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效应下的成长与反抗
2020-08-06程梦雷
程梦雷
2019年,音乐剧《玛蒂尔达》(Matilda)由七幕人生引进中国并进行了近半年的巡演,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它改编自英国儿童文学作家罗尔德·达尔(Roald Dahl)的同名作品。达尔的童话作品经常将孩子作为成人一样平等看待,并带有明显的幽默和讽刺意昧。同时这部剧的所有曲目出自喜爱达尔童话的音乐剧制作人蒂姆·明钦(Tim Minchin)之手。他通过剧中的音乐和歌词表达了对重男轻女思想和反智主义的讽刺。《玛蒂尔达》赋予了孩子们信心和力量,去质疑和反抗一切反动势力。主角玛蒂尔达和哈尼老师(Miss Honev)互为彼此的镜子,折射出个人的性格与成长,其他孩子的经历和反抗也折射出成人世界的善恶。
自我镜像:成长与拯救
改编后的音乐剧出现了两条并行的叙事线索——玛蒂尔达的现实生活和她讲述的逃脱大师的故事,而玛蒂尔达的老师哈尼小姐正是逃脱大师的女儿,从而融合了这两条线索。人们对这种改编有几种理解。一种是,玛蒂尔达正是幼年的哈尼老师,整个舞台将一个人的童年和成年超时空汇聚在了一起,而成年的哈尼老师需要向童年的自己寻求勇气:另一种是,玛蒂尔达是哈尼老师的想象,因为哈尼老师性格柔弱,所以塑造出一个强大的孩子来拯救自己。然而从原著来看,这两点理解其实并不成立,逃脱大师的故事属于音乐剧中的原创,哈尼老师在后半部分才出场。但从音乐剧的呈现来看,这些理解都有一定道理,玛蒂尔达和哈尼老师就好像一个人的童年时期和成年时期,她们从对方身上看到自我。
从表面上看,哈尼老师和玛蒂尔达存在显著差异。前者性格柔弱,后者意志坚强,但兩人亦有共同或互补之处。首先,她们都经历了不幸的童年。哈尼老师从小父母双亡,受尽姨妈欺辱:聪慧的玛蒂尔达则常常受到父母的斥责。从音乐上看,她们的人生多次交汇。如玛蒂尔达受父亲斥责后讲述逃脱大师的故事《我在这儿》(I'm here)。前半段念白中,玛蒂尔达是故事的讲述者:后半段唱段中,逃脱大师发现了女儿受姨妈虐待的真相。在逃脱大师父女对唱时,玛蒂尔达又扮演了逃脱大师女儿即哈尼老师的角色。对唱的台词非常简单,但二人的歌声充满了对彼此的安慰和柔情。这一幕中玛蒂尔达受父亲斥责的委屈和哈尼老师幼年受姨妈欺侮的委屈合二为一。下半场玛蒂尔达通过逃脱大师的围巾认出老师就是逃脱大师的女儿。此时哈尼老师唱的《我的家》(My house)后半段高潮部分加入了《我在这儿》中逃脱大师与年幼女儿的对唱片段,呼应她的真实身份。
其次,两人性格互补。哈尼老师的柔弱中透露着坚强。尽管她一直受姨妈欺压,父亲身亡和房子被夺走时也忍气吞声,但她敢于为了保护学生而反抗校长,并在玛蒂尔达庸俗的父母面前努力维护玛蒂尔达的天赋。从音乐上看,哈尼老师的两首独唱表现了她从弱小无助到重获勇气的转变,而玛蒂尔达正是她勇气的来源。《可悲》(Pathetic)这首歌表现了她打算向校长汇报玛蒂尔达天分时的挣扎,《这个小女孩》(This little girl)则表现了她意识到玛蒂尔达庸俗父母真相时的感慨。她亲自登门拜访,也被玛蒂尔达浅薄的母亲嘲笑读书无用。这两首歌前半段节奏和旋律相似,都采用了短句,表现了哈尼老师在自嘲之余还不忘为自己打气。尽管哈尼老师的两次尝试都以挫败告终,但两首歌中谈到玛蒂尔达时曲调都转为柔和,称呼她为“奇迹”,呼应开场时孩子们合唱的《奇迹》(Miracle)。
