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己通”外译模式与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研究
2020-08-06刘宏伟王湘玲
刘宏伟 王湘玲
[摘 要] 融合傳播学、哲学与比较文化学等相关理论,参照以往经典传播模式,本研究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人己通”对外译介新模式,并以《论语》英译为例,提出实施该模式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应遵循的原则。该模式体现了饱含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和而不同”之哲学理念、“推己及人”之他人意识及“文化平等”之比较视野。它克服了以往“5W模式”线性结构之局限,将起点与终点连接,形成了环形译介循环模式,提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重视受众与译介效果;同时,它突破了以往文化外译二元对立之藩篱,主张文化外译既要尊重文化之差异,更应探求文化之共通,这样才能跨越文化屏障,实现“人己通”,从而真正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人己通”模式;《论语》英译;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 H05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763(2020)04—0099—08
Research on Equal Intercommunication Model of Translation
and the Dissem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LIU Hong-wei1,2, WANG Xiang-ling1
(1.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Hunan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2,China;
2.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Changsha Nom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100,China)
Abstract:Based on some interdisciplinary theories such as communication studies, philosophy and comparative culture studies,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new equal intercommunication model of transl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al classics with reference to several classical communication models. Then taking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Analects as an example, it aims to propose some application principles to promote the dissemin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his model embodies the thought of a community of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such as the philosophical concept of harmony in diversity, the consciousness of consideration of others and the comparative vision of cultural equality. As a circular model which connect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he end point of translation and dissemination, it overcomes the limitations of the previous 5W model linear structure by prompting the translators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readers and the effect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Moreover, it advocates that cultural translation should seek common grounds while shelving differences in place of dichotomic mentality. Thus it can get over the cultural barriers and realize the equal intercommunication, which will promot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going global.
