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策略分析

2020-08-06江军

考试周刊 2020年69期
关键词:淮北市活动能力

摘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地理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并逐步形成的行动能力和品质,文章以安徽省淮北市乡土地理教学为例阐述了地理实践能力培养的一般方法,以期为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理课堂教学;地理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

“立德树人”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要求和目的,在此背景下,地理学科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方面有着特有的学科价值。因此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成为高中地理教学中较高层次的目标和要求。因为地理实践能力“有益于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促进地理知识和技能的迁移与发展,加强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使学生在学习中锻炼了能力,积累了经验,增长了见识,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在综合素质能力方面得到了发展,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 地理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是新时代社会发展要求,也是体现学科课程价值的必然途径,同时对今后学生的成长、发展也起着积极、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全球科技的竞争日趋激烈,而科技的竞争更多地体现是人才的竞争,是实践能力的竞争。在日常的地理教学中,作为教师不应该只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和讲解,更重要的是结合所带学生的“学情”以及学校所在地域的“地情”,通过适当的载体和平台引导、培养学生很自然地把在课堂上所学习的地理知识、地理原理实际运用到生活生产实践当中去,让学生慢慢形成能够运用所学习地理知识、原理去解决实际生活、生产中所遇到现实问题的能力,并逐步使学生在平时的知识迁移、生活实践应用中形成如下的能力和品质:坚持不懈的求学精神,实事求是的为学品质,热爱探索的学习兴趣。而最终所有这些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教师把“课堂教学”和“实际生产生活实践”进行结合,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是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下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二)实现学科价值的重要途径

地理环境的改变会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当今地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就是“协调人地关系”,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地球表层环境的形成、变化规律及人地协调的途径和措施”。因此,现代社会发展必然面对的区域规划、地缘政治、环境演变、全球变化、资源管理、灾害防治、全球定位、卫星导航、圈层相互作用、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等课题,都是地理学关注和研究的领域,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的关系?这些问题的解决是教师不能仅在课堂上用课本、文字、理论来生硬地讲解和解释,学生更需要教师给他们提供一个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去亲身体验和实践的机会,而且只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培养下逐步形成具备了这种意识,就能够在日常生活实践当中随时捕捉得到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地理知识,并能初步地运用课堂上所学习的地理知识、地理原理去解释生活当中所接触到的地理现象,去解决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地理问题。总之,学生从课本上所学习的地理现象、地理知识、地理原理都是来自实际的生产生活实践,需要教师带领和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和生活实践过程中努力做到:“学中做、做中学”。而地理实践力在课堂教学过程和实际生产生活中对协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三者关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协调人地关系、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学科价值的重要途径。

(三)助力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载体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课堂教学中,提倡让学生经历地理科学研究过程,以代替“把现成地理知识告诉学生”的传统方式,使他们掌握地理科学的研究方法。例如,对流水侵蚀地貌的分析,无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演讲,都不如一次野外考察给学生的印象深刻以及阐释透彻。学生在野外自然界中,通过对坡面地形地貌的观察,更能够深刻理解流水侵蚀与坡面径流、降水量、将水强度、地表覆被、土层岩性等的关联。

二、 利用乡土素材培养地理实践能力的途径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地理工具,在室内、野外和社会的真实环境下,通过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获取地理信息,探索和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具备活动策划、实施等行动能力是新课程标准中列出的重要课程目标。教师认为利用乡土地理素材开展实践教学,不仅能够拉近学生认知与课本知识的距离,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达到运用课本知识去解决实际生产生活问题的关键能力,从而更好地落实新课标理念,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一)通过野外考察,增长见识,提升能力

教师所在的家乡安徽省淮北市是全国文明城市,位于皖北平原,煤矿资源丰富,因煤设市,国家重要的能源城市。是运河故里、中国酒乡,其城市发展具有传统工业区发展的典型特征,同时也显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遇到的许多共性瓶颈,近年来,淮北精心培育“三基一技一大”(即碳基、铝基、硅基新材料和生物科技、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给淮北经济的再次飞跃注入了新的动力。淮北市积极争创国家森林城市,2017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9.6万亩,石质山绿化经验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淮北市积极破解采煤塌陷区治理难题,大力挖掘煤矿等工业遗产,“疮疤”变“美景”,有效地丰富了工业遗产旅游资源,得到国家有关部委充分肯定。此外,淮北市还获批国家第三批城市“双修”试点市、第三批低碳城市试点市、首批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市、2018年省级绿色生态城市综合试点市,荣获了中国绿色发展优秀城市称号。2017年以来,央视等主流媒体连续报道了我市的相山、黄里、榴园、南山等生态建设典型区域。

