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变革探索

2020-08-06范志强姚静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0年20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数据人工智能

范志强 姚静

摘  要 顺应人工智能时代的浪潮,高等教育的变革及新模式探索势在必行。结合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的理解认识,剖析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变革的现实诉求,探索与展望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的教育变革,为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 高等教育;大数据;人工智能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20-0003-03

Abstract In the era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exploration of new models are imperative.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era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actical demands of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in the era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xplores and looks forward to the educational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and post-graduate training in the era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provides ideas for accelerating the deep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education.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big data;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1 前言

隨着21世纪科技的飞速发展与巨大进步,人类迈进崭新的智能时代,人工智能进入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人工智能发展成为当前各个国家的重大战略机遇。如何占领人工智能发展的技术前沿,把其变成我国今后引领世界的重要突破口,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人工智能时代,不仅要抓住科技进步的突破,也要培养专门的人才。因此,在此背景下,谋划与发展人工智能教育体系,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变革,共同提速人工智能、高速互联网以及教育大数据等相关学科的发展也是重中之重。只有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教育,才能让我国的高等教育成为推进新时代科学技术改革与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1]。

2 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的理解认识

从人类文明起步开始,每一次巨大的飞跃都是教育变革的结果。一部人类文明史其实就是教育和科学相互激励、相互促进的历史。工业时代,人类学会了使用机器,当时的高等教育侧重于理解机器的工作原理与操作方法,教育的目标也是提高机器的工作效率和研制适用于各种工作内容的先进机器。信息时代,人类发明了集成电路和计算机,将简单重复性的人工操作变成电脑控制的程序,高等教育的目标变成培养研制先进芯片和开发智能程序的专门人才。

在以上两个时代,高等教育的模式和方法始终不变,教师一如既往的是教育的主体,负责传道授业,而学生是教育的客体,被动地进行学习和储备知识。即使近年来互联网高速发展,各种新的教学模式如慕课、雨课堂等不断涌现,仍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没有转变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角色。

当今,人类迈入以人工智能为背景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人工智能的到来正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因此,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应主动适应人工智能的发展要求,在教育理念、教育体系和教学模式上都要积极变革,才能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培养适应和促进时代发展的高水平人才[2]。首先,要在国家层面颁布有助于人工智能及其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法规,推动人工智能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改革;其次,应该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技术支持的教学模式创新,使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再次,大力推进大数据、云存储、智能化等教学系统和工具的发展,实施教师的差异化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最后,转变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通过大数据分析为每一位学生制订适用其全面快速成长的高度个性化学习方案,让学生通过个性化学习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业方向,迅速成才。

3 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的变革探索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要真正用好大数据的分析功能,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进行一对一的独立培养。同时,要为学生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提供精准的训练平台,通过全方位的智能导学与精准的过程评价,让不同水平和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处在世界发展的前沿,迅速成才。

人工智能时代的本科生教育  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环节,是高等教育结构中的基石。长期以来,本科生一直占我国高等教育学生总数的大多数,也是我国经济建设和国力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因此,人工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改革应该首先从本科生教育抓起。

人工智能时代的本科生教育改革首先要进行课程设置变革,以本科生的学习兴趣为立足点和切入点。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已经为此进行很多变革,如大类招生分类培养。在人工智能时代,这项变革还应继续深入加强,通过信息采集、大数据分析,将大类招生进来的学生按照其学习意愿和职业规划进行分组;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大一、大二通识类课程成绩分析等手段,为每一个学生规划出专业导向供其选择,并按照不同的专业导向设置有助于其学业发展的最优化课程体系。对探索研究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尽量安排理论课程,有助于让其打下坚实的基础;对设计研究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尽量安排实践课程,有助于提高其动手能力。

人工智能时代的本科生教育改革也要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经济全球一体化要求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创业人才[3]。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各个学科的本科课程内容知识体系首先应突破现有学科局限,不断地融合其他相关学科的内容,不断地融合国外先进的知识内容;在已有的教育资源基础上,扩充解决国际相关问题的课程案例比重,真正提升学生应对国际性问题的专业素质与技术水平。

人工智能时代的本科生教育改革更要改变教学场景,打破以往单一的教室空间壁垒。人工智能时代的各项新手段与新技术是改变以往陈旧教育系統壁垒的切入点,通过各种教学手段的结合与应用,让高等教育课程走出传统教室,随时随地连起来动起来,让学生利用好身边的每一分钟。通过引进或者打造,建立起完善的多元化、多层次的线上教学资源[4]。学习的场所从教室延伸到校园的各个角落,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从传统的线下学习变成线上线下复合型学习,允许学生跨年级、跨班级、跨学科进行线上学习,并适当增加线上考核,鼓励学生参加。

人工智能时代的本科生教育改革还要进行教学质量检测改革。要摒弃以往只通过期末考试一张考卷来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做法。要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通过跟踪和监测教与学的全过程,把教育评价紧密地与人工智能结合起来,对网络和终端得到的各种学生学习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实现基于数据的全面综合性评价,全方位协同育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人工智能时代的留学生教育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今天,培育国际化人才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很多高等学校积极吸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生,利用国内优质的教学资源为这些国家培养高质量人才,成绩显著。随着留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人工智能时代的留学生教育改革也势在必行。由于留学生教育与国外教育以及国内本科教育相比,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因此,人工智能时代的留学生教育改革除了要借鉴国内外课程改革的先进经验,更要切合留学生自身的特殊性,以便达到更好的改革效果。

目前,我国留学生的主体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亚洲欠发达地区和非洲等不发达地区的国家,留学生国家分布较广,学生入学时基础不统一是影响留学生教育质量的主要问题。因此,要借助于人工智能时代的新手段、新方法,加大留学生教育改革。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留学生所在国家的人才需求,并结合留学生自身意愿,分梯度、分层次、分阶段地为留学生制订一对一的培养方案,让各个国家的留学生都能得到恰如其分的教育,并且学成归国后能够成为独当一面的专门人才。

人工智能时代的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质量问题也受到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研究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各个领域具有扎实理论基础、掌握全面专业知识、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研究生是国家科技创新的主体,研究生教育改革更要和人工智能的时代背景结合起来。

当前,学科的快速发展以及交叉融合已经成为培养研究生的主要背景。人工智能时代首先要利用大数据对跟踪记录的学生本科阶段学习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学生的学习特点,然后根据研究生阶段的教育特点及时提出改进建议,帮助学生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人工智能时代要通过互联网迅速为研究生所在的学科收集最新的研究进展,为研究生推送最新的知识内容,让研究生教育始终站在世界科研最前端,确保培养的人才能够引领本学科的发展。人工智能时代要通过日常学生学习数据的积累来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全面衡量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破除“唯论文”的单一标准,培养出真正的创新型人才。

4 结语

21世纪是一个国际环境错综复杂的时期,面对西方发达国家在各个领域的掣肘,我国的发展与复兴困难重重。当前人工智能时代给我国的振兴发展带来良好的机遇,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探索一条新时期的高等教育发展新路径,可以让我国的科技发展迎头赶上,突破西方壁垒,位列世界前端。因此,要抓住机遇,积极探索,推进和升级人工智能时代的本科与研究生教育体系,把人工智能技术融入高等教育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让我国的高等教育成为推进新时代科学技术改革与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杜占元.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变革[J].重庆与世界,2018(12):10-12.

[2]朱永新,徐子望,鲁白,等.“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笔谈(上)[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4):15-30.

[3]周文娟.“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路向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62-70.

[4]余胜泉.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2012(5):5-14.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大数据人工智能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