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辽代墓葬壁画中的鹤样

2020-08-06兰凌航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辽代屏风

兰凌航

摘 要:辽代墓葬壁画中流行仙鹤图样,除云鹤题材外,还绘制精美的鹤屏风。文章对辽墓壁画中鹤图样进行了分类整理,厘清其在墓室中的布局与表现情况,并对其艺术手法进行初步分析探讨,此外,从布局入手考察辽墓中鹤样的图像内涵以及其反映出的辽代墓葬空间中生与死的互动观念。

关键词:辽代;鹤;墓葬壁画;屏风

一、鹤样的基本情况

考察辽五京地区的墓葬发现,可见大量表现鹤的图像材料。如大同西环路辽墓的北壁发现有屏风鹤样:壁上绘帷幔,下绘四扇展角屏风,每扇屏风上各绘仙鹤,屏风前是墓主的卧榻。此外,在宣化辽墓M5张世古墓、宣化辽墓M2张恭诱墓中也可见鹤样屏风画。

辽墓内出现的屏风式鹤样应肇始于唐。“屏风六扇鹤样,自稷始也。”薛稷开启了画屏风鹤样的先声。薛稷的六扇鹤样十分流行,以至于民间的画匠也纷纷模仿,并绘制到了墓室中,如西安梁元翰墓和杨玄略墓墓壁都有绘制六扇屏风鹤图样。到五代,画鹤、赏鹤之风依然盛行,如五代时蜀主命黄荃画鹤于殿壁。五代王处直的墓中,前室上栏壁画画屏风云鹤八幅,分布在四壁。屏风扇数虽有异,但也可窥见在传移摹写中对流行题材的吸收和创新。

除了独特的屏风样式外,鹤的形象也脱离屏风的界限,直接出现在辽墓壁面之上。如:宣化辽墓M7张文藻墓中,后室东北、西北二壁各绘一曲颈抬腿的仙鹤立于芦苇中;库伦辽墓M1天井北壁上部绘竹林仙鹤图,一只昂首的仙鹤立于竹林中。此外,在券顶、甬道顶、墓壁上部还可见流云仙鹤组成的云鹤图像,如北京韩佚辽墓墓顶流云仙鹤图、耶律羽之墓中甬道顶云鹤图。该类云鹤图样应也来源于唐墓,见于乾陵永泰公主墓、懿德太子李重润墓过洞顶部、甬道顶都绘有类似的云鹤图案。这样的云鹤装饰在辽墓的墓门装饰彩画上也可见,如关山辽墓的墓门门额上绘有流云,两角对称绘有仙鹤。

根据辽墓内鹤样的组合状态以及布局情况,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绘制在主室券顶或甬道券顶、墓壁上部的鹤样,如宝山辽墓、耶律羽之墓、床金沟M5、库伦M1辽墓、韩匡胤墓、韩佚墓、下八里二区M2辽墓,并多与云气搭配组成云鹤图样;二是绘制在墓门上或墓门门洞上的鹤样,如关山M3、M4、M5辽墓,平原公主墓,库伦M1墓,北票季杖子墓,也多与流云搭配组合;三是绘制在墓室内立壁上的鹤样,多以屏风形式或独幅画面出现,采用立鹤形象,如大同西环路辽墓、宣化地区辽墓等,多与芦苇、竹林、松木、花卉搭配。

二、鹤形象分析

由于出现在券顶或墓门的云鹤图大多呈现程式化的绘制特点,对于辽墓内鹤图像的形态表现、绘制技法的观察主要集中于墓室壁面上的立鹤形象。以大同西环路辽墓中屏风鹤为例,该墓的四扇屏风鹤保存完整且笔墨清晰,四只立鹤姿态不一,各有特色。

该墓内屏风中的鹤占据了整幅屏风的较大范围,鹤的姿态表现可在《图画见闻志》中记载黄荃绘六鹤的文字里一探究竟。结合文本辨识,在西环路辽墓四扇屏风鹤样中可以看到鹤的姿态有疏翎、啄苔、警露、唳天。该墓内由六扇鹤样变为四扇可能是由于画工受壁面绘制大小的限制所做的取舍。四鹤样姿态各异,绘制精细,鹤的曲颈及下腹外轮廓以最重的笔墨和粗线条绘制,强调鹤的健劲体态。翅膀的羽翎则以淡墨精勾,兼具笔墨变化又具备一定的透视关系,同时在鹤的眼周及翎羽尾部进行黑色的晕染,使其颜色过渡更加自然,四鹤的头颈、身、腿的比例精巧,表现出了鹤的优雅与高挑,体现了画工的匠心和细致。