和家人格格不入的玛蒂尔达用坚强外壳保护柔弱内心。玛蒂尔达的母亲认为高学历不如好相貌,一首《响亮》(Loud)唱响了世俗智慧,且和舞伴跳得热情似火,台上的灯光和布景也伴着节奏变换,营造出舞厅迪斯科的氛围。玛蒂尔达的哥哥和父亲都沉迷于电视。幕间父亲的歌曲《电视》(Telly)借说唱讽刺了许多著名英国作家,宣扬了读书无用论。哥哥则在一旁伴奏,表现了他们对电视文化的推崇。玛蒂尔达家人在剧中的形象体现了蒂姆明钦对反智主义的讽刺。而玛蒂尔达对现实中的不公始终坚持反抗,主要通过两首独唱歌曲《淘气》(Naughty)和《宁静》(Quiet)得以体现。《淘气》的主旋律多次在剧中出现,用清晰甜美的童音表达了她对父母或校长的控诉。这首歌第一次出现在玛蒂尔达戳破父亲的骗术而受斥责时。小女孩活泼的声音呈现了《淘气》的主旋律“只是因为你发现生活并不公平,这并不意昧着你要微笑接受它”(Justbecause you find that life's not fair,it doesn't meanthat you just have to gnn and bea rit),蕴涵了无限生机,双手叉腰的可爱造型则透露出古灵精怪的,性格。她将染发剂倒入父亲的生发油瓶里,让他生出一头绿发。第二次是父亲撕坏了玛蒂尔达心爱的图书。她唱着《淘气》将胶水涂在父亲的帽子上。第三次则出现在《当我长大后》(When I grow up)哈尼老师的歌声末尾,鼓励哈尼老师反抗校长。而另一首歌《宁静》出现在下半场用超能力惩罚校长之时,先用快速的旋律和唱词渲染紧张气氛,体现了玛蒂尔达的思考。在魔法显现时又转为柔和,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万籁俱寂,通过动静结合的方式烘托了超能力显现时的神秘感。原著中的玛蒂尔达更加豁达,对图书管理员和哈尼老师坦言了受父母嫌弃的事实:而音乐剧中的她一开始对两人都撒了谎,描绘了想象中幸福的家庭生活,以掩盖自己因父母斥责而受伤的心情。同时,玛蒂尔达通过讲述逃脱大师的故事获得慰藉。逃脱大师夫妻充满了对孩子的渴求,妻子拼尽全力生下女儿后去世,而丈夫也为了维护女儿献出了生命。他们正是玛蒂尔达羡慕而无法拥有的理想父母。
最重要的是,玛蒂尔达和哈尼老师实现了互相拯救和共同成长。玛蒂尔达依靠魔法帮助哈尼老师夺回了房子,而哈尼老师也将玛蒂尔达从庸俗的父母手中解救出来。从音乐上看,在《我的家》这一曲的末尾,玛蒂尔达分析出哈尼老师恶毒姨妈的罪行,鼓励她进行反抗。在《当我长大后》这一曲中,小演员们在秋千上表演杂技并畅想长大后的美好生活,随即哈尼老师也唱起了相同的旋律,重述孩提时的愿望,暗示成年生活并非像童年想象的那般美好。玛蒂尔达则在哈尼老师唱到《当我长大后》这句时唱起了《淘气》的主要唱段,鼓动哈尼老师反抗校长。这首歌连接了一个人的孩童时代和成人时代,打破了时空限制,引起孩子和成人的内心共鸣。孩子渴望长大,而成人则怀念童年时的纯真幻想。最后哈尼老师获得了抚养玛蒂尔达的机会,两人并肩向舞台后方走去,轻盈地同步一跃,意昧着玛蒂尔达长大后也会成为哈尼老师这样的老师,仿佛年少的自我和长大后的自我合二为一了。
群体镜像:压抑与反抗
剧中的孩子和成人互为棱镜,投射出相似或相反的精神世界。孩子作为调皮又可爱的群体,衬托了玛蒂尔达的庸俗父母。开场的《奇迹》迎来了一群受父母宠爱的孩子,在生日宴会上享受蛋糕和礼物,父母也加入合唱赞美孩子是上天的恩赐。接着场景切换到产房,医生也反复强调孩子是“奇迹”(Miracle)。孩子们受到这些人的宠爱,但玛蒂尔达却从出生起就受到父母的嫌弃。母亲由于生产而错过舞蹈比赛,认为这是她人生中最糟糕的一天。音乐剧将原著中的母亲从只会享乐的胖女人改成了身材火辣的舞蹈演员,更具戏剧效果。而重男轻女的父亲上场后便认定新生儿是男孩,后来也在剧中一直称呼女儿为“儿子”(son)或“年轻人”(young man)。接着场景又切回生日宴会,在孩子们《我妈妈说我是个奇迹》(My mummy says I'm amiracle)的合唱声中,桌子一分为二,幼年玛蒂尔达登场,用《奇迹》中的旋律转述了父母的斥责,“我妈妈说我是小恶心虫”(My mu mmy says I'm a lousylittle worm),更显讽刺意昧。玛蒂尔达五岁时便可以阅读世界名著并掌握高级计算,一般的家庭一定会把这样的孩子视为宝贝,但玛蒂尔达的父母反而因此常常斥责她,表现了他们的庸俗不堪。
