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心而动 隐逸为歌
2020-08-06唐琴
唐琴
滚滚红尘,总是喧嚣着得意失意,裹挟着功名利禄。当现实无法照亮梦想,才华碰壁,雅洁遭遇暗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读书人可能会发现,自己不过一介文弱书生,手无缚鸡之力。但自小接受的教育又不允许同流合污,在前无进路的情况下,他们只好穿上“隐身衣”,把自己“隐藏”起来,以和现实隔绝,这样就产生了一种“新人类”——“隐士”;生活隐起来了,诗还是要作的,于是又产生了一种新的文化——“隐逸文化”。
我国古代盛产“隐士”,原因除了理想的丰满和现实的骨感悬殊外,早期隐士的巨大影响力也不可小视。
隐士鼻祖许由听到尧帝想请他出任九州长官,跑到颍水边洗耳,表示这种话脏了自己的耳朵。这个举动却遭到好朋友巢父的嫌弃,“其友巢父牵犊欲饮之,见由洗耳……巢父曰:‘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见子,子故浮游欲闻求其名誉,污吾犊口!牵犊上流饮之。”(《高士传·许由》)这个故事的“洗耳”和“洗耳恭听”的意义可是大相径庭。
伯夷、叔齐,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宁肯饿死也不食周粟。还有那个抱树被烧死不愿做官的介子推,寒食和清明植树的传统做法都来自对他的纪念。
也许在价值多元化的今人看来,这些人太过矫情,但隐士的可爱恰恰在于此——不惜牺牲财富甚至生命也要守住自己的初心。愿望得以达成者,他们行走江湖,吟啸山林,田园山野的草木溪流成为歌咏的对象,闲适恬静,时而和官场的不如意形成对照;“心为形役”摆脱不了现实纷扰者,也会抽空拜访隐士朋友,仰慕便会充溢文中,如果拜会不遇 ,遗憾之情油然而生;也有人把自己想象成隐士,在“偷得浮生半日闲”的罅隙里优哉游哉。
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创作出来的当然是一种特殊的文化。
隐逸诗歌,在于“环境之清”“行踪之隐”和“情感之逸”。
一、“环境之清”——清雅和高洁彼此彰显
地处偏远,人迹罕至;环境清幽,松菊相伴。虽说“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最具仪式的“隐”,還应该是“隐于野”,给人一种“处江湖之远”的清净和邈远。如赵师秀的《岩居僧》“开扉在石层,尽日少人登。一鸟过寒木,数花摇翠藤。茗煎冰下水,香炷佛前灯。吾亦逃名者,何因似此僧。”这个“逃名”的僧人把家门开在峭壁上,“尽日少人登”。鸟过藤动、藤动花落,景物之清,更能见出僧人的悠然自得,与世无争。煎茶而取冰下水,亦略同取梅上雪,意在寄托高洁的情怀。而于饮食之中唯言煎茶一事,则突出了其生活的清苦和心性的淡泊。
隐士诗文中常描写的景物有野径、白云、明月、清溪、洞穴、渔、樵、菊、梅、莲、寺等,景物的特点位置偏僻、宁静、优美、悠闲、祥和,诗的风格一般质朴、清新。擅用清雅清幽之景侧面烘托人物高洁傲岸的品性。
二、“行踪之隐”——闲适和自由交相辉映
闲云野鹤,不受羁绊。不再为俗世纷扰的人,游走在心灵的天堂,何时起身,何为归期,一切随心而定。所以刘备三顾茅庐,历经冬春,才一睹诸葛亮真容。唐朝诗人贾岛的古诗《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于层层追问中,我们感到了追踪隐者行迹的急迫,但茫茫白云,深邃杳霭,捉摸无从,秋水伊人无处可寻。白云、流水、飞鸟,这些自然界自由自在随处行走的景观,是隐逸诗人常用的意象,“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心与身的和谐统一,是隐士生活的灵魂,“斗笠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游”,在“我”的地盘,他们做了主人。
三、“情感之逸”——满足和落寞的互相掩映
不寻求认同为“隐”,自得其乐为“逸”。如果说隐是技术操作境界,逸则是艺术审美境界。“逸”的含义,从最初的兔子善跑,引申到人之善逃,最终被抽象概括成反映人格精神的超凡脱俗,实现了质的飞跃。