距离大同较近的宣化地区,如宣化张氏家族墓中的立鹤就显得粗糙许多,如宣化辽墓M5张世古墓中后室北壁、东北壁、西北壁六扇屏风鹤样,简单线条勾勒,并黑色平涂。该墓北壁的两扇鹤样都为啄苔之鹤,姿态重复,仅略有不同。宣化辽墓中的鹤样相似度极高,且鹤都立于芦苇与花卉中,可见宣化张氏家族墓中存在相同的粉本,互相借鉴而绘制壁画。位于库伦1号墓的天井北壁上层以及内蒙古巴林左旗前进村墓室东壁的屏风和关山三号辽墓墓室过洞两壁的立鹤图样,其黑羽都采用黑線条来表示而不再类似幽云地区中的立鹤一般以涂黑晕染或是沿羽毛涂黑留白的方法表现。

有趣的是,古人常有误认鹤尾的情况。“放鹤图……书曰修尾全窥黑。女急止之曰:先生又误矣,鹤尾无黑色,所谓黑尾者乃两翼收拢处耳,先生但见立鹤未见飞鹤耶。”可见鹤尾当为白,而鹤的翅膀根梢较长为尾,站立时常常挡住尾部,因而出现误认。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立鹤和宋徽宗《瑞鹤图》翔鹤,都强调了鹤的白尾。当时鹤作为宫内饲养的珍禽,画家们可以师于造化。而西环路辽墓的屏风鹤样出现了误认黑尾状况。宣化辽墓中,也以涂黑手法绘制了鹤尾,唯张世古六屏风鹤样的鹤注意到了鹤尾本白的情况,体现了在宣化张氏家族辽墓整体采用粉本绘制的同时,墓葬装饰上又呈现出一定复杂性。西环路辽墓屏风鹤中误认鹤尾的情况,显然不是因为画工的粗心大意,极有可能是画工没有见过鹤这种珍禽,而只是通过观察画本,属于粉本的误传。

三、鹤样内涵

(一)死后升仙

墓内鹤样与辽代道教的传播有关。辽代佞佛,崇尚佛教,同时在双轨的政治制度下,也无法阻挡道教思想的传播。关山辽墓M3的过洞南北壁绘仙鹤,南壁绘“回首鹤”,北壁绘“观蝶鹤”,鹤上空祥云环绕。两壁鹤前方各有一小壁龛,龛内绘一道士,则直接证明了鹤与道家的关联。

伴随着羽化升仙以及神仙信仰的勃兴,鹤与道家系统发生越来越多联系,人们希望借助其神异功能,实现升仙目的。作为仙人坐骑,墓葬内鹤样的表现也承载了墓主人对死后世界的想象。河南新密平陌宋墓的墓室东北壁上层表现了仙人引领墓主夫妇穿过仙桥的场景。在仙桥上除了滚滚的云气,还有桥上柱顶所绘的仙鹤,在这里鹤作为桥的装饰物件,丰富了桥的神性,成为了通往仙界的一个标志性符号。

墓内图像的布局以及组合情况往往能为理解图像内涵提供依据。辽墓内描绘在墓门两侧或门洞上方、墓顶、券顶的鹤图像均是伴随着祥云出现,鹤飞舞于云头。北宋张君石棺右侧档前部刻一组面向石棺前档行进的人物,前方仙女手捧供品,一片云气缭绕。仙鹤飞翔于上空,鹤的行进方向与队伍保持一致。这种引领墓主人升仙的场景皆以云鹤作为仙界的象征,暗示画面发生的场景不再是普通的人间之境。辽墓内同样有这样的暗示:陈国公主墓前室东西壁各绘一祥云中的飞鹤和一队二人的侍卫,内蒙古前进村墓室甬道东西壁描绘祥云中的飞鹤和一队四人的侍者。飞鹤的飞行方向和侍者前行方向都统一,朝向着主室所在,似是引领着墓主朝着主室这个“仙境”的所在地前进。

鹤成为仙境的象征符号,描绘在墓顶、券顶的仙鹤祥云的组合与死者尸解成仙、白云从堂户而出、仙鹤绕坛而上的情形一致,符合唐五代以来世人心中的仙境面貌。在墓门处或墓顶刻画的鹤形象也营造了一个仙境的住所,暗示墓主已进入了仙境乐园。