(三)“文化平等”之比较视野
“文化平等”是指译者超越中西文化孰优孰劣的片面理解,既要肯定本族文化,又要以尊重、宽容及理性态度对待他族文化。每种文化各有千秋,没有高低优劣之分。[14]5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德性文化,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其独特价值。译者应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以世界视野、全球意识观照中国传统文化,在通晓本族文化基础上,深入了解他族文化,在知己知彼基础上进行比较,发现中西文化之“同”与“异”。翻译不仅应重视文化之特殊性,也须寻求文化之共性,这样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更易得到西方读者理解、接受和认同。因此,在中国典籍外译过程中,译者应树立文化平等之比较视野,以海纳百川的胸襟,虚怀若谷的态度,辩证认识不同文化的同一性和差异性,实现互为参照,“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求同存异、聚同化异” ,[15]从而促进中西文化平等对话和互学互鉴,推动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
三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人己通”
对外译介模式之构建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外译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活动。美国政治家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Dwight Lasswell) 于1948年发表了《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提出了经典传播模式:“5W”模式。该模式指出了社会传播的基本过程,即“谁传播、传播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向谁传播、取得什么效果”,阐释了传播的五大构成要素,即“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16]35-36受此模式启迪,翻译学者刘宓庆设计出以原文传播为主线,以译文产生与传播为辅线的翻译传播程序与操作模式(见图1)。[17]582这充分体现了翻译不仅是一种跨语言交际行为,也是一种跨文化传播行为。
谢天振认为,中国文化推向世界必须通过中译外,然而中译外并不是简单的语言或文字翻译,而是一种文化译介和跨文化传播;“译”即翻译,“介”就是传播,它不仅关乎翻译问题,还涉及选取“译什么”及译本的“影响、接受与传播”一系列问题。[18]9一般而言,译介过程由五大要素构成:“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译介受众”“译介效果”。[19]为此,本研究基于“人己通”理念,结合译介学理论,参照拉斯韦尔“5W模式”及刘宓庆翻译传播程序与操作模式,结合施拉姆模式等其他传播模式优点,并受国内传播学者程曼丽对外传播环形模式等的启发,[20]构建基于《论语》等中国传统文化典籍 “人己通”对外译介新模式(见图2)。
(1)译介主体。译介主体是指译介活动的组织者或发起者。一般包括从事翻译活动的翻译工作者(译者)、民间组织、出版发行机构及政府有关部门等。该模式探讨的译介主体主要是指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译者,是整个活动最重要决策者与参与人,它拥有译者、研究者、诠释者和传播者等多重身份,地位极为重要。
(2)译介内容。译介内容是指译介的文本或信息,是整个译介过程的核心,是译介活动开展的动力之源。把握了译介内容,就等于抓住了译介活动的命脉。当然,内容选择并非译者个人的自由选择,它受到意识形态、赞助人等诸多因素限制。该模式的译介内容主要是指《论语》《孟子》《礼记》及《中庸》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典籍。
(3)译介途径。译介途径,也称译介渠道或媒介,是指向社会大众传播信息的媒介组织、载体、工具或技术手段,是译介行为得以实现的物质手段,主要包括网络媒体、刊物及影视广播等。在译介过程中,译介途径是译介主体对译介对象施加力量的手段,是两大主体之间的中介、桥梁与纽带。
(4)译介受众。译介受众是指不同类型译介活动的信息接受者,是一般意义上的读者、听众及观众的统称。译介受众具有数量大、地域分散广,且无组织、复杂多变等特点。受众与译者一样,在译介过程中地位重要。它是译介活动反馈信息之源,也是译介主体调整译介手段、重新整理译介内容的重要依据。该模式所指受众是指译本读者,包括普通读者和专业人士等。
(5)译介效果。译介效果是指信息到达受众后,受众在认知、情感、行为与态度等层面上发生的变化或产生的反应。它是译者意图与目的之实现程度,或受众接受译者传递的信息后产生的有效结果。受众接受了译介内容,译介就有效果,译介活动过程就算真正完成;反之,就没达到译介效果。
可见,上述模式是基于“人己通”理念,借鉴译介学理论和以往经典传播模式构建。它突破以往“5W模式”线性结构的局限,将起点与终点连接,实现从“己”到“人”和“人”到“己”的良性回环,形成了较完善的环形译介循环模式。它改变了以往对外译介行为偏向以“己”出发,“一厢情愿”的模式,注重“由己及人”,即尊重原文,又充分考虑读者的期待,提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重视译介反馈和效果,从效果出发或以效果为依据展开译介活动,从而实现“人”与“己”的心灵相通,以取得理想译介效果,真正实现翻译的跨文化交际功能。
