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介孔SAPO-11 分子筛的合成及其临氢异构性能

2020-08-07王燕娣李晓山计建炳刘学军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介孔孔道异构

王燕娣, 姚 敏, 蒋 浩, 李晓山, 计建炳, 刘学军

(1. 浙江工业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 浙江省生物燃料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 杭州 310014;2. 浙江工业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 浙江省石油和化工行业生物柴油技术工程实验室, 浙江 杭州 310014)

1 前 言

正构烷烃的临氢异构可以提高汽油馏分辛烷值,降低柴油馏分浊点,提高石蜡产品的低温性能[1]。SAPO-11 是具有AEL 结构的椭圆型十元环一维直孔道分子筛[2-4],由于其适宜的中强酸中心和合适的孔道结构,在正构烷烃临氢异构反应中表现出较高活性。但传统的SAPO-11 为微孔分子筛,反应产物在孔道内的扩散阻力较大,会发生一定程度的二次裂化,积炭前驱物易沉积在微孔孔道内堵塞孔道,导致催化剂失活,从而影响产物的选择性和催化剂稳定性[5]。

在微孔基础上,引入介孔结构形成多级孔分子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常用手段。近年来,研究者们主要通过后处理脱除骨架元素、原位合成和重结晶[6]等方法实现。ZHANG 等[7]认为利用水热合成法制备的具有双孔结构的Pt/Y/MCM-41 复合催化剂对异构化产物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孙娜等[8]用酸碱处理的剑麻纤维素作为模板剂合成的多级孔 SAPO-11 分子筛在临氢异构反应中表现出更为优异的催化性能。因此,负载金属的微-介孔复合催化剂将成为具有6 个以上碳原子的长链烷烃异构化的前瞻性催化剂[9-11]。

本文以未焙烧的 MCM-41 为硅源合成微-介孔 SAPO-11 分子筛,并与常规硅源(酸性硅溶胶)合成的SAPO-11 和机械混合的MCM-41/SAPO-11 分子筛进行对比。利用XRD、N2吸附-脱附、SEM、NH3-TPD等方法对分子筛进行表征,评价铂负载量为0.5% 的催化剂的临氢异构性能。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

拟薄水铝石(AlOOH·nH2O),质量分数 50.2%,山东铝业公司;磷酸(H3PO4),质量分数 85%,上海凌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酸性硅溶胶(SiO2),质量分数 31.5%,广州扬美化工有限公司;纯硅 MCM-41分子筛(未焙烧),天津元立化工有限公司;二正丙胺(DPA),质量分数不低于99%,阿拉丁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硝酸四氨合铂(Pt(NH3)4(NO3)2),铂含量不低于50%,阿拉丁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2.2 分子筛的合成

微-介孔SAPO-11 分子筛的合成:将一定量的拟薄水铝石、磷酸、MCM-41 水溶液和二正丙胺(DPA)依次投入去离子水中,35 ℃下各搅拌2 h,形成如下摩尔比例的初始凝胶:DPA:Al2O3:P2O5:SiO2:H2O = 1.25:1:0.8:0.4:50。将上述合成的凝胶移入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晶化釜内,于180 ℃ 下晶化24 h,冷却至室温后,将晶化产物多次离心、洗涤和干燥。所得原粉于马弗炉中600 ℃ 焙烧5 h 脱除模板剂,所得样品记为 SAPO-11-M。作为对比,以酸性硅溶胶为硅源制备常规 SAPO-11 分子筛,其他步骤同前,所得样品记为SAPO-11-C。

机械混合制备MCM-41/SAPO-11 分子筛:取一定比例的SAPO-11 分子筛粉末和MCM-41 分子筛粉末,加入一定量的田菁粉、硝酸和去离子水,挤条成型。在室温下干燥2 h 后移入烘箱中120 ℃ 干燥2 h。将烘干的固体置于马弗炉中550 ℃ 焙烧3 h,所得样品记为M/S-J。

