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勐海县勐遮镇水稻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2020-08-06王春荣玉罕的玉艳珊阿培李培春欧书诚吕永力何延年罗吨吴彩兰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14期
关键词:增效机械化高产

王春荣 玉罕的 玉艳珊 阿培 李培春 欧书诚 吕永力 何延年 罗吨 吴彩兰

摘 要:勐海县素有“滇南粮仓”、“鱼米之乡”的美誉,水稻生产对全州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而勐遮镇作为勐海县水稻种植主产区,确保该地区水稻产量意义重大。该文总结了勐遮镇2009—2019年水稻发展状况,分析了水稻种植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选育优质稻品种、优化机械配套管里技术、提升品牌竞争力等对策建议,为实现水稻高产优质、节本增效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机械化;优质;高产;增效

中图分类号 S51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14-0053-03

Abstract: Menghai county is known as “granary in South Yunnan” and “land of fish and rice”. Its rice production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food security of the whole Prefecture.Mengzhe Town, as the main rice planting area of Menghai Coun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nsure the rice production in this area.In order to achieve high grain yield and high quality, cost saving and efficiency of rice production in Mengzhe Town.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situation of rice development in Mengzhe town from 2009 to 2019, analysed the problems faced by rice planting in this area, the measures such as suitable selection of high-quality rice varieties, optimization of mechanized matching tube technology, and promotion of brand competitivenes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Rice; Mechanized production; High-quality; High grain yield; Increase benefit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超过65%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1-2],做好水稻安全生产工作,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勐海县温光资源丰富,土壤肥沃,降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澜沧江水系形成的坝子为水稻生产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勐海县作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立足水稻生产做强做大,是地方农机推广人员值得认真思考、研究的课题。勐遮镇是勐海县水稻的主产区,近年来,受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从事稻作生产的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以及劳动成本增高[3-5]等因素的影响,对水稻生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本文结合近几年勐遮镇水稻生产现状进行了分析,梳理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新形势下发展水稻生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1 水稻发展现状

1.1 种植面积 从图1可以看出,勐遮镇2009—2019年水稻总体种植面积表现为缓慢增加状态,这与我国水稻总体种植面积表现持续缩减状态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由于2009—2016年勐海县农业相关部分积极响应农业部制定的百亿斤增粮计划[6]。该时期水稻种植主要发挥常规稻品种原有的优势,大力发展杂交稻,增加其种植的面积,实现了水稻总体种植面积的增加,水稻品种的多样化。其次,随着机插秧栽培技术的发展,2016—2019年勐遮镇开始发展机插秧,其后2年间常规稻和杂交稻种植面积得以稳定且略有增加的趋势。

1.2 产量表现 从图2可以看出,常规稻品种的年均产量在6150~6495kg/hm2,年均产量相对稳定,品种主要以滇屯502、滇陇201、云粳37和文稻系列为主,同时还有少量的当地糯稻品种;杂交稻品种的年均产量在6795~8280kg/hm2间波动,年均产量变化幅度较大,主要原因是杂交稻在该地区栽培起步较慢,加之水稻品种繁多,使得水稻种植个体及种粮大户很难选到适合当地环境的品种,同时品种的多样化很难形成利于高产和稳产的栽培技术。其中,2016—2019年杂交稻品种主要有两优2186、两优2161、广优1186、赣优明占和宜优673等。此外,自2018年起,常规多年生稻23、云大25和云大107在勐遮镇开始大面积推广。

1.3 种植技术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从事稻作生产的劳动力老龄化以及劳动成本增高,勐遮镇水稻传统的水稻种植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水稻生产的要求,迫切需要省工省力、高产和高效的水稻种植模式。其中,机插秧和再生稻等机械化、轻简化栽培技术逐步新起,但相应栽培技术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近年来,工厂化育育秧正在新起,发展机插双季稻,提高水稻单位面积生产率和人均劳动生产率是勐遮镇转型期水稻生产发展的机遇。

2 存在问题

2.1 稻农水稻种植积极性低 调研发现,水稻种植利润低是农户种植积极性降低的根本原因。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水稻粮食价格持续下降;二是经济作物(如西瓜、香蕉和甘蔗等)良好的发展势头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如农资价格、地租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等的增加使得水稻生产成本不断增加,同时从事稻作的劳动力更为紧缺;三是薄弱的基礎设施不足与应对频发的自然灾害,如薄弱的水利及灌溉系统加大了稻农对水稻种植的风险。由此可见,水稻种植的效益低导致农业投资者抛弃水稻种植。