隐逸诗歌中,诗人看惯了官场的钩心斗角,世俗社会的浑浊不堪,退居田野乡间,与乡人为伍,与明月做伴,抒写清闲安逸生活,吟咏情性。这些诗多有宁静的氛围,诗人多表现得悠闲、祥和。
陶渊明的“隐逸诗”最有名的要数《饮酒》第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景趣理趣禅意浑然一体,到了超凡脱俗的地步。特别是诗中写到,自己在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无意中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庐山)相会。“悠然”既是人的清淡而闲适的状态,也是山的静穆而自在的情味,似乎在那一瞬间,有一种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同时发出,融合成一支轻盈的乐曲。所见的南山,飘绕着一层若有若无的岚气,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出不可名状的美。这一眼所“见”,穿越千年,令多少人心驰神往。
但是,偏爱宁静、和谐、淡泊、清远,蔑视冲动、激烈、艳丽、刺激,过清则冷,太闲则愁,“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
隐逸诗歌,从表面上看只是用语言弹奏着与世无争、息影山林的生活之歌,而实际上却是诗人言志寄怀的入世之作。隐逸诗人不仅有着超凡脱俗的胸襟,而且不甘与黑暗势力妥协,是一群在当时黑暗政治之外寻求精神家园的人。
虽然陶渊明一再表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但把他看成一个不闻世事、沉醉田园的纯粹隐士,又是偏颇的。因为陶渊明诗文中,田园之闲与俗世之虑,似乎一直并头存在。“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他的静穆之下有现实焦虑,如同李白的嗜酒,苏轼的旷达,不羁的外在掩盖的依然是内心奔涌的壮志难酬的苦闷。
《夜归鹿门歌》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整首诗按照时空顺序,分别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一边是俗世烟火,夜幕归家,妻儿环绕;一边是远离人寰,灯火阑珊,松径寂寥。这种寂寥,更多是投射在内心的对尘世的热闹仍不能忘情、隐居乃迫于无奈的忧郁。
胸中无丘壑,眼底无性情。历代最优秀的隐逸诗,往往是仕途不如意的文人所作,他们将“隐”作为一种对政治的软性抵抗,仕途无路可走时,归去来兮。这种柔软的迂回,灵活而不失风度,率性而不失风骨。
隐逸诗训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初夏江村
[明]高启①
轻衣软履步江沙,树暗前村定几家。
水满乳凫翻藕叶,风疏飞燕拂桐花。
渡头正见横渔艇,林外时闻响纬车②。
最是黄梅时节近,雨余归路有鸣蛙。
注:①高启(1336-1374)字季迪,明初著名诗人。此诗作于高启回到故乡青丘乡间隐居时。 ②纬车即缲车,抽茧出丝的工具。
1.下面对本诗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3分)
A.开篇一个“步”字表现出诗人在乡间行走时轻脚细步、悠闲自得的情状;写水鸟时的“翻”字,写飞燕时的“拂”字,活现出动物的生气和自在,充满诗情画意。
B.诗的前三联从视觉角度写所见,最后一联从听觉角度写所闻,视觉与听觉结合,再现了黄梅时节的乡村景象。
C.本诗首联总起,奠定全诗的基调;颈联紧承上联写景;颔联则由写物转入写人,尾联则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D.律诗的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对仗包括词性、结构相对,也包括声调平仄相对。依此要求看,本诗的对仗极不工整。
2.全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境?(6分)
推荐答案:
