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业与物流业绿色协同发展研究

2020-08-06黄湘萌施晓岚

时代金融 2020年14期
关键词:物流业制造业

黄湘萌 施晓岚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取得了取得了突发猛进的发展,却也带来了对环境的破坏和对资源的过度使用;同时,作为制造业发展中业务量占比最高的物流业,是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动力。因此,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的绿色协同发展,对实现绿色制造、协同物流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物流业现代化发展的必要途径。本文在此背景下讨论制造业与物流业绿色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存在问题并对出相关对策,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基础。

关键词:制造业 物流业 绿色协同

一、制造业与物流业绿色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制造业由复苏走向崛起,截至2016年,中國制造业占全球制造业总产出的比重从1990年的2.5%提高到了30.9%。然而,制造业传统的粗放式发展在给我国带来经济发展增速和可观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破坏和资源过度消耗的问题。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这一问题,于2017年10月出台《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要求大力推进绿色制造,同时要求推进供应链协同制造,促进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实现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物流。因此可见,制造业是推动物流业发展和协同的有效路径。同时,物流业作为一种复合型生产服务业,它融合了交通运输、仓储、贸易、邮政和流通加工等行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制造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绿色协同发展,不仅是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绿色物流发展的必要途径。

制造业是物流业的重要服务对象,因此制造业与物流业的绿色协同发展具有良好的环境。物流服务是制造生产的黏合剂,可以将分散在不同时空的生产和加工的各个环节联结起来,构成了有形的制造业系统,而由制造业创造的物流服务总值的占比又高达88%。当今社会的拉动式需求和全球供应链市场对制造业的生产绩效又了更高的要求,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的绿色生产体系势必要求引入先进的物流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的物流管理理念,将环境绩效纳入制造企业产出考核,要求采用绿色技术优化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活动,促进绿色生产效率的提高,达成制造业与物流业的绿色协同发展。

物流业是制造业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制造业与物流业的绿色协同发展具有坚实的基础。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制造业的发展逐步走向精细化、绿色化和可持续化,组织结构也从纵向一体化或者横向一体化向立体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供应链中单一企业侧重自身效益提高也开始向企业间寻求协同与合作以追求整个链条效益最大化转变,企业间的竞争已过渡到供应链间的竞争。制造业要取得健康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势必要考虑物流业绿色发展所带来的积极影响。物流服务既是制造生产的一部分,又可以实现功能外包,绿色物流系统可以有效帮助制造业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精益生产、协同制造、绿色供应链技术等先进管理思想和方法在制造业的推进过程中都是以物流系统作为中心环节开展的,因此绿色协同是制造业和物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制造业与物流业绿色协同发展的问题

一是制造业与物流业的绿色协同存在对接困难。目前,不均衡发展仍然是阻碍我国制造业和物流业协同发展的主要因素。协同制造、绿色生产对绿色物流服务的需求和物流业实际能够提供的服务之间有明显的差异。近些年来,部分物流企业虽然已经在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向其提供逆向物流、供应链整体解决方案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旧缺少系统性、集成性的服务功能。同时,由于我国制造业对物流服务需求的地域分散性的特点,很多物流企业的服务还停留在较分散、较随机的状态,缺乏绿色协同发展的长期性和连续性。因此,制造业与物流业绿色协同发展还没有实现真正联结。

二是制造业与物流业的绿色协同缺乏信息共享机制。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在现代制造业和物流业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两者的协同发展和绿色化、可持续的发展中,是非常必须和关键的。通过制造业和物流业协同过程中的信息收集、传递、加工、存储并进一步进行深度挖掘和二次加工,可以提取到对两者绿色协同的有效消息,帮助协同的各企业决策者作出更科学的减排放、降能耗、少污染的运营管理决定,从而进一步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和综合发展。

三是制造业与物流业的绿色协同缺少行业标准。顺畅的信息沟通和共享是制造业与物流业绿色协同发展的前提,而顺畅沟通和共享的基础是行业的标准化建设。而目前我国的物流业标准化建设的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在基础设施、数据编码、作业流程、运营方式等方面都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在绿色物流运作与技术方面的标准更加缺失,这成为了制约物流业与制造业绿色协同发展的重要阻力。

三、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绿色协同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第一,构建制造业与物流业的绿色协同衔接的技术环境。在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今,以新供给引领新需求,制造业企业要在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的经营理念指引下,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业务流程,促进物流业务外包,强化自身竞争力优势;同时,物流业也需要在新的经济发展趋势推动下,全面提升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明确制造业绿色生产对物流服务的要求,将制造业节能减排的目标渗透到物流功能的各个环节。

第二,打造制造业与物流业的绿色协同共享的信息平台。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是制造业和物流业实现信息交流和共享的基础,而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大数据战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则是两者通过信息共享实现绿色协同发展的有力推动。打通制造业和物流业的信息壁垒,实现双方资源共享、数据共用和信息互通,运用信息化手段获取、收集和分析污染排放、能源耗用、创新技术使用等信息,辅助两者绿色协同的科学决策。

第三,创建制造业与物流业的绿色协同沟通的行业标准。国家倡导供应链协同制造,为制造业和物流业的绿色协同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和制度支撑,可以在供应链视角下构建绿色协同的标准。构建物流作业的行业技术标准和物流服务的行业认证标准,制定绿色生产和协同制造的产业标准和市场规范,指导制造业与物流业的绿色协同发展方向,规范双方的绿色协同发展行为,在互信互利的基础上取得双赢的结果。

参考文献:

[1]Ursula,Y.A.,Herbert,K.Supply Chain Management:the integration of logistics in marketing[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01,30(2):183-198.

[2]Lai,K.Service capability and performance of 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Logistics and Transpiration Review,2004,40(5):385-399.

[3]吴群.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共生模式及相关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1):72-75.Lai,K.,Wong,C.W.Y,Cheng,T.C.E.Ecological modernisation of Chinese export manufacturing via green logistics management and its regional implications[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2012,79(4):766-770.

[4]Ramanathan,U.,Gunasekaran,A.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Impact of success in long-term partnership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14,147:178-181.

[5]范荣华.基于协同体系构建的物流业与制造业创新服务模式探析[J].企业经济,2016(6):128-129.

[6]Lei,M.,Yang,H.,Xiao,X.,Ye,L.,Zhou,J.Industry Linkage and Low-carbon Development——Based on Logistics Industry & Manufacturing Industry[J].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7(05):10-22.

[7]Strandhagen,W.,Alfnes,E.,Strandhagen,J.,Vallandingham,L.The fit of Industry 4.0 applications in manufacturing logistics:a multiple case study[J].Advances in Manufacturing,2017,5 (4):344-358.

[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84号).

[9]阎冰.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联动的新型服务模式构建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326(12):19-20.

[10]胡娟.制造业集群情境下物流服务链与制造企业协同模式研究[J].物流科技,2018,273(05):21-23.

[11]王丹丹,田雪,付帅帅,张彤.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协同发展研究——基于双方合作绩效分析[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9,49(19):1-8.

基金项目:2018年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點项目”(2018SJZDI044)。

黄湘萌供职于常熟理工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施晓岚供职于常熟理工学院,副教授,工学硕士

猜你喜欢

物流业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物 流 业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大数据对制造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物流业
物流业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