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瓠楼艺谭·奚冈与《水竹居图》
2020-08-07朱万章
文/朱万章
清 奚冈 水竹居图 97cmx33.5cm 纸本设色 广东省博物馆藏
奚冈(1746—1803)是清代中后期山水画家,与黄易(1744—1802)、汤贻汾(1778—1853)和戴熙(1801—1860)并称“奚黄汤戴”,又与方薰(1736—1799)并称“方奚”。时人钱泳(1759—1844)在其《履园丛话》有这样的记述:“工山水,笔墨苍秀,得思翁、南田两家法,老年入李檀园一派,为浙中画家巨擘。近日杭人言书法者必宗山舟,言画学者必宗铁生,此亦一时好尚。铁生尝为余作《养竹山房图》,又似云林生,盖其天分极高,无一点尘俗也。”1而在俞蛟(1751—约1811)的《梦厂杂著》中也记录了一段他与方薰的艺事:“因作空灵简远之笔,邮寄兰如(方薰)”,并对知不足斋主人鲍廷博(1728—1814)说:“此云林生老境,非彼梦想所能到。”2在两则记录中,都提及“云林生”。前者指其风格“似云林生”,后者则是奚冈自谓其画乃“云林生老境”。“云林生”即“元四家”之一的倪瓒(1301—1374)。在奚冈师承与取法的前贤中,倪瓒确乎是一个重要的对象。其传世的《水竹居图》(广东省博物馆藏)便是其对倪瓒同名画作的传移模写。
奚冈的《水竹居图》以平远之法写绵延起伏的山邱与湖山,由近至远分别为竹树、村舍、溪流、浅山、瀑布、沙丘、湖泊及若隐若现之远山、云烟,浅绛设色,深得溪山淡远之致。奚冈题识曰:“拓得迂倪《水竹居》,昼长闲枕北窗书。春来捡点林间笋,养待成竿好钓鱼。云林先生《水竹居图》,笔致简逸,设色闲雅,最称合作。又云先生设色绝少,只二幅流传江南,此图其一也。辛亥三月摹此并次,先生题书元韵,蒙泉外史奚冈”,钤朱白文相间印“奚冈之印”。“辛亥”即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作者时年46岁,乃其盛年之作。题识中“拓得迂倪《水竹居》”,所谓“拓”,应为“响拓”,据明人周祈(1526—1592)的《名义考》记载:“就明窗上以纸覆,映光摹之,谓之响拓。”3因而此图应是作者对倪瓒《水竹居图》的临摹。又据福开森(1866—1945)的《历代著录画目》记载,著录倪瓒《水竹居图》者有十三条4,中有手卷,亦有立轴;既有清宫收藏,亦有民间庋藏。而据不完全统计,现存世的署款倪瓒的《水竹居图》,至少便有三件:一为立轴,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简称“国博本”);一为手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另一件亦为手卷,出现在北京的某拍卖行,曾经著录于陆时化(1714—1779)的《吴越所见书画录》(简称“吴越本”)5。三件作品中,“国博本”是被学术界公认的倪瓒真迹。但就奚冈《水竹居图》看,并非源自以上任何一件倪氏作品。由此则奚冈所摹倪瓒《水竹居图》,则另有其本。
奚冈艺术活动所在的杭州地区,书画收藏富甲天下,故能直接观摩倪瓒《水竹居图》的概率较大。奚冈的好友阮元(1764—1849)在其《石渠随笔》中也提及倪氏《水竹居图》:“倪又有《水竹居图卷》,树石皴法大备,与谱法同一苍秀,可以合观。”6因而奚冈借助阮元观赏倪氏《水竹居图》的可能性也较大。就奚冈《水竹居图》而论,作者所传承的倪瓒山水画中常见的高逸、简淡、深远和淡雅还是很明显的。倪瓒在“吴越本”《水竹居图》中所言“种竹疏渠,婆娑其间,比之城中,尤清旷也”的画境在奚冈画中也有体现。若对比“国博本”倪瓒《水竹居图》和奚冈《水竹居图》,就会发现:从造型上,前者为倪瓒山水画中典型的洲渚中的竹树、环绕的画面及远山,后者则为连绵的山丘与穿插其中的溪流、湖泊;从赋色看,前者属倪瓒作品中较为罕见的设色山水,且为青绿山水,后者则秉承了倪瓒常见的浅色或淡墨山水模式;从意境看,前者在倪瓒山水画中烟火气较浓者,常见的萧疏简逸的风格并不明显,后者则表现出倪瓒画中较为常见的胸中逸气。“国博本”《水竹居图》作于元至正三年(1343),倪瓒时年38岁,是其早期山水画代表,尚未完全形成自己的风格。故有理由相信,奚冈所临摹的倪瓒《水竹居图》,当系较为典型的倪氏风格作品。
在奚冈的艺术传承中,有师法明代董其昌(1555—1636)、 李 流 芳(1575—1629) 和 清 代 恽 寿 平(1633—1690)、王翚(1632—1717)诸家,对元人亦多心摹手追,尤其对黄公望、倪瓒浸淫尤深,正如时人黄钺(1750—1841)在其《画友录》中所称:“笔墨秀润,得云林、之久之意。”7奚冈画中表现出的倪、黄遗韵也最为突出。在其传世作品中,有仿黄公望(1269—1354)的《岩居秋爽图》(故宫博物院藏)、《仿大痴山水》、《仿黄公望墨笔山水》(上海博物馆藏)、《松乔云壑图》(广东省博物馆藏)、《仿井西富春山图》(浙江省博物馆藏)和《仿大痴果育斋图》(四川博物院藏)等。仿倪瓒者除《水竹居图》外,尚有《写经楼图卷》(故宫博物院藏)和《仿古山水册》、《山水册》(天津博物馆藏)等。无论是仿黄公望,还是取法倪瓒,奚冈都能在前贤笔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笔墨意趣,因而在其时山水画整体衰微的大势中异军突起。但也有清人对其画风提出异议:“笔法超逸,最擅胜场。惜松秀中不能浑古精湛,盖由毫尖松懈,未能领取真神也。”8此论自然不无道理。但在笔者看来,奚冈的绘画不完全是“不能浑古精湛”,而是疏离造化,是其画在熔铸古韵中缺乏生意。这在《水竹居图》中表现得尤为凸显,这也是在当时复古思潮大背景的时代缩影,恐怕也不是奚冈所能自觉而有所变革的了。
注释:
1钱泳《履园丛话》,张小庄编著《清代笔记日记绘画史料汇编》,201—202页,荣宝斋出版社,2013年。
2俞蛟《梦厂杂著》,张小庄编著《清代笔记日记绘画史料汇编》,106—107页,荣宝斋出版社,2013年。
3周祈《名义考》卷十二,张小庄、陈期凡编著《明代笔记日记绘画史料汇编》,178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19。
4福开森《历代著录画目》,200—207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
5陆时化撰,徐德明校点《吴越所见书画录》卷一,58—6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6阮元撰,钱伟疆、顾大朋点校《石渠随笔》卷四,82页,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
7黄钺《画友录》,12页,于安澜编《画史丛书》第五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
8秦祖永《桐阴论画》卷下,6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