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深化林权改革推动林下经济发展
2020-08-06吴炜杰
吴炜杰
作为全省9个林业股份制改革試点县(市、区)之一,近年来,德清县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通过培育林业经营主体、规范林权流转市场、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为林下经济创造了有利的发展条件,主要形成了“林笋”“林药”“林菌”“竹茶”等系列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为农村居民增收提供了新途径,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目前,德清县发展林下经济涉及土地面积11.95万亩,占林地总面积的18.8%,林下经济综合产值达11.58亿元。
培育林业经营主体,为林下经济提供“人力资源”。针对林农个体的经济风险承担力弱、参与林下经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鼓励林农以“保底+分红”的形式入股(保底是指在产品滞销的情况下,合作社以成本价进行保底收购,分红是指按持股比例进行利润分配),与社会资本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推动林下经济集约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如香水岭林业专业合作社,由莫干山镇庙前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武康兴农食用菌场(社会资本)及17位村民共同出资成立,充分发挥合作社优势,建立毛竹林下种植菌菇示范基地200亩,主要发展褐松茸等林下产业。截至目前,德清县已成立林业专业合作社34家、家庭林场60家,从事林下经济的居民达2.1万人。
规范林权流转市场,为林下经济提供“土地资源”。为了便于规范管理发展林下经济等所需的林业用地,德清县出台《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转管理办法》《林地经营权流转证登记管理办法》,成立林权交易管理服务中心、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心(全省县域首个),开展林权登记管理、森林资产评估、林权抵押贷款和林业综合保险等服务,为林权流转建立起规范高效的“一站式”管理平台,形成了公平、公开的市场秩序,有力促进林业资源顺利流转。目前,共发放林地经营权流转证79本,涉及林地面积1.8万亩。
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为林下经济提供“资金资源”。为更好地解决由林农“贷款难、贷款贵”,导致缺乏资金用于林下经济发展等难题,专门出台了《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积极开展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并在湖州市率先实施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试点,进一步拓宽了融资渠道、扩大抵押范围、优化绿色金融服务,使森林资源变成“绿色银行”。根据实施的新政策,林农(企业)不仅在贷款利率方面获得相对优惠,而且还可以申请财政贴息,如浙江风景画农庄有限公司,在德清农村商业银行通过林权抵押获得贷款200万元,并享受贴息2.3万元。目前,德清县共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2.2亿元、公益林质押贷款235万元。
优化林下种养方式,为林下经济提供“模式选择”。坚持因地制宜,分区域、分时间段、多模式发展林下经济。“林笋”模式,实施竹笋覆盖培育技术,采用稻草、竹叶、砻糠等材料覆盖,为春笋冬出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提高竹林的产出率。如阜溪街道龙胜村早园笋精品园,面积2000亩,通过实施该技术,使亩均产值达到1.5万元,真正实现“一亩山万元钱”。“林菌”模式,通过引进新品种、运用新技术,在林下培育褐松茸、灵芝、竹荪等菌类,去年共向莫干山镇大瑶村等村的22户农户和民宿业主发放褐松茸菌种5万余袋,推广种植160亩,亩均产值达1.1万元,打破了原有“林下零收益”局面。“林药”模式,开展具有景观效果和经济效益的中草药林下种植,目前在莫干山镇庙前村等村种植的中草药长势良好,其中多花黄精1000亩、三叶青13亩,预计亩产值将达1.5万元、6万元。“竹茶”模式,对竹林下自然生长、无人管理的野生茶树进行生态培育,与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合作,在莫干山镇四合村建立竹林野茶基地60亩,目前野茶市场销售价超2000元/公斤。
融合产业发展,打造林下经济特色“综合体”。依托乡村民宿,充分发挥森林资源优势,在林下发展种植、养殖业的基础上,不断壮大以休闲采摘、森林美食、生态旅游、创客基地等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丰富林业生产经营方式,促进林农和集体经济组织增收。如禹越镇三林村“万鸟园”,面积400多亩,通过建成“林旅”综合体,吸引了一大批“林创客”加入到林业产业中来,目前已有8家创业团队入驻,主要涉及文化创意、先进工艺品制作等方面,吸纳青年创业人才60余人,预计2020年将实现营业收入1000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创收50余万元;莫干山镇庙前村拓展民宿产业,通过开展“采菇游”,让游客体验采摘乐趣,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体验“游、宿、食、养(生)”,2019年该村森林休闲游客达12万人次,实现经济收入3500万元。同时,为拓宽销售市场,香水岭林业专业合作社注册了“香水岭”山珍系列特色品牌,主要包括鲜菇、笋干等产品,该品牌受到央视等媒体的关注报道。
下一步,德清县将全力开展示范引领,加快制定林下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积极引导企业及农户向“一村一品、一镇一特色”的方向发展。同时,以省级香水岭现代林业经济示范区为核心,强化示范基地培育,并以此辐射带动全县林农,进一步扩大林下经济发展规模。深入推动多产融合。结合民宿发展,大力推广林下经济高效栽培、休闲采摘等复合经营模式,积极推广“林菌套餐”,包含褐松茸、羊肚菌、鸡枞菌等多个品种组合,使采摘季从3—5月延长至3—10月,增强森林旅游吸引力;同时,大力实施林下经济选商引资,尤其注重引进高端加工制造业项目,促进高端产品开发,切实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切实强化专业服务。一方面,加强与科研院校、技术推广机构合作,大力引进林下经济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配强乡镇专业技术人才与力量,加大对林农技术指导,培育林农技术骨干。同时,加大对林下经济模式带动林农增收致富典型事例的宣传,激发群众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情,形成良好的发展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