由此可见,安徽省淮北市可供利用的乡土地理素材十分丰富,与人教版地理教科书的契合点比较多,当地教师在教学中如能充分挖掘本土素材并加以利用,一方面能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在组织野外考察中,选取了当地的龙脊山风景区,引导学生进行植物群落调查、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环境保护调查、地质作用对地形的影响分析、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的影响分析等多个实践项目。在淮北礦业矿史展览馆,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影响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传统工业区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相应的措施等。在南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引导学生分析煤矿开采塌陷区的利用与保护,(工业遗产的利用与保护)、湿地资源的生态价值、湿地资源的保护,收到了良好的课堂和野外实践教学效果。

(二)通过社会调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一直以来,作为工矿城市,关于PM2.5的讨论是淮北市人民的热点话题,在校的同学们中,大家对PM2.5关注度很高,他们既热爱讨论但部分同学往往又一知半解,议而不对、对而不全。了解PM2.5的相关知识、宣传PM2.5的危害和防治办法对于包括我校学生在内的每位市民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于是教师开展了以“以我所学、为我所用;知行合一、在实践中成长”为主题的调查活动,让学生通过调查研究,了解PM2.5的含义、组成成分、危害、危害机理、产生源泉,探寻其中的治理办法、保护措施和解决方案并在市民中广泛宣传,进而实现预设的教育目标。

三、 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实践活动宜选择高一年级开展,一方面,高一学生课外时间相对宽裕,另一方面地理必修1(自然地理部分)和地理必修2(人文地理部分)分别在高一年级的上下学期开设(以人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为例),便于将课本所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如果班级人数较多,可以将其分成若干个小组开展。教师可以将实践活动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依据课程标准,合理制定实践活动项目及教学目标

教师依据任教群体的学习状况,结合本地的乡土地理素材,制定实践活动的项目,我们认为这是活动开展的难点内容之一,科学制定活动项目及教学目标必须要求教师具备三个方面的能力,一是对任教群体学习状况的精确把握,学生哪些方面学习得比较扎实,哪些方面的技能还有待加强教师要了然于胸。二是教师要准确地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三是教师要熟悉教材,找准实践活动与教材知识的契合点、联系点。

第二阶段,学生实践观察,把抽象知识具体化

制定好实践活动的项目后要组织好学生到达实践地点并有序地开展观测、调查,这个阶段教师要将实践项目进一步细化,任务分配要明白,要具有可操作性,“问题”是实践课的核心,实践的目的也就是为了解决“问题”。教师在设置实践活动的问题时要降低难度、形成梯度,问题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最终学生通过实地观察、访问,能结合课堂所学逐一解决教师设置的问题。

第三阶段,互动交流、展示成果

学生经过活动后,把课题写成小论文、调查报告或绘制成各种图表等,在学校及所在年级班级展示,让全校同学一起讨论、分享。在讨论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进一步提高今后实践学习的能力。

四、 结语

利用乡土地理素材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突破了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习热情,以及沟通能力、交际能力在课堂上是无法看到的。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反映出来的自主性、探索性和合作性也是课堂教学方式无法达到的。

开展乡土地理实践活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教师应具备崇高的师德风范和敬业、爱业精神,而且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及高度警觉的安全意识。教师在组织地理实践活动的时候要多方面协调,争取学校、家长、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教师不仅要有丰厚的学科基础知识,还要有扎实的野外实习功底。同时,感受到教师与学生良好的情感交流以及教师的人格魅力在实践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陈淑清.高校地理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中国西部科技,2009(1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4.

作者簡介:

江军,安徽省淮北市,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淮北市活动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淮北市久保田种业有限公司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淮北市久保田种业有限公司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淮北市东岗楼立交改造选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