,年龄(6.29±0.39)岁,8岁组94名,年龄(8.37±0.21)岁,10岁组97名,年龄(10.42±0.20)岁,身体健康,智力水平正常,均未参加过类似实验,该部分被试仅参与研究2的实验。
2.2 方法
2.2.1 实验材料
1)社会排斥任务及排斥检验材料均同实验一。
2)有发言权条件下程序公平感任务材料,材料改编自Grocke等人的程序公平转盘任务[3]。①转盘:包括公平与不公平2个转盘,2个转盘都由黄(外环)、绿(中环)和蓝(内环)3色切分而成,且分别在3个颜色区域标有1、2和3三个数字。在程序公平转盘中,颜色和数字对应的位置是均等的,每种颜色对应不同数字,代表每名儿童有均等的机会拿到数字标有1、2和3的魔盒,概率相同;在程序不公平转盘中,颜色和数字对应的位置不均等,蓝色对应的数字为3号,即无论怎样转动转盘,蓝色代表的儿童只有拿到3号魔盒的机会,没有机会得到1、2号魔盒,其他颜色同理。②魔盒:长宽高不同的大、中、小3个透明的正方体盒子,盒子从小到大分别标记1、2、3数字并含有1、2、3个代币,每个魔盒中的代币颜色相同,每个代币均标有10的数额。③人物照片:男、女各3张同性别的简笔画人物照片,除分别穿着黄、蓝、绿色的衣服外,其他特征一致。
2.2.2 实验设计
采用3(社会排斥程度:单独被排斥、共同被排斥、接纳组)× 3(年龄:6岁组、8岁组、10岁组)× 2(群体关系:群内、群外)3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因变量为被试儿童在程序公平感任务中的得分。
2.2.3 实验程序
社会排斥任务操作及检验同实验1。接着被试儿童进行公平程序行为任务。在群内关系组中,主试将3名被试儿童随机组队,分别向被试呈现红、黄、蓝3色的便利贴,请被试选出自己喜欢的颜色代表自己。然后,主试将便利贴贴到被试喜欢的地方,并告诉他这个颜色就是他的幸运色和专属色。接着,主试在桌子上摆上大、中、小3个盒子,并告诉被试这是3个魔盒,不同大小的盒子中分别装有1、2、3三个代币,盒子上也分别标记1、2、3三个数字,与魔盒上的数字也是一一对应的。魔盒里面的代币具有重要价值,代币数量越多获得的奖品越好。主试告诉被试可接受也可拒绝使用这个转盘来分配魔盒。转盘上颜色与被试便利贴上的颜色相同,它们代表着被试自己。被试所旋转的转盘上指针在3个位置就代表他们的便利贴颜色和数字部分相对应的结果。主试询问被试是否接受这个分配程序,记录他们的得分。当小组中的3个人都有盒子的时候游戏结束。在群外关系组中:仅是为被试呈现3张穿着不同颜色服装的人物照片,告知被试这3张照片是我市另一所小学的学生,现在他们在等着被试帮助分魔盒,然后他们会根据盒子里的币的数量得到相应的惊喜,因需要对他们的信息保密,所以用穿黄、蓝、绿这3个颜色衣服的人物代替,现请被试帮助他们分配魔盒,其他与群内关系组均一致。
2.3 实验结果
2.3.1 社会排斥感操纵检验
统计结果表明,单独被排斥组、共同被排斥组和接纳组被试在4种基本需要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F归属感(2,293)=92.50,P<0.001,η2=0.391,F自尊(2,293)=94.14,P<0.001,η2=0.387,F控制感(2,293)=68.99,P<0.001,η2=0.320,F有意义存在感(2,293)=13.72,P<0.001,η2=0.086。事后检验分析发现,在4种基本需要得分上均呈现M接纳组>M共同被排斥组>M单独被排斥组,说明社会排斥任务操纵是有效的。
2.3.2 社会排斥程度对在有发言权条件下儿童程序公平感的影响
被试间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排斥程度主效应显著,F(2,278)=33.54,P<0.001,η2=0.194,进一步多重比较(Bonferroni)发现,单独被排斥组被试儿童程序公平感得分显著高于共同被排斥组(P<0.001),而共同被排斥组又显著高于被接纳组(P<0.05),说明社会排斥程度影响儿童有发言权程序公平感,且呈现排斥程度越强而程序公平感越强。年龄主效应显著,F(2,278)=19.50,P<0.001,η2=0.123,进一步多重比较(Bonferroni)发现,10岁组被试儿童程序公平感得分显著高于8岁组(P<0.05),8岁组又显著高于6岁组(P<0.001),说明儿童程序公平感随年龄增长有所上升。群体关系主效应显著,F(1,278)=23.24,P<0.001,η2=0.077,在群外关系条件下的有发言权程序公平感得分显著高于群内关系条件。