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支撑下的高职设计构成课程改革研究
2020-08-06艾静蕊孙秀春郑蕾
艾静蕊 孙秀春 郑蕾
摘要:按照教育部提出的打造“金课”的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和课程都应提高课堂授课效果,本文就以设计构成课程为例,综合教学实践,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信息技术科学合理的运用,从而实现优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为该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改革;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TU238-4;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8-0252-01
设计构成是一门培育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抽象课程,是艺术类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理论性较强。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学生在专注度和思考能力上还有一定的欠缺,教学效果很难保证。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为传统的教学带来变革,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在线教学平台的不断成熟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支撑和平台,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自信心等方面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高职院校中设计构成课程传统方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设计构成是现代艺术设计造型、创意的基础,将感性的设计因素与理性的设计思维结合起来,是所有学习、研究和参与设计行业的设计成员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学科。课程内容包括: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三部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讲台上讲理论,学生在台下听,即使教材上有部分示例作品,但对于现代的高职大学生们来说,已经丝毫引不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常常是台上教师讲的滔滔不绝声情并茂,台下学生置若罔闻心不在焉,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二、专业资源库的建设为设计构成课程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在传统专业教学资源建设上,多以教材、教师为主体的教案和课件,这些资源虽然涵盖较多内容,但不同教师在学科认知、讲授方式及教材理解上难免存在差异。利用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可以发挥网络化信息软件平台的资源整合性、共享性、交互性等特点,从而科学合理地整合教学资源,为专业内各课程的教学提供丰富的可更新的音视频和图片,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对于教学的专注度。近几年,国家大力推进专业资源库的建设,分批建设了各专业的教学资源库,逐渐构建科学合理的共享型教学资源平台。设计构成课程依托于学院的《陶瓷文化傳承与创新》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共享资源库中的教学资源,将国内外设计艺术大师的作品图片运用到知识讲解中,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在线教学平台的建设为混合式教学提供了可能
在线教育的出现正逐渐颠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线上教育不再是以老师为主,而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教师只组织和协调课堂氛围。教师提前在平台上传各种教学资料,学生的学习过程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分别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参加问题讨论、在线学习、作业提交等,提高了学生自主能力,信息素养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在考核方面,依托于平台实现以过程为主的考核,教师可以在在线学习平台上设置考核方式和各占比重,学生在线上参加的学习时长主题讨论参与度、考试竞赛、课内外作业完成情况都可以作为考核的一部分内容,从而实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全程跟踪管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了学院的得实易学在线教学平台,开学前完成教学资源上传,安排好上课时间,学生在平台上完成签到,课前在平台获取需要预习的知识内容,课上回答问题或者提出问题,课后在平台上提交作业。通过实践,学生展现出了意想不到的热情,全员参与,极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办学生作业作品展,提升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提高学习兴趣
在艺术设计领域,作品展览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展示,通过展览,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作品间可以互相比较,相互借鉴,强化沟通和交流,作者可以取长补短,促进设计水平的共同提升。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了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来布展。除了在线下按照传统模式展览外,把学生的作业作品全部扫描成图片文件,依托在线教学平台,开设展览空间,分为展示区和评论区,按照平构、立构和色构分组,并与专业资源库相对接,作品全部同步链接到资源库,其它的课程或者其它专业均可共享。线上的展出时间可以自由设置,学生可以通过截图、下载等方式保存自己作品展出的资料,分享给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尤其是自己的作品被其他人引用的话,会有更高的成就感,同时也会促进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设计构成课程在整个艺术类专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其课程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就业水平,在教学中充分应用信息化手段确实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凡鸿.高职艺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管理[J].艺术科技,201710).
[2]马娜娜.在线教育与课堂教学的融合以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08).
[3]莫钓.艺术设计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开发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5(S2).
[4]刘红.翻转课堂下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融合的实践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