1.A项。(备注:B项,“诗的前三联从视觉角度写所见”错误,第三联后一句“林外时闻响纬车”是从听觉角度写所闻。C项,尾联则点明了全诗的主旨”错误,尾联还是写景,没有点明主旨。D项,“本诗的对仗极不工整”错误。颔联“水满”对“风疏”,“乳凫”对“飞燕”,“翻藕叶”对“拂桐花”;颈联“渡头”对“林外”,“正见”对“时闻”,“横渔艇”对“响纬车”。这两联符合对仗词性、结构、平仄相对的要求,极为工整。)
2.①全诗通过描写诗人江边悠闲漫步、野鸭浮游荷叶翻滚、燕子翻飞桐花拂动、渔船靠岸、缲车鸣响、蛙声阵阵等意象(1分),营造出乡间清幽闲适、充满生机的意境(2分);②作者通过再现农村的生活情景和村民的精神状态,使读者可以想见这里村民生活的无拘无束和惬意(1分),表现出诗人内心宁静、隐居生活惬意和他的闲情逸致(2分)。(第一问答题时须用“意象+意境”的格式,意象1分,意境2分;第二问答题时须用“内容+情感”的格式,内容1分,情感2分。语意相近亦可。)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3-4题。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王维
桃源一向绝风尘, 柳市南头访隐沦。
到门不敢题凡鸟, 看竹何须问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 东家流水入西邻。
闭户著书多岁月, 种松皆作老龙鳞。
3.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3分)
A.首联扣题,先借陶渊明的桃花源比吕逸人的住处,又写到柳市南头访问吕逸人,一虚一实,将读者引入一个超尘脱俗的境界。
B. “不敢题凡鸟”“何须问主人”,化用典故委婉含蓄地写出作者虽有访友人不遇的懊恼,但并不介怀的旷达。
C.颈联吕逸人住处的环境,依傍妩媚青山,近邻淙淙流水,描绘出一派远离尘嚣、清幽淡然的山间生活图景。
D.尾联托物寓意,以松树的坚贞不渝指吕逸人,呼应起句“桃源一向绝风尘”,使全诗结构严谨,富有韵味。
4.这首诗最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推荐答案:
3.B 项。(备注:B项,颔联用典,一是点明此次来访未遇主人,二是表达对吕逸人品不俗的仰慕和对其居所幽静环境的喜爱,并不是为了表现诗人“不介怀的旷达”。)
4.①詩歌表达了作者对吕逸人的景仰之情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2分);②通过描写吕逸人居住环境的清幽表达作者的归隐之思(2分);③通过写吕逸人世隔绝、闭户著书的生活,表达作者对吕逸人的景仰之情(2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5-6题。
临江仙
牛希济
洞庭波浪飐晴天,君山一点凝烟。此中真境属神仙。玉楼珠殿,相映月轮边。
万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参然。橘林霜重更红鲜。罗浮山下,有路暗相连。
【注】罗浮山:道教的“第七洞天”,相传为葛洪炼丹处。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3分)
A.“飐”是风吹物动之意,写出因湖面广阔,风吹浪动,似外与天接,凸显湖面之广。
B.“一点”是词人在湖面遥望君山的直观感觉,以此强烈对比,意在表现君山的娇小。
C.上片的后三句描写君山的神秘朦胧,并展开想象,使得景色奇丽而富有情致。
D.“万里平湖秋色冷”写秋夜增寒,着一“冷”字,天地之低温,词人体肤心理之寒冷都融汇于此字。
6.这首词主要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结合有关词句简要分析。(6分)
推荐答案:
5.B项。(备注:B.“意在表现君山的娇小”分析有误,应是反衬出湖面之广。)
6.①虚实结合(2分);②上片实写眼前所见之洞庭湖与君山,后由君山展开想象,“玉楼珠殿,相映月轮边”是对仙境的想象(2分);③下片先实写眼前所见之景,后由洞庭湖联想到罗浮山,表达了夜游洞庭湖的舒畅闲适,也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