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职称不能成为“赋闲保险单”

2020-08-06李英锋

广西教育·D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本科课程职称评定高级职称

李英锋

在中小学,有些教师评上高级职称后,很快就改教“副科”或转到管理岗位;在高校,有些教师评上教授后,10年不写一篇文章、不上讲台……记者调研发现,在部分学校和科研院所,不少人为了评职称拼尽全力,一旦评上,受种种因素影响,出现种种懈怠情况。(5月19日 新华网)

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职称评定作为教师岗位激励机制的一部分,能对教师的工作形成正面引导,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保持教师队伍竞争活力。然而,现实中有一些教師把高级职称视为待遇凭证,以为有了该职称,就“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可以“船到码头车到站”,甚至“退居二线放松放松”了。这种错误观念,扭曲了教师职称评定的价值取向。要知道,评上高级职称的教师多数都很优秀,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如果他们退居二线,闲下来不参与教学,对人才资源将是一种浪费。

各地教育系统的职称名额本就有限,如果有的教师拿到职称后“在其位不谋其业”,势必影响当地的教育教学质量,不利于发挥优质师资的示范引领作用。因此,教师职称不能成为“赋闲保险单”,要想让职称评定有效发挥激励和引领作用,可以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教师“评上职称就赋闲”的现象进行防范治理。

一是建立教师职称评定稳岗协议制度。教师在一线岗位获评某职称后,由学校与教师签订岗位稳定协议,约定教师评上职称后在一线岗位从事教学工作的年限,除非身体原因(有医疗证明)、重要科研任务攻关等原因,否则不得调整到其他非教学岗位。即便教师因特殊原因调岗,也得经过学校、教育部门审批,面向教育系统公示,做到公开透明。

二是建立职称动态评估和调整机制。打破职称终身制,定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或完成的教学任务不符合质量标准,那么,可以启动调低甚至取消相关职称程序。去年10月,教育部出台的《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高等学校要严格执行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连续三年不承担本科课程的教授、副教授,转出教师系列。显然,这一要求为教授履职划出了“红线”,有利于形成教授职称资格退出机制。对于其他学段的教师,不妨借鉴这一方法,建立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称动态调整乃至退出机制。

三是进一步拓宽教师职称评定入口。适当增加各级教师职称的比例和名额,更加注重教学经验、实际业绩和师德师风,让更多年富力强、作风正派、热爱教育且能够安心教学、坚守一线的教师获得更多职称晋级的机会,而不是“一年一年地熬日子”“一年一年地排队等候”。只有让更多年轻有为、坚守一线、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教师拥有更多职称晋级的机会,才能有效激发教师队伍活力,营造良好的教师成长生态。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不论教师获得什么职称,其第一身份是教师,第一职责是上课,这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是教师最基本的工作,是最普遍的教育共识。因此,要防范教师评上高级职称就懈怠的现象,既需要相关机制的监督制约,也需要教师的自律和坚守。

(责编 欧金昌)

猜你喜欢

本科课程职称评定高级职称
学院四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喜讯!南华大学2021年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再创佳绩!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事业单位职称的评定问题初探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看各省职业农民如何拿到高级职称
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方案的比较研究
村医职称评定需有据可依
中美两国图书馆员高级职称评审机制对比研究
上海 率先实施高级职称全行业评审
江苏省卫生高级职称评价要素的探索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