2.3 催化剂的制备

将上述合成的3 种分子筛样品经压片、破碎并筛分得到20~40 目颗粒。以硝酸四氨合铂的水溶液为金属前驱体,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Pt 负载量w = 0.5% 的双功能催化剂。将负载铂的催化剂超声15 min,在室温下静置24 h 后干燥,最后在马弗炉中500 ℃焙烧3 h。与分子筛相对应的3 种催化剂分别记为0.5%Pt/SAPO-11-M、0.5%Pt/SAPO-11-C 和 0.5%Pt/M/S-J。

2.4 催化剂的表征

晶相结构测定:采用荷兰帕纳科公司X'Pert Pro 型自动粉末衍射仪。工作电压30 kV,工作电流30 mA,采用 Cu 靶,Kα 辐射源,小角扫描范围 2θ = 0.5°~5°,广角扫描范围 2θ = 5°~40°,扫描速率 2 °·min-1。N2物理吸附-脱附:采用北京贝士德仪器科技有限公司3H-2000PS1 型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300 ℃ 真空条件下脱气处理3 h,在高纯N2氛围下对样品进行数据采集,并采用BET 法、t-plot 法、BJH 法等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形貌测定:采用德国Zeiss 公司的SIGMA 型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仪器工作电压为2.0 kV,需测试前喷金处理以增加分子筛导电性能。NH3-TPD 测定:采用美国麦克公司Auto Chem Ⅱ2920 型程序升温化学吸附仪。

2.5 催化剂的性能评价

以正十六烷(n-C16)为原料,评价催化剂的临氢异构性能,反应在XL-RL 型管式固定床反应器上连续进行,反应管内径为1 cm,长为45 cm。在反应管恒温段装填8.0 g 催化剂,两端填充石英砂。氢气流量用质量流量控制器控制。反应条件为:压力1.5 MPa,H2/n-C16(mL·mL-1) = 1 000,WHSV = 1.5 h-1,反应温度280~360 ℃。反应产物采用Shimadzu GC-2014 型气相色谱仪进行定量分析。采用式(1)~(3)计算n-C16的转化率(Conversion),异构十六烷(i-C16)的选择性(Selectivity)和收率(Yield)。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SAPO-11 的物理化学性质分析结果

图1 为样品 SAPO-11-C,SAPO-11-M 和 M/S-J 的 XRD 谱图,由图 1 可见:3 种样品在 2θ = 8.1 °,9.4 °,13.1°,15.6°,20.3°,21.2° 等处存在晶体的特征衍射峰,说明 3 种样品均保持了良好的 AEL 结构[12]。SAPO-11-M 未出现其它杂晶的特征峰,表明以MCM-41 作为硅源可以合成出纯相的SAPO-11 分子筛;而机械混合的 M/S-J 分子筛同时存在 SAPO-11 相和 MCM-41 相。与SAPO-11-C 相比,SAPO-11-M 和M/S-J 的峰强度相对较弱,说明SAPO-11-M 和M/S-J 结晶度下降。

图1 SAPO-11-C,SAPO-11-M 和M/S-J的XRD 谱图Fig.1 XRD patterns of SAPO-11-C, SAPO-11-M and M/S-J

图2 SAPO-11-C,SAPO-11-M,M/S-J 和MCM-41的小角XRD 谱图Fig.2 Low-angle XRD patterns of SAPO-11-C,SAPO-11-M , M/S-J and MCM-41

图2 为样品SAPO-11-C,SAPO-11-M 和M/S-J 的小角XRD 图,由图2 可见:样品MCM-41 和M/S-J在 2θ = 2.16°,3.73°,4.31° 和 5.71° 处存在晶体的特征衍射峰,分别对应(1 0 0),(1 1 0),(2 0 0)和(2 1 0)晶面,表明他们有MCM-41 典型的六方对称结构[13]。而在SAPO-11-C 和SAPO-11-M 中未出现MCM-41晶体的特征峰,说明MCM-41 骨架在晶化过程中完全溶解,长程有序介孔结构已被破坏。

