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治寒湿型腰痛正当时
2020-08-06范道勇
范道勇
近年来腰痛病人越来越多,发病率达到18%。在全国各大医院的就诊人群中,腰痛患者的就诊数量仅次于感冒,排在第二位。各种年龄组的人都可患腰痛,但以中年人居多,有人曾统计腰痛病患者在40~49岁这一年龄组中患病率最高。
腰痛在中医属“痹症”范畴,中医理论认为“痹症”是风寒湿邪痹阻经络,不通则痛。有部分腰痛患者往往遇寒冷、潮湿的气候发病或症状加重,为寒湿型腰痛。寒湿型腰痛患者在秋冬季节往往会加重或治疗难愈,但在夏季则有所缓解。此类患者非常符合中医中“冬病夏治”的治疗方法。夏季,阳气强盛,阴寒之气顿消,在此季节治疗颈肩腰腿痛,一可以乘“伏天”阳气旺盛之势,祛除体内沉痼之寒邪宿疾;二亏损阳气的培补;三能更好的发挥冬病夏治的疗效,达到预防腰痛或彻底铲除病根而治愈的目的。
治疗寒湿型腰痛的内服外治方很多,现推荐在夏天可以进行的方法,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一两种方法进行,从初伏到末伏坚持治疗,其效果比在秋冬季节效果更好。
◎ 内服 ◎
(1)方剂
甘姜苓术汤:干姜12克,炙甘草9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杜仲、独活各12克,狗脊20克,牛膝15克。每天1剂,水煎分三次温服。
解方:该方是张仲景《金匮要略》的甘姜苓术汤的加味,前四种药为甘姜苓术汤的药方组成,干姜辛热,温里散寒,为君药;白术、茯苓健脾利水为臣;甘草补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佐使。后四味药,独活祛风散寒,杜仲、牛膝、枸杞补益肝肾。全方起着补肝益肾、温里散寒、利水除湿,从根本上治疗寒