2.2 水稻品种单一,发展阻力大 勐遮镇作为商品粮食的主要提供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优质稻种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水稻产业发展面临着较大的阻力。一是随着现在种业公司的发展,增加了市面上水稻种子的品种种类,但适宜的水稻品种缺乏,尤其是优质稻品种。二是现有适宜种植品种退化严重,主要以滇屯502、滇陇201、云粳37和文稻系列为主,同时还有少量的当地糯稻品种,这些品种引进年限较长,长年种植使得这些品种的优良特性开始退化,导致抗性(抗病和抗倒伏能力)和产量稳定性降低,凸显出水稻品种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的特点。三是当前水稻加工体系不完善,特别是产品深加工产业不发达,对当地品种未能进行很好的保护和推广。四是适宜优质稻生产相应的气候条件和栽培管理措施研究欠缺。

2.3 水稻机械化程度低,栽培技术落后 水稻生产环节较多,包括整地、育秧、移栽和收割等环节,各环节均对机插稻产量形成产生影响。其中,播种育秧与移栽环节机械化程度较低。随着机插秧技术的发展与完善,机插秧技术在生产上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育秧用重量大造成秧苗素质差、种子成本高和秧龄弹性小等,同时培育秧龄不适宜及育秧精确度较差导致大田移栽漏蔸率高。大量研究表明,机插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受到育秧及移栽方式、种子用量、播种技术、行株距配置及肥水管理[7-8]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机插杂交稻因地制宜的栽培技术,而勐遮镇机插秧对相应的育秧及栽培技术的系统性报道较少。近年来,勐海县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仅岩三胆[9]等和李彩英[10]等作了相关报道,但对高产形成机理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由此可见,对该地区水稻机械化及相应栽培技术仍有很大的空间。

3 对策建议

3.1 全方位着手,提高稻农种粮积极性 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粮食种植的政策补贴支持力度,有效限制和監督市场农具、农资的生产和销售,同时注重提升种子及其品质;采取水稻商品集中化育秧,采取代育代栽或育栽分离等模式,不仅保证了育秧及栽插质量,而且解放了劳动力,使土地、机械、人力和育秧物资得以充分利用,达到节本增效的效果;培养专业技术人员,达到专业人员做专业事,提高质量和人均效率,从各个方面增加稻农种植水稻效益。

3.2 加强适宜品种的选育,提升品牌竞争力 高产、优质和耐多种胁迫是水稻品种发展的目标。近几十年来,利用水稻半矮秆基因、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研究以及分子标记技术,培育出了大量的水稻品种,结合株型选育株高适中、无效分蘖较少、茎秆粗壮、根系活跃、穗大、抗倒伏性强、优质和产量高等优质稻品种。同时,选育生育期短、抗性好的高产优质品种,以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优质稻及其附加产值,提升品牌竞争力。

3.3 开展基础研究,优化机械化生产技术 栽培技术的发展既要与种植制度、品种特性相适应,也应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勐遮镇水稻机械化栽插技术是解决当前水稻生产的重要出路。此外,要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强对机插稻的基础研究。一是适当减少播量,通过化控措施,培育高素质高标准秧苗;二是精确计算基本苗,保证足穗;三是适时早搁田,做到多次轻搁,及时控制无效分蘖,优化群体质量;四是倒4叶和倒3叶施好穗肥,增强生育后期光合生产能力,以此完善机插稻稳产高产栽培配套关键技术。

参考文献

[1]Hsiaoping C.Rice consumption in China:Can China change rice consumption from quantity to quality?[J].Rice is life:scientific perspectives for the 21st century,2005:497-499.

[2]应兴华,曹立勇,胡培松,等.加快水稻科技创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6(02):6-9.

[3]Deng N.,Grassini P.,Yang H.,et al.Closing yield gaps for rice self-sufficiency in China [J].Nature Communication,2019,10:1-9.

[4]Peng S.,Tang Q.,Zou Y.Current status and challenges of rice production in China [J].Plant Production Science,2009,12:3-8.

[5]赵正洪,戴力,黄见良,等.长江中游稻区水稻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J].中国水稻科学,2019,33(6):553-564.

[6]朱二,陈汉明,吴珠,等.科技增粮措施助推勐海县水稻持续增产[J].云南农业,2017(10):23-25.

[7]郑晓微,吴树业,刘姗,等.育秧方式与机插密度对早稻机插栽培的产量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3):41-45.

[8]谢小兵,王玉梅,黄敏,等.单本密植机插对杂交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6,42(6):924-931.

[9]岩三胆,孙涛,汤国蓉,等.两系杂交稻两优2186在西双版纳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杂交水稻,2015,30(04):52?53.

[10]李彩英,罗吨.云南勐遮镇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推广及应用[J].农业工程技术,2017,37(29):50.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增效机械化高产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仿生耦合风机叶片模型降噪与增效分析
农业机械化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
对我国煤矿岩巷掘进机械化配套的探讨
无公害大葱高产栽培技术
生活中不应该有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