学生的重唱折射出校长的狠毒性格。本剧的最大反派是校长川齐布(Trunchbull),由男演员反串演出。校长用尽手段折磨学生,举手投足却带着几分女性的娇羞,是一个残酷而滑稽的形象。从音乐上看,学生的主题音乐变奏和多声部重唱勾勒出校长的恐怖形象。比如,表现恐怖校园生活的《学校之歌》(School Song)以“奇迹主题”变奏开场,一群新生在防空警报和探照灯中战战兢兢地登场。他们唱的仍然是《奇迹》中的曲调,但受惊的歌声放缓了节奏,加上阴沉的背景音乐,将“奇迹主题”扭曲为“恐怖主题”,营造了校长严酷管理下压抑的校園氛围。随后老生的合唱和老生与新生间的对唱讽刺了实为监狱的学校。英文重音咬在了26个字母上,而中文歌词则通过程何的译配巧妙地将26个字母通过汉语拼音呈现,并在字幕板上用彩色标明。如英文歌词“so you think you'reA-ble(able),To survive this mess by B-ing(being),A prince ora princess,you will soon c(see),”译成中文则是“你以为你是公主王子,就可以安(an)心度日,就能比(bi)别人更受优待?”第二段再次以改变音型的“奇迹主题”开场,每个新生唱完一句就会被捉去体罚并以一声“啊”收场。接着老生搬来26个字母方块填入校门栅栏上的空隙,每唱到一个字母时,灯光就会投射到这个方块上。老生踩着方块继续警告新生。另一首合唱《密室之歌》(The Chokey Chant)则表达了学生对小黑屋的恐惧。他们在唱歌时扮出各种害怕和颤抖的姿态,并露出各种鬼脸,配合舞台投射的红光,折射出喜欢惩罚学生的校长的严酷形象。学生的多声部合唱和念白也出现在校长主唱的歌曲《链球》(Hammer)和《反叛的气昧》(The Smell of Rebellion)中,通过音乐表现对校长淫威的屈服。如《链球》后半段学生应校长要求重复其先前的唱段,表现对其治校理念的臣服。就连哈尼老师也在校长逼迫下加入合唱。《反叛的气味》中学生在做体操的同时齐声念白《纪律》(discipline),亦是表现对校长制定的体罚规定的附和。
哪里有不公哪里就有反抗,恶毒的校长终于受到了惩罚。学生的合唱表现了剧中最重要的“反抗”主题,从拥护校长和警告新生到全面反抗的变化也体现了反抗意识的逐步觉醒。在歌曲《布鲁斯》《Bruce)中小男孩面临吞下整块巧克力蛋糕的惩罚,学生先用重唱和念白纷纷表示了同情和担忧。在他努力吞咽的过程中,又用合唱为他打气,但仍然不敢正面反抗校长。下半场《当我长大后》学生的合唱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自由生活的憧憬,但除了玛蒂尔达插入的《淘气》唱段外,并没有其他明显的反抗意味。最后玛蒂尔达施展超能力吓住了校长,学生集体将其赶出学校,此时合唱的《反叛的孩子》(Revolting children)演化为彻底反抗。这首歌由小男孩布鲁斯领唱,并融入了《淘气》和《奇迹》的歌词,表明“反抗主题”终于占了上风。孩子们仿佛摇滚明星一样跳上课桌起舞,并向台下掷纸飞机一一剧中学生的成绩单。孩子们拍手欢唱,极具现场感染力。观众们也一起跟着小演员歌唱的节奏拍手。最后台上纸礼花齐放,呈现了一场反叛的狂欢。
剧中魔法是玛蒂尔达反抗坏人的唯一方法,而现实中的学生是不可能集中意念隔空移物的。天才可能会因为严酷的学校和冷漠的父母而湮没,我们需要的正是类似玛蒂尔达的勇敢和反抗精神。音乐剧的改编增添了自我的镜像效应,使观众在对成人世界进行反思之余,又多了一重自我探究。或许我们成年人在遇到困难之际,也需要回到过去,向曾经的我们寻求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