年龄与群体关系的交互作用显著,F(2,278)=3.17,P<0.05,η2=0.022,进一步简单效应检验表明,在6岁组儿童中,程序公平感得分M群外关系>M群内关系,但两者差异并不显著;在8岁组儿童中,程序公平感得分M群外关系>M群内关系,F(1,92)=13.84,P<0.001;在10岁组程序公平感得分M群外关系>M群内关系,F(1,95)=16.46,P<0.001,η2=0.148,说明在有发言权条件下,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对群外程序公平感呈现越来越强的发展趋势。社会排斥程度与群体关系的交互作用显著,F(2,278)=5.83,P<0.01,η2=0.040,进一步简单效应检验表明,在单独被排斥中,程序公平感得分M群内关系 本研究发现,6~10岁儿童程序公平感呈现出随年龄增长而不断提升的趋势,这与其认知能力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关。程序公平是个体在分配过程中是否感知到分配要素进行了平等分配[18],无论分配结果是否公平,分配程序的暴露都会减轻儿童对不公平结果的厌恶感。以往研究指出,5、6岁至10、11岁是儿童程序公平认知逐渐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正是儿童从幼儿园步入小学的阶段。随着儿童在学校陆续学习了道德规范与公正概念,他们的程序公平感也会随之增强,面对不公平事件时会探究其原因而关注分配程序。在无发言权条件下,实验1中的“校方”分配者是带有权威性的“人物”,被试通过了解整个事件的分配过程来判断事件分配过程的公平性,也是一种被动地接受分配程序的方式,研究得出儿童程序公平发展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增强。以往研究也发现,6~8 岁儿童对成人的分配决定持有怀疑态度,知道成人的偏爱会影响成人的分配决定,他们更倾向于采用公平的程序来分配资源[19]。说明相比较而言,年长儿童较少考虑“权威身份”而关注资源分配过程来判断分配的公平性;在有发言权条件下,实验2中的“转盘任务”分配者是被试自己参与任务而决定如何分配资源,即被试可以决定分配规则与方式(如提出建议、说服其他成员、寻求教师帮助等),是一种主动地选择分配程序的方式,研究同样得出儿童程序公平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增强,说明年长儿童参与分配过程时,其做出公平判断结果的可能性也更高。同时,即便在有发言权条件下,6岁组儿童被试会在分配过程中主动寻求教师帮助而做出分配决定,但10岁组儿童被试基本不会寻求教师,而是倾向于自己制定规则并与组员一起努力完成分配过程,表明年长儿童在分配资源的过程中更易自我做决定。因此,10岁儿童程序公平感更强。 结合实验1和实验2结果,研究首先发现在无发言权和有发言权条件下,单独被排斥组和共同被排斥组被试儿童程序公平感得分显著高于接纳组,表明儿童在分配资源过程中公平原则的重要性随着情境的变化而改变。Van[20]曾发现,群体环境可以影响个体程序公平感知,个体在被群体接纳、排斥或忽视时对程序公平的反应有所不同。研究还发现,单独排斥组被试儿童的程序公平感得分显著高于共同被排斥组,说明儿童程序公平感也受到排斥程度的影响,排斥程度越强其儿童对资源分配过程中体验到的公平感越强。这可能是在遭到单独排斥时,被排斥儿童的心理需要受到的威胁程度最大,而共同受排斥却可以缓解社会排斥对个体所带来的不利影响[21],导致其对程序公平感的判断也就越高,该结果不仅证实社会排斥情境影响儿童公平性,而且发现排斥程度也会导致儿童对程序公平有不同的反应;其次,研究表明群体关系对儿童程序公平感有显著的影响,儿童倾向于对群外成员的资源分配过程中判断为公平性。在内群体关系中,被试儿童与分配资源的群体有着共同利益,分配程序是否公平也涉及到个人的分配结果,所以并没有公正地对待分配程序,但在外群体关系中,被试儿童与分配资源的群体无共同利益,分配程序是否公平只涉及到他人的分配结果,仅需要以公平原则对资源进行分配,因而儿童针对外群体关系中的程序公平判断结果更为客观。在无发言权条件下,低龄儿童对群外成员程序公平感的判断并没有突显出来,而在有发言权条件下,低龄儿童对群外成员程序公平感的判断却已有表现,说明低龄儿童需要通过参与分配过程来判断程序公平结果,也可能是受到分配过程中权威人物的影响。因此,有、无发言权对不同年龄儿童的程序公平感起着调节作用。最后,本研究仅在有发言权条件下,儿童在社会排斥情境下,对群外成员程序公平感判断高于接纳情境,说明社会排斥情境影响儿童对群外成员程序公平感判断。这可能与以往研究发现受到排斥后的儿童无需考虑群体关系的修复而对群外成员以公平原则持有更强烈的公平感[13],道德判断也更加严厉,但为考虑自我与群内成员的关系,在受到群内成员排斥后,儿童对程序公平感的判断相对较低也体现出对内群体偏爱,即他们更希望分配程序对内群体成员有利。3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