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力“两山”转化共谋绿色发展

2020-08-06胡侠

浙江林业 2020年7期
关键词:林业生态发展

胡侠

对标对表,以服务“重要窗口”建设的高度,

科学认识林业“两山”转化

林业“两山”转化是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的应有之义。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安吉县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中国绿色时报》发表题为《建设新农村林业肩负重要使命》的署名文章,明确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通过发展生态林业来构建绿色生态屏障,发展富民林业来推动绿色经济增长,发展人文林业来弘扬绿色生态文化。十五年来,林业“两山”转化之所以花开满园、硕果累累、深入人心,最根本的是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念和关于林业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的科学指引。站在新的起点上,作为“两山”理念的发源地和率先实践地,我们有条件、有信心、有责任沿着“两山”发展之路走下去,争创全国林业践行“两山”理念先行示范省,推动林业“两山”转化的实践不断深入、成果不断丰富,努力为建设重要窗口增光添彩、贡献力量。

林业“两山”转化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一招。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省考察期间,深入农村和田间地头调研浙江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等情况,并对区域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提出明确要求。浙江省山区林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农村相对较多。但浙江有1亿亩森林和300多个自然保护地,林业产业有就业门槛低、用工容量大、产业链条长、综合效益好的优势,林业“两山”转化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完全可以在全面小康、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林业“两山”转化与实施乡村振兴、大花园等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山的特色和林的优势,统筹山区和平原、城市和乡村的林业建设,着力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积极促进生态提质、环境增美、百姓致富和乡村振兴。

林业“两山”转化是生态文明先行示范的有效举措。这次,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赴“两山”理念发源地安吉余村和杭州西溪湿地二期考察调研,并强调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一种经济,保护生态,生态也会回馈你。十五年来,浙江省林业从“砍树”到“看树”,从“卖木材”到“卖风景”,从美丽风景到美丽经济,初步实现生态保护、资源利用和产业发展良性互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林业产业质量、优质生态产品供给离公众需求还有一定差距。要坚持保护与发展同行、人与自然共生、质量与效益并重,厚植优势、补齐短板,积极构建高质量的现代林业发展体系,同步提升绿水青山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通过林业“两山”转化,实现绿水青山价值倍增,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作出林业应有的贡献。

突出重点,以服务“重要窗口”建设的使命,

统筹谋划林业“两山”转化

走市场化之路。一是优化市场环境。市场环境有序、市场机制有效、市场主体有活力是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我们将深化林业“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大涉企林业办事事项简政放权力度,编制林业产业投资指南,发布林业产业发展报告,研究林业行业投资指数,强化政策制度精准供给,打造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的市场环境,吸引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上山入林。二是优化质量品牌。质量品牌是生命线和竞争力。我们将制定完善林业标准,建立健全食用林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和合格证管理,着力构建质量追溯制度、企业诚信机制、质量监管体系“三位一体”的安全监管模式,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我们将加快制定和实施林业品牌培育战略,打响优质林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实现更多的“品牌溢价”。三是优化营销体系。我们将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和“一带一路”建设,发挥浙商优势,用好森博會、农博会等展销平台,大力发展林业电子商务,积极拓展林业营销方式,构建联通线上线下、辐射国内国外的市场营销网络。

走规模化之路。一是集约化经营。浙江省林改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基层山区有许多成功的探索实践。我们将深化林业经营体制和林权流转机制改革,培育家庭林场、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和林业龙头企业,引导林地经营权向新型经营主体流转,积极探索山区村级林业股份合作社建设,推动林业向专业化、规模化、股份合作化的集约经营转变。二是机械化生产。我们将加快机器换人步伐,打造国家林草装备科技创新园,着力破解“用工荒”“用工贵”“靠天吃饭”等瓶颈制约,加强林业新型机械研发和推广力度,加强林道、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良种、良法、良机配套,创造良好“宜机”条件,提升生产加工水平,实现节本增效。三是社会化服务。我们将深化林业“三服务”行动,构建服务林业“两山”转化的政策、机制和队伍,大力培育资产评估、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加工销售等专业化服务组织,着力发挥林业专家团队和各类行业协会的作用,解决好基层、林农和企业在生产、加工、销售中的困难和问题,实现精准服务、有效服务。

走高效化之路。一是加快技术创新。林业“两山”转化离不开科技支撑。我们将加强技术整合集成创新,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有条件地方建设科技创新园区,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校共建技术研发和转移平台,建设科技推广网络和示范基地,提升林业科技转化、推广和应用水平。二是加快业态创新。2020年疫情对林业产业带来不小冲击,并且短时间内外贸等领域还不能完全恢复。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健康产业成为新潜力,生态消费成为新时尚,对于林业来说危中有机,大有可为。我们将发挥好林业七山生态优势,运用好统一管理各类自然保护地的有利条件,积极发展森林康养、生物医药等大健康产业,加快林下经济和“一亩山万元钱”行动,深度挖掘林业的健康功能,不断催生和培育林业大健康新业态,为林业发展增添新动能。三是加快机制创新。林业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中的重要内容,我们将积极探索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加强森林生态功能价值评估核算,健全森林质量、湿地生态补偿试点等绿色发展财政奖补制度,创新生态补偿、生态产品认证和市场交易、绿色金融服务等机制,推进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走融合化之路。一是布局优化。我们将加强统筹规划,优化产业布局,突出区域特色,发挥比较优势,着力打造浙江省竹木加工、花卉苗木、木本粮油、森林康养、林下经济五大千亿产业,着力破解当前竹产业的困境,集中打造一批现代林业经济示范区,使之成为全省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示范。二是产业融合。我们将推进林业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主要林产品生产、储藏、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销售、康养、教育培训等一体化融合发展,加快形成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的融合新格局,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三是利益联结。我们将尊重农民意愿,强化利益联结,鼓励企业与以林农为主体的经营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大力推广“林农入股+保低收益+按股分红”等方式,形成利益共同体,共享林业两山转化的增产增值红利。

发挥优势,以服务“重要窗口”建设的情怀,

加快推进林业“两山”转化

为林业“两山”转化把好关。当前,我们正在编制“十四五”规划,研究下一个五年林业发展政策,推进全国林业践行“两山”理论先行示范省建设。恳请各位领导、专家围绕探索如何依托绿水青山走出现代林业经济发展之路,研究绿色发展体系、大健康产业、现代林业经济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等重点课题,指导“十四五”时期的大政策、大平台、大项目、大资金,为高质量森林浙江建设把脉问诊、献策献力。

为林业“两山”转化解难题。当前,林业形势任务发生很大变化,林业改革发展中也遇到了许多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恳请各位领导、专家加强基层和林业生产第一线开展调查研究与指导服务,关注基层民意诉求,发现解决社会和行业新矛盾新变化,研究提出更多解决全省林业发展问题的长远之计、治本之策。

为林业“两山”转化鼓与呼。各位领导、专家都是各自领域、专业的带头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恳请各位领导、专家发挥自身优势,多向省委、省政府呼吁重视和加强林业工作,多提林业发展的意见建议,在国家、省重大规划政策决策咨询中,关注相关林业专题,为林业“两山”转化拓展空间、赢得支持。

猜你喜欢

林业生态发展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land produces
区域发展篇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图说共享发展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图说创新发展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