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护市场化的兴山“三步走”
2020-08-07文/图
文/图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众对公路状况和通行效率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养护工作量越来越大,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社会对公路行车安全性、舒适性和通达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公路养护管理的压力日益增大。因此,亟需引进公路养护资质管理,遴选优质养护从业单位,提升公路服务质量,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2020年4月,随着4家中标企业进入国省干线公路开展养护生产,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国省干线公路全面实施养护市场化改革正式启动。4家中标单位的养护项目部成立并通过业主单位验收,专业化养护队伍入场,养护机械设备投入使用。伴着和煦春风,兴山公路从此迈向精细化、机械化、专业化养护的新征程。
兴山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承担了全县2条国道、5条省道及3条县级主干道共计426.367公里公路的养护保畅任务,线长、面广、养护任务艰巨。20年前,兴山县公路部门所有一线养护职工均为正式在编职工,为了调动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养护部门根据当时公路养护特点采用定额管理办法,路面养护、边沟清理、塌方清理完成多少量收入多少钱,养护职工的工资待遇直接与工作完成量挂钩。虽然都是“铁饭碗”,但待遇多少全凭自己的双手去获得。工人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养护职工之间有了竞争性,工作态度由原来的“等、靠、要”变成了“比、赶、超”,这种定额管理的模式在所有养护职工都为在编一线人员的背景下,发挥了较好的养护效应。
第一步:“国路民养”引发新思考
国道347线神兴公路
2008年起,兴山县养护一线在编职工开始逐年减少,具备专业养护知识的一线养护工严重不足。为了完成公路养护工作,养护部门试行“国路民养”,在公路沿线就近临时聘用民工进行公路的日常养护。而临时聘用的民工没有受过专业养护知识培训,没有任何养护施工经验,遇到补坑槽、清灌缝等需要一定施工工艺的养护作业时,常常发挥不出技术水平,达不到施工效果,养护质量得不到充分的保证。普通民养人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工作责任心不强,日常工作只养护路面,忽视路肩、边坡、水沟、桥涵和绿化,每次公路检查前总需要另行出资雇工突击维护,使得养护工作效率和进程非常缓慢,市场对专业化养护队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养护改革迫在眉睫。
第二步:“管养分离”打开新局面
为了破解养护困局,推进养护工作持续不断向前发展,2016年,兴山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积极探索养护新模式,创新实施“管养分离”的养护理念,将公路管理与适合市场化的干线公路养护生产分离。经过反复研究和分析,最终选定养护职工全部为民养人员的省道255峡堡线、兴山水上公路、G42沪蓉高速接线路和香溪河右岸公路共4条线、30公里公路作为试点,随后通过公开招投标选择有竞争力的专业养护企业,逐步实现养护的专业化和规模化。自此,宜昌市首个试点推行养护市场化的地区产生,兴山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迈出了第一步。
试点以来,具有公路养护专业资质的企业进一步提升了公路机械化养护水平,道路清扫车、应急抢险装载车等机械设备相继投入使用,应急抢险能力得到增强。公路专业化养护队伍不断壮大,破解了以往“术业无专攻”的管养模式,公路养护的专业性、及时性、系统性大幅提升,真正实现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提高了养护质量并降低养护成本。公路养护工作达到合同化管理,通过合同招标等形式促进养护企业不断成长,更好地服务公路养护工作。
2019年,在湖北省公路养护管理检查考核中,兴山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在全省88个县市区中再次获评第一名,市场化改革成效逐步显现。
第三步:“全面市场化”取得新成效
2020年初,兴山县国省干线公路一线在编养护职工基本为零,市场化养护管理模式经过多年的试点已取得良好的效果,全面推行养护改革的时机基本成熟。兴山公路部门积极谋划,多措并举,开始在全县全面推行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
科学划分养护标段,彻底实施“管养分离”。依托原有的公路养护站点分布体系,打破属地管理界限,将境内的2条国道、5条省道及3条县级主干道共计426.367公里科学划分为4个标段,根据各标段的路况质量、养护计划、难易程度等情况进行科学预算定标;设定具有公路工程三级总承包或具有公路养护二类乙级及以上资质条件的施工企业进入政府采购系统平台投标,通过公开招投标,确定中标单位并实行合同管理;建立“县养护中心统揽调度+公路养护站巡查监管+监理单位计量验收+中标单位养护生产”的工作机制,推动养护中心及养护站职责由“建设者”向“管理员”转变,真正实现“管养分离”。
创新养护管理机制,网络视频高效监管。搭建“互联网+路长制”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养护站职工在日常巡查中,通过系统对管辖区域内沿线设施、路域环境等方面发现的问题拍照上传至县养护中心,县养护部门进行派单处理,企业根据派单进行维修养护,第三方监理对每次维修工程进行计量验收,养护中心及养护站每月对维修工程量考核汇总,形成“发现问题、派单处理、计量验收、考核支付”的全过程工作闭环;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对国省干线道路发生塌方、地灾等较大道路维修工程,县养护部门可与交通、公安进行信息共享、联动处置,为恢复道路畅通发挥联动效应;发挥智慧化长效监管,在全省范围率先开展县级道路监控分中心建设,在国省干线及县级主要道路增设78个监控网点,拓展公路路况视频监控体系功能,实现了公路监控全覆盖。
兴山最美水上公路
量身定做管理标准,双重考核评价体系。针对中标企业道路养护,制定《兴山县养护管理标准》,对日常维护分8大类29小项进一步细化明确维修保养标准,实现“路面无坑槽、路肩无杂草、边沟无积水、路基无缺口、设施无缺损、施工路段无失养”;制定《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分8大类30小项明确公路维修质量标准,邀请第三方监理单位根据该标准对中标企业小修保养工程量进行计量认定,确定单次计量支付总价,月底拨付给企业;制定《兴山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国省干线公路养护质量及考核标准》,从维修设施、日常保养、制度建设等方面分6大类34小项明确考核细则。兴山县公路部门成立小修保养考核小组,每月下旬对管养路段实地考核百分制打分,形成公路养护综合考核报告,根据考核报告综合评定后计量支付款项。通过对养护巡查、责任分解、工作实施、养护考核、计量支付等各个环节建章立制,兴山县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将逐步向健康平稳的方向发展。
兴山公路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养护市场化改革,实现了公路养护的可持续发展,顺应新时代公路事业的发展潮流,有力助推兴山“两地两县”建设进程,为“和美兴山”推进全域旅游提供了坚实的道路交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