四 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人己通”对外译介
模式遵循之原则——以《论语》英译为例
“翻译是一种文化的对立,同时也是一种对话”。[21]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外译是中外两种文化的对抗、对话与融合的过程。“人己通”对外译介模式的构建有助于化解典籍翻译中的文化冲突,实现翻译信息的“质”与“效”在“度”上的最优整合,从而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促使世界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而“人己通”模式之实现受译介内容、译介主体、译介途径和译介受众等诸多因素或环节影响,为此,在《论语》等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外译过程中,需遵循如下原则。
(一)凸显文化共性,精选译介内容
要实现“人己通”,取得较好的译介效果,译介内容选择极为重要。“选择怎样的作品加以介绍与翻译,这是一种根本的选择”。[22]一般而言,译介内容的选择需考虑三个因素:一是该作者或作品的思想内容是否深得译者喜爱。辜鸿铭选择《论语》等典籍英译,是因为这些典籍中蕴含译者无比喜爱和推崇的儒家道德文化思想。其译本最大特点是彰显道德主题,反复强调“道德”原则。[23]“Moral(道德)”一词出现频率最高,在《论语》译本中出现约两百次。二是时代背景是否需要。庞德选择《论语》英译的原因在于当时西方社会腐化堕落、混乱无序,人们道德麻木,迫切需要儒家道德思想这剂良药来医治。三是作品是否具有共同价值。《论语》译本不断重译或重版,是因为它蕴含“仁爱”“孝道”“忠恕”“诚信”“中庸”等全人类共同认可和适用的核心思想精华,在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价值,其出版能带来良好的社会效应。20世纪以来,辜鸿铭、理雅各、韦利及刘殿爵等译本不断重印,也涌现了李春燕、吴国珍、金安平及史志康等多部新的譯本。
各民族文化之间既有差异(特殊性),也有共性(共通性)。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理解的前提和基础就是文化具有共通性。具有文化共性的内容能给异域读者带来熟悉感,有助于消弭文化认同之间的隔阂,易被读者理解和接受。以利玛窦为首的早期耶稣会士译介《论语》等儒经成功之处,就在于尊重中国文化和习俗,着力寻找儒教和基督教的共同点,采用“以耶释儒”方式,实现了东西哲学和宗教的会通。[24]辜鸿铭长期研读儒家经典,深谙儒家思想本质,极为推崇儒家道德价值,认为儒家道德具有文化共通性,既是中国人须遵守的道德准则,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在当时中国传统文化式微,西方文化处于强势地位的背景下,他英译的《论语》,在传达儒家传统道德文化陌生性和差异性特征的同时,尤其注重探求文化共通性,借用莎士比亚、歌德及爱默生等名家名言比照、参证或注释儒家思想,达到了理想的传播效果。[25]81
中国传统文化的典籍和著作卷帙浩繁、博大精深,包括《论语》《道德经》《孟子》等,涵盖政治、道德、伦理、教育等多方面的传统文化精髓。它们既是教化中华民族最丰富的思想资源与智慧,也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鉴于当前中国文化外译仍存在“时间差”和“语言差”两个问题,[26]240如不加选择地进行译介,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因此,在外译《论语》等中国典籍时,译者应遵循“和而不同”之理念,在认真研究读者的基础上,怀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开放心态,力求做到“求同释异”,选择并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具有文化共性的内容进行外译与传播,[27]循序渐进地让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的思想文化内容走出去。
(二)搭建有效平台,培育译介队伍
“由谁来翻译其实是一个很要紧的问题”。[28]在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人己通”外译模式这一环形链条上,译者无疑处于关键位置。要译出《论语》等传统文化典籍精髓,实现“人己通”,译者不仅要具有高超双语水平和深厚中西文化功底,而且在译前须做好有关辞章、义理、考据和训诂等准备,还应深入了解海外读者的阅读习惯与接受心理,熟悉海外出版市场等。《论语》等典籍英译就其译者身份而言,可划分为:西方汉学家或传教士、中国本土译者、海外华人及中外译者合作四种译者主体模式。
谁是中国文学或典籍外译的最佳译者主体模式,学界一直存在争议。有学者主张应遵循“母语原则”,西方汉学家或译者英文功底深厚,深谙中西文化,是“最理想群体”。[29]如庞德、韦利及安乐哲等汉学家深谙中西文化异同,熟悉西方读者需要。但有学者认为汉学家“都或多或少地带有东方主义情愫”[30]及存在“过度诠释”或“诠释不足”之可能,[31]而本土译者“具有在语言理解和文化把握上的双重优势”,提出中国传统典籍翻译由本土译者来译之主张[32],如辜鸿铭、林语堂擅长英文写作,通晓古今、学贯中西;许渊冲、林戊荪等中英功底深厚,翻译水平高超。也有学者指出海外华人译者(如刘殿爵、黄继忠、宋德利等)熟稔中西文化精髓,能辩证审视中西文化异同,主张以海外华人为主体的“飞散译者模式”。[33]再有学者认为提出中国典籍外译需依靠学贯中西人士,采用中外合作方式(“中西合璧”),才能实现最终目标。[34]“中西合璧”模式能优势互补,有助于“跨越差异”,实现文化间传播,是最佳译者模式。[35]如英国传教士理雅各在中国思想家王韬协作下,翻译了《论语》等十三经,其译本成为中国翻译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典范。