图3 为样品SAPO-11-C,SAPO-11-M 和M/S-J 的N2吸附-脱附曲线和孔径分布图,表1 为相应的孔结构参数表。3 种样品均表现出典型的IV 型吸附等温曲线,在相对压力p/p0较低时表现出明显的微孔吸附;当p/p0较大时,由于毛细凝结的发生出现了明显的H4 型回滞环,说明3 种样品均表现出明显的介孔结构[14]。常规水热合成的SAPO-11-C 样品主要在2~10 nm 有明显的孔径分布,但与其它2 种样品相比,孔容较小,这可能是晶粒内部存在缺陷如空穴所致[15]。SAPO-11-M 样品在2~3 nm 和4~16 nm 处有明显的孔径分布,而M/S-J 样品在2~3 nm、3~4 nm 和4~12 nm 处有明显的孔径分布,说明2 种样品均具有微-介孔复合的多级孔结构。SAPO-11-M 样品表现出较宽的孔径分布,说明以MCM-41 为硅源不仅成功合成出SAPO-11 分子筛,而且在分子筛中引入了介孔孔道。因此,可以得出未焙烧的MCM-41 不仅能作为合成SAPO-11 的硅源,也是形成介孔孔道的间接模板。

图3 SAPO-11-C,SAPO-11-M 和M/S-J 的氮气吸附-脱附曲线和BJH 孔径分布Fig.3 N2 adsorption-desorption isotherms and BJH pore size distribution curves of SAPO-11-C, SAPO-11-M and M/S-J

由表1 可见,与传统水热合成的 SAPO-11-C相比,样品 SAPO-11-M分子筛 BET 比表面积和介孔孔容分别由186.9 m2·g-1,0.188 cm3·g-1增 加 到 212.1 m2·g-1,0.389 cm3·g-1,且介孔占总孔体积的比值由84.5%增加到89.9%,表明添加MCM-41 成功地引入了介孔孔道, 增加了SAPO-11 的比表面积和介孔体积。 而与SAPO-11-M 相比,M/S-J具有更大的BET 比表面积和孔容,可能是机械混合不充分所致。

图4 为样品 SAPO-11-C 、 SAPO-11-M 和M/S-J 的 SEM 图。可见,SAPO-11-C 分子筛是由规则的柱状晶体聚集形成类似球型的颗粒,表面较粗糙。SAPO-11-M 分子筛的表面性质和形貌发生了变化,由不规则柱状聚集而成的类似球型颗粒,呈现空心结构。而M/S-J 分子筛呈现出 2 种不同的形貌,一种为传统水热合成 SAPO-11 的形貌,而另一种则为棉絮团聚状的传统MCM-41 的形貌。表明M/S-J 分子筛仅以物理形式结合,而SAPO-11-M 分子筛是以化学形式结合了2种分子筛。

表1 SAPO-11-C,SAPO-11-M 和M/S-J 的孔结构参数Table 1 Pore structures of SAPO-11-C, SAPO-11-M and M/S-J

图4 SAPO-11-C,SAPO-11-M,M/S-J 的 SEM 图Fig.4 SEM images

图5 为样品 SAPO-11-C、SAPO-11-M 和 M/S-J 的NH3-TPD 谱图,表2 为其对应的酸性性质表。可见,3 种SAPO-11分子筛样品均在150~200和200~350 ℃ 出现明显的 NH3种样品的总酸量大小排列顺序为:SAPO-11-M >M/S-J > SAPO-11-C。MCM-41 的加入可以使 SAPO-11 的酸量增加,原因是大量介孔使分子筛比表面积增大,暴露出更多的酸性活性位点[15]。SAPO-11-M 不仅酸量增加,而且脱附峰向高温方向移动,酸性也适当增强,能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临氢异构反应的转化率。

表2 SAPO-11-C、SAPO-11-M 和M/S-J 的酸性性质表Table 2 Acidity properties of SAPO-11-C, SAPO-11-M and M/S-J

图5 SAPO-11-C、SAPO-11-M 和M/S-J 的 NH3-TPD 谱图Fig.5 NH3-TPD profiles of SAPO-11-C, SAPO-11-M and M/S-J

