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大田托管,促进农民增收
——记山东省新泰市润都农机专业合作社

2020-08-07撰写陈挺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20年8期
关键词:机械化农机作业

撰写|陈挺

基本情况

润都农机专业合作社位于山东省新泰市果都镇,于2016年1月注册成立,注册资金500万元。现有成员58户,拥有各类大型耕整机械56台(套),收获机械34台(套),配套机械82台。合作社成立以来,始终以“情系‘三农’、服务‘三农’”为根本,以农机服务为主体,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为抓手,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思路,积极开展大田托管服务试点,探索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机合作化发展之路。

主要做法

1.制章定规,民主决策。合作社自成立以来,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将服务所得利润实行按劳分配。合作社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章程和规章制度共计132套,同时做到章程和制度上墙。严格坚持“民主管理、服务于民”的经营理念,对于合作社的重大事项和支出,召开成员大会讨论决定,真正做到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

2.强化技能培训,提升业务技术。为提高成员农机作业技术水平,确保作业质量,合作社于2019年聘请农业、农机方面的专家给成员进行技术培训共计42次,组织成员先后4次到山东国丰、山东金大丰等知名企业进行现场交流学习。同时,合作社长期聘请农业、农机方面的专家作为技术顾问,指导成员开展生产。积极组织成员参加省、市、县举办的各种培训学习、业务技能比赛,进一步提高了成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3.突破难点,扎实推广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既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保障。合作社始终围绕大田粮食作物增产增收,以提高大田作物机械化水平为切入点,先后试验示范推广玉米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机械化技术、玉米穗茎兼收技术、玉米籽粒收获技术、小麦免耕播种技术等多项新技术,为新泰市的粮食增产增收作出了贡献,促进了全市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为新泰市成功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作出了积极贡献。

4.示范带动,保障区域农机维修服务能力。近年来,在国家惠民政策对农机购置补贴持续投入带动下,农民购买农机的积极性持续提高,农业机械不断更新换代,随着大中型和新型农业机械的不断增加,农机使用、维护保养、配件供应等困难增多。合作社率先建立农机综合维修中心与配件储备中心,解决广大机手机械好买但配件难购、维修难办的现实难题。同时,合作社每年“三夏”“三秋”组建应急救援队,服务于农机维修一线,为农机手提供24小时全天候优质服务,时常加班加点,奋战通宵,累计在田间地头抢修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6000余台次,在维修点修理农机1万余台次,得到了广大农机手的一致好评。

合作社的农机

5.强强联合,创新发展实现共赢。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进一步加快,务农效益低下,造成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耕地撂荒现象呈逐年增多趋势。合作社牵头与新泰市果丰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等5家合作社成立联合社,进行资源整合,实施大田全程托管服务,有效地解决了土地碎片化经营和劳动力短缺带来的“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联合社与村、村与农户,分别签订了土地使用权托管协议。联合社制定规范的农机作业服务合同,明确作业标准、作业时间、收费标准、结算方式、违约责任等,以保障各方利益;采用“七个统一”标准,即统一机械深松精播、统一配方施肥、统一提供优质农资、统一飞防打药、统一旱涝浇排、统一机收、统一销售,从种到收实现“一条龙”“保姆式”作业,实现了土地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经营。

6.疫情防控勇担当,帮困扶贫受好评。今年初突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合作社作为一家现代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肩负起社会责任,迅速组建润都无人机飞防突击队,主动为镇驻地主要道路、村居、广场、社区等人员密集地区开展义务消杀防疫服务,消杀面积达61万平方米,为周边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同时竭尽所能筹集防控所需物资。在疫情防控的同时,春季农业生产到了节点时期,合作社先后投入大疆高效植保无人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等先进机械设备12台(套),主动承担起为周边村庄农田春季植保农事服务工作,让农户不出门、不扎堆、不聚集即可完成春季农田管理,有效解决了村民春季农业生产难题和春耕农忙人多聚集带来的人员防疫问题,同时为夺取夏季农业丰产丰收奠定了良好基础。多年来,合作社主动帮助周边困难群众,特别是对贫困户进行免费土地深松、收获小麦、秸秆还田、高效植保作业等各种农田作业,累计帮扶贫困户89户,为贫困户节省成本近10万元,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取得效果

合作社参与今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1.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合作社开展的农机作业服务,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能,有利于精量点播等新技术的推广,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推动农机农艺结合,提高粮食产量和土地产出率,机耕、机播使每亩增产60公斤以上。通过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作业效率和肥效利用率,减轻劳动强度,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土地产出收入,经济效益、生态环保效益、社会效益明显。

2.降低了劳动强度。合作社的机械化耕作,有效缓解了农业生产劳力不足的矛盾,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一批种植大户加入合作社,并通过土地托管方式租种老弱户耕地,扩大种植规模,增加了收入,有效防止了耕地撂荒现象的发生。

3.加快了农业机械化进程。合作社的成立,有效解决了土地分散经营与机械化作业之间的矛盾,盘活了存量农机设备,提高了农机的利用效率。既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家家户户小而全、重复购置并存的局面,又可以满足大小农户对机械化作业的需要,从而扩大农业机械作业规模,提高机械利用率,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使农业机械化与当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促进了农民增收。联合社与山东农业大学小麦育种专家田纪春教授合作,研发繁育成功优质小麦“山农26”“山农111”等新品种,全部实行订单销售模式,巩固了农产品价格,保护了农户的利益,种植农户每亩增收300多元。

猜你喜欢

机械化农机作业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CHAME 丞华农机展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作业
如何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机作用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