上述四种译者模式各有千秋,但由于中国文化仍处弱势地位,文化竞争力不强,愿意承担中国典籍外译的西方汉学家和译者不多,乐于从事典籍外译的海外华人匮乏,依靠他们完成典籍外译重任不太现实,本土译者应承担主要角色。因此,中国急需培育高素质典籍外译本土译者。一方面中国翻译协会可与中国外文局、中国翻译研究院、中国典籍翻译研究会及出版社等通力合作,搭建高层次典籍翻译人才培养平台,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服务;另一方面作为培育翻译人才的主体高校,应转变观念,积极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以及跨学科联合培养的典籍翻译人才培养新机制,共同确定培养目标,优化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及建设实习基地等,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所需典籍翻译人才。当然,在培育本土译者的同时,中国政府相关机构可效仿国外做法,设立专项基金,吸引西方汉学家、翻译家投身典籍翻译工作。
(三)树立他人意识,满足受众需求
“人己通”译介模式提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注重受众(读者),关注译介效果。受众在译介活动中的作用不可小觑。没有受众,译介主体的存在毫无意义。译介内容只有到达受众并为其接受与认同,传播才得以真正实现。[36]然而,当前不少译者并没从读者角度出发,对读者了解不够深入,自然难以取得理想的译介效果。因此,译介《论语》等典籍应树立他人意识,顺应读者要求,坚持以读者为中心。
在典籍英译过程中,在中西文化强弱差异很大时,译者可采取对应翻译策略,将译文重心偏向读者的文化期待和接受心理,以增强译介效果。辜鸿铭等《论语》经典译本深受读者喜爱,产生极大影响力,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译者根据读者思维方式、审美取向、价值观念及期待视野采取了合适的翻译策略。韦利英译《论语》时,秉持读者优先原则,为使西方读者深入理解儒家道德核心概念,采用“以西釋中”翻译策略。如他将“天”“帝”“孝”“圣人”等译成了《圣经》中的宗教概念词“Heaven”“God” “filial piety” “Divine Sage”等,[37]110其译文与原文虽有偏离,但“在一定程度上为目标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带来了便利,增强了译文的可读性”。[38]庞德为满足西方读者审美情趣与求新求异心理,采用“意象析字法”,创造某些词汇翻译儒家核心道德概念。如将“诚”拆为“言”和“成”,解释为“the suns lance coming to rest on the precise spot verbally”(光像语言一样投射到精确的点上) 。[39]总之,上述译者为满足西方读者的思维方式、接受心理和阅读习惯,采用了灵活多样的翻译策略,其译文语言地道流畅、通俗易懂,促使读者深入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由于文化背景、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及思维习惯等存在差异,国内外话语体系也不尽相同。中国传统文化要想真正“走”出去,“融入”国外读者的心灵,需遵循话语等效原则,采用“受众熟悉的话语与话语体系”,[40]运用浅显通俗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讲述和传播好中国传统文化故事。《论语》等典籍英译,应树立“翻译始终面向读者”[41]思想,积极考虑读者接受水平和程度,重视读者的期待视野,采取“调适”“顺应”或“改编”等策略,运用本土化语言或表述方式,将所需传播的中国传统文化精华附着其中,对文本中的陌生文化信息加以处理,满足读者的审美情趣,促使他们产生心理共鸣和阅读兴趣。
(四)加强交流合作,拓展译介途径
“人己通”外译模式实现的另一制约因素是译介途径。《论语》等中国典籍译本逐渐增多,海外影响力却极为有限,原因在于许多译本在国内出版,自产自销,极少在国外流通。译本的畅销,译文质量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关键环节还包括出版策划与营销等。国内出版、面向海外发行的路径无法满足中国文化外译的需要。因此,促进《论语》等典籍外译与传播,就应另辟蹊径,积极拓展译介途径。
出版物发行是中国典籍外译最重要途径之一。典籍译著只有出版后,才能真正进入读者视野。西方读者比较青睐“自己人”参与出版销售的作品。然而,当前中国典籍译著出版途径较单一,主要由中国国内出版社出版,而中外合作出版或由国外出版社出版的译著不多,不具备进入世界文化传播系统的实力。如“大中华文库”“熊猫丛书”译本主要在国内出版,在海外发行差强人意,接受情况不太理想,“除极少数译本,总体上并没有促成中国文学、文化切实有效地‘走出去”。[42]而韦利等《论语》经典译本均由国外历史悠久,国际声誉卓著的主流出版社出版,如刘殿爵译本由英国企鹅出版集团出版,安乐哲和罗思文译本由美国巴兰坦图书出版集团出版等。近年国内《论语》译本虽层出不穷,但鲜有在国外出版,其影响力十分有限。为此,国内出版机构可通过版权贸易、合作出版、图书贸易等形式,加强与西方出版机构合作,协力开拓国外市场;[43]118-119可与欧美主流商业出版社签订版权协议,由他们负责中国典籍的翻译、出版及营销;也可鼓励国内有实力的出版企业在国外设立出版分支机构,直接在当地出版中国传统文化典籍译著。