(二)赞誉品性

鹤也是贤士的自况。《诗经·鹤鸣》即以鹤比喻贤士,《后汉书》中所说的“速征鹤鸣之士”,鹤鸣之士也是指贤能高洁之士。《抱扑子》中也记载了君子化为鹤的故事。鹤以其长颈、高足、体白的出尘姿态,与仙人相关的圣洁形象联系。以鹤喻人之高尚格调和贤德品性,在诗词中也有体现,如白居易《池鹤》,以鹤与群鸡和鹦鹉的对比,衬托鹤的高洁品格和风姿,并以此自喻抒发诗人的内心情感。大同西环路辽墓墓室北壁绘一四扇屏风鹤,屏风前是墓主的卧榻。西环路辽墓与宣化辽墓、前进村辽墓等鹤入屏风,使鹤的神仙意味淡化,成为了现实生活图像的组成部分。屏风前的卧榻正暗示了墓主人之所在,作为墓主死后栖息的生活环境,位于墓主卧榻的鹤屏风形象似乎也是对墓主品性格调的喻示,表现了对墓主高贵贤能的夸赞,在当时出土的墓志等文字材料中也可见对于墓主生平格调、品性的赞誉。此外,前进村辽墓中鹤样屏风还装饰湖石、芦苇、竹等,库伦M1辽墓天井北壁上层也绘竹林仙鹤图,以自古喜用以标榜品性的四君子之一的竹与鹤的搭配,强化了赞誉墓主的功用。

(三)吉祥寓意

鹤还具有吉祥寓意。“龟称三千岁,鹤言千岁。”“龟鹤之寿皆千岁以比仙人也。”这皆指龟鹤是长寿之物。东风里辽墓东壁吉祥图描绘各类吉祥图案,其中鹤样绘制简易,但姿态也惟妙惟肖。此吉祥图中还出现了龟、蛇等形象。在《拾遗记》中记载了一则故事,说一孕妇过江遇白蛇,后来她的邻居也说看到她家有白鹤,占卜者告诉她是长寿吉祥之像。后生孩子果然位至丞相,活到九十。东风里辽墓中壁画题记所写“鹤筭永龟灵”,即指“龟龄鹤算”,寓意人长寿之意。

此类吉祥图像反映了当时墓中所共同传达的幸福、平安的装饰主题。需要注意的是,吉祥的鹤样除了反映生者对于墓主人的美好祝愿外,长寿吉祥的含义也传达出生者的现实诉求。上述故事孕妇所遇之祥瑞,其所生孩子同样也受益无穷。在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观念下,死者与生者同样建立着特殊的联系。墓内以鹤为代表的吉祥图像,在为亡者追福的同时,也为生者荐福,体现出墓葬内的阴阳互酬。

四、结语

辽墓中鹤样多与流云搭配彩绘于墓室、甬道上层、墓门两侧,或以屏风鹤样表现在墓室壁上,搭配湖石芦苇、竹林表现等。辽墓内屏风鹤样绘制精美,应是源于唐代墓室壁画传统,但一些墓内鹤样存在误认黑尾的情况,可能是粉本的误传。

辽墓壁画中所见的鹤图样丰富,其表达意涵也因空间布局有所区别:绘制在券顶、甬道、墓门的云鹤图多与道教神仙思想有关,暗示墓主进入“仙境”或升仙的过程;绘制在立壁上的屏风或搭配竹林花卉、松木等的独幅鹤图在暗示墓葬内“仙境”的空间语境的同时,也反映了墓主人的高雅品格。鹤样的吉祥寓意寄托了生者对于死者的美好祝愿。流行于辽代墓葬语境中的鹤反映了辽墓对唐代墓葬的继承与创新。而以鹤所承载的道教神仙思想、死后观念在辽地的流传,又从侧面反映出了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文化的交流与互动。

参考文献:

[1]刘俊喜,李晖,江伟伟,等.山西大同西环路辽金墓发掘简报[J].文物,2015(12).

[2]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宣化辽墓:1974-1993年考古发掘报告[M].文物出版社,2001.

[3]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九[Z].明津逮秘书本.

[4]朱谋垔.画史会要:卷一[Z].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王健群,陈相伟.库伦辽代壁画墓[M].文物出版社,1989.

[6]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五[Z].明津逮秘书本.

[7]沈起凤.谐铎:卷八[Z].清乾隆五十七年刊本.

[8]后汉书:卷五十四杨震列传第四十四[Z].百衲本景宗绍熙刻本.

[9]马总.意林:卷三[Z].清武英殿聚珍版页书本.

[10]六臣注文选:卷第二十一[Z].四部页刊景宋本.

[11]王嘉.拾遗记:卷八[Z].明漢魏丛书本.

作者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猜你喜欢

辽代屏风
古人为什么喜欢在房子里放置“屏风”
现代红木家具鉴赏
壁画“刘三取钱”漫谈兼论辽代戏剧题材
创意屏风
中国古代琥珀艺术
起马转中炮对屏风马布局探秘
辽代中京道城市群发展特点评析
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左马盘河右横车
《马未都说屏风》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