3.2 催化剂的临氢异构性能评价结果

0.5%Pt/SAPO-11-C、0.5%Pt/SAPO-11-M 和 0.5%Pt/M/S-J 催化剂的加氢异构化催化性能结果如图 6所示。可见,3 种催化剂的转化率均随反应温度升高而增加,Pt/SAPO-11-C、Pt/SAPO-11-M 和Pt/M/S-J在340 ℃下的转化率分别为95.8%、98.8% 和95.1%。转化率较低时,异构烯烃中间体可快速加氢饱和并脱附,i-C16选择性保持一个较高水平;当转化率较高(对应反应温度较高)时,异构烯烃中间体没有及时脱附,一部分碳正离子进行 β 断裂,发生不同程度的裂化,使 i-C16的选择性随转化率上升而减小。Pt/SAPO-11-M 的选择性和产率远高于其它两种催化剂,转化率接近 90% 时,Pt/SAPO-11-M 的选择性为99%,产率为97%;而Pt/SAPO-11-C 和Pt/M/S-J 的选择性分别为95% 和92.5%,产率分别为82% 和79%。

3.3 催化剂的异构产物分布

表3 Pt/SAPO-11-C、Pt/SAPO-11-M 和Pt/M/S-J 催化剂的产物分布Table 3 Product distributions using Pt/SAPO-11-C, Pt/SAPO-11-M and Pt/M/S-J

综上所述,在SAPO-11 中引入介孔结构提供了更大的孔道,缩短了异构烯烃中间体在孔道内的停留时间,抑制了单支链碳正离子进一步重排成多支链碳正离子,从而降低反应产物裂化的机率,提高长链烷烃临氢异构化反应的催化活性。

3.4 催化剂连续化工艺考察

图7 为3 种催化剂的转化率和异构十六烷选择性随时间的变化。可知,在340 ℃、1.5 MPa、WHSV= 1.5 h-1、V(H2):V(正十六烷) = 1 000:1 的条件下,随着反应时间的变化,转化率和异构十六烷烃选择性的变化较平稳,其中Pt/SAPO-11-M 催化剂的转化率和异构十六烷选择性均保持在90% 以上。研究表明催化剂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介孔体积,有利于增强催化剂的抗积炭能力,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18]。

图7 Pt/SAPO-11-C、Pt/SAPO-11-M 和Pt/M/S-J 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评估Fig.7 Activity stability evaluation of Pt/SAPO-11-C, Pt/SAPO-11-M and Pt/M/S-J samples

4 结 论

(1) 采用水热合成法以未焙烧的MCM-41 为硅源合成出呈现空心结构、由不规则柱状聚集而成的类似球型颗粒的微-介孔SAPO-11 分子筛。3 种分子筛相比较,均表现出明显的介孔结构,但M/S-J 表现出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介孔体积,而SAPO-11-M 的酸量和酸性都有所增强。

(2) 0.5%Pt/SAPO-11-M 在正十六烷临氢异构化反应中表现出最优异的催化性能,较大的孔道和比表面积,减小了异构烯烃中间体在孔道内的传质阻力,提高了异构体选择性;更多的B 酸酸量则增加了异构化反应活性。

(3) 本实验采用的固定床反应器进行了连续化工艺考察,可以在340 ℃、1.5 MPa、WHSV = 1.5 h-1、V(H2):V(正十六烷) = 1 000:1 条件下连续稳定运行70 h 以上,便于后续的中试以及工业化生产。

猜你喜欢

介孔孔道异构
试论同课异构之“同”与“异”
正六边形和四边形孔道DPF性能的仿真试验研究
基于ANSYS的液压集成块内部孔道受力分析
吴健:多元异构的数字敦煌
锂离子电池有序介孔材料研究进展
新型介孔碳对DMF吸脱附性能的研究
基于FLUENT的预应力孔道压浆机理与缺陷分析
异构醇醚在超浓缩洗衣液中的应用探索
介孔分子筛对传统药物的原位载药及缓释研究
LTE异构网技术与组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