孔子学院、广播电视、报刊及因特网等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途径。首先,相关机构可将《论语》等典籍译成简译本、节译本或图文版等,将其作为孔子学院日常学习内容,或开设《论语赏析》等相关课程,这将有助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如南京大学编译的《孔子名言精选》精选了典籍中简短名言与故事,被推荐为海外孔子学院汉语教学的教材。同时,可将《论语》等典籍改编为英文电影、电视剧及动画片等,通过海外发行扩大受众范围,引起海外受众关注。其次,在增加国内报刊英文版基础上,国内相关机构应加强与西方主流报纸或图书出版发行书评期刊(如Publishers Weekly(《出版社周刊》等)的交流与合作,争取在国外媒体及时刊登《论语》等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或译著的出版情况。此外,国内相关机构可利用自媒体拓展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平台,不仅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英语类自媒体,而且应主动加强与路透社、CNN等西方主流网络媒介沟通,设法使它们正面报道中国传统文化内容。
(五)注重受众反馈,提升译介效果
译介效果是衡量外译成败的尺度和标准。“人己通”对外译介模式突破了以往“5W模式”线性结构的局限,将起点与终点连接,形成了译介环形模式。它提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重视译介效果,从效果出发开展译介活动,真正实现翻译的跨文化交际功能。为此,《论语》等典籍译介不仅应关注语言的准确与忠实,还要关注其在国外接受情况,即译介效果,将译介效果摆在至关重要的地位。
加强受众反馈是提高译介效果的有效途径,也是调整译介内容与策略的重要依据。通过对目标语受众调查,可了解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需求,从而调整译介内容与策略等,实现译介效果的最大化。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应“走出去”,更要“融进去”,仅仅“送出去”无法达到预期译介效果。因此,《论语》等典籍译介应注重受众反馈,建立受众反馈机制和译介效果评估机制,根据受众需要及市场需求,及时调整译介内容与策略。
影响译介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意识形态、译者、文化传统、内容选择、翻译策略及读者期待等。而译介主体的知名度、可信度等对译介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译者知名度和可信度越高,受众对译者的认同度越高,译介效果就越理想。[44]33-34《论语》等典籍的译介主体可选择中西合璧译者模式、辜鸿铭式的中国译者或韦利这样的西方汉学家为主。同时,译介内容的主题、观点、价值取向等内在因素与译介效果也存在关联。当前译者应精选西方读者愿意读、看得懂,具有文化共性的传统文化核心思想内容对外译介。就译介途径而言,典籍外译应尽量选择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外商业出版机构出版。此外,《论语》等典籍的译介受众应兼顾专业读者和普通读者。
五 結 语
本研究基于传播学、哲学与比较文化学等相关理论,提出了“人己通”对外译介模式。这一模式深刻体现了符合人类共同体思想的 “和而不同”之哲学理念;“推己及人”之他人意识及“文化平等”之比较视野,继而以《论语》英译为例,提出实施该模式应遵循的原则。该模式突破了以往文学文化外译二元对立的藩篱,不仅关注为何译、如何译,更关注译作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等问题,有助于跨越文化屏障,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它对于中国文学文化外译具有一定启示意义与借鉴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外译是一个长期性的复杂过程, 需要 “立足本国需要、把握国外文化需求”[45],提升理解、尊重和关心他者的能力,努力维护人类共同体命运和利益;在文化外译实践中应遵循对外传播与译介的规律,探索有效译介模式,加强对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等的研究,同时要充分了解、尊重、关心译介受众需求,以获得较好的译介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勇.《论语》英译的转喻视角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2] 黄国文.典籍翻译:从语内翻译到语际翻译——以《论语》英译为例[J].中国外语,2012 (6):64-71.
[3] 姜哲.译名中的话语运作与文化互渗——新教传教士对《论语》书名及“孔子”称谓的翻译与解释[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1):97-104.
[4] 范敏.新时代《论语》翻译策略及其传播路径创新[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9 (3):94-98.
[5] 汪庆华.传播学视域下中国文化走出去与翻译策略选择——以《红楼梦》英译为例[J].外语教学,2015 (3):100-104.
[6] 鲍晓英.“中学西传”之译介模式研究——以寒山诗在美国的成功译介为例[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 (1):65-71.
[7] 谢柯,张晓.基于传播学的中国当代文学“三阶段译传模式”[J].外语学刊,2019(6):98-107.
[8] 刘云虹,许钧.异的考验——关于翻译伦理的对谈[J].外国语(上海外国語大学学报),2016 (2):70-77.
[9] 刘小新,朱立立.从“怨恨哲学”迈向“友爱的政治学”——对近年台湾文化翻译与阐释中“悦纳异己”思想脉络的观察与读解[J].东南学术,2008(1):133-143.
[10]孙艺风.文化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11]吴志杰.和合翻译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
[12]申连云.全球化背景下翻译伦理模式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
[13]杨翠翠,蔡新乐.孟子“以意逆志”诠释思想的跨文化意义初探[J].外语研究,2020(1):84-89.
[14]方汉文.比较文化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5]陈文旭,易佳乐.习近平“共同价值”思想的哲学解读与现实路径[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5):7-13.
[16]哈罗德·拉斯维尔.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
[17]刘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18]谢天振.译介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19]鲍晓英.译介学视野下的中国文化外译观——谢天振教授中国文化外译观研究[J].外语研究,2015 (5):78-83.
[20]程曼丽.中国的对外传播体系及其补充机制[J].对外传播,2009(12):5-6.
[21]郑海凌.“和谐”是一种对话[J].外国文学动态,2004(6):41-42.
[22]许钧.论翻译之选择[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1):62-69.
[23]宋晓春.论辜鸿铭《中庸》英译本中道德哲学的建构[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1):97-102.
[24]杨平.西方传教士《论语》翻译的基督教化评析[J].中国文化研究,2010(4):206-212.
[25]李钢.历史文化视域下的《论语》英译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
[26]谢天振.超越文本,超越翻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27]仲伟合.文化对外传播路径创新与翻译专业教育[J].中国翻译,2014(5):11-15.
[28]王志勤,谢天振.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问题与反思[J].学术月刊,2013 (2):21-27.
[29]胡安江.中国文学“走出去”之译者模式及翻译策略研究——以美国汉学家葛浩文为例[J].中国翻译,2010 (6):10-16.
[30]杨司桂.《论语》翻译中的东方主义情愫[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3):62-67.
[31]胡安江,胡晨飞.再论中国文学“走出去”之译者模式及翻译策略——以寒山诗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为例[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4):55-61.
[32]许渊冲.中国经典外译只能靠汉学家吗?[J].国际汉学,2017(3):5-9.
[33]张倩.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飞散译者模式探索——以童明英译木心短篇小说集《空房》为例[J].外语教学,2015 (3):105-109.
[34]冯智强.“译可译,非常译”——跨文化传播视阈下林语堂编译活动的当代价值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3):30-35.
[35]王宏印.关于中国文化典籍翻译的若干问题与思考[J].中国文化研究,2015(2):59-68.
[36]鲍晓英.“中学西传”之译介模式研究——以寒山诗在美国的成功译介为例[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 (1):65-71.
[37]杨平.中西文化交流视域下的《论语》英译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38]刘正光,陈弋,徐皓琪.亚瑟·韦利《论语》英译“偏离”的认知解释[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6 (2):89-96.
[39]儒风.《论语》的文化翻译策略研究[J].中国翻译,2008 (5):50-54.
[40]祝朝伟.翻译的话语等效与对外话语传播体系创新[J].中国外语,2020 (2):4-12.
[41]刘云虹,胡陈尧.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外译的生成性接受[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9(2):1-7
[42]谢天振.中国文学走出去:问题与实质[J].中国比较文学,2014(1):1-10.
[43]鲍晓英.莫言小说译介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6.
[44]鲍晓英.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以莫言英译作品美国译介为例[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5.
[45]李伟荣.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外部路径研究——兼论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J].中国文化研究,2015(3):29-46.
[收稿日期] 2019-12-24
[基金项目]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人工智能时代基于认知过程的翻译创新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证研究(19BYY104);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外语联合项目:中国儿童文学走出去“人已通”译介模式研究——以曹文轩英译作品译介为例(16WLH44)
[作者简介] 刘宏伟(1976—),男,湖南益阳人,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学博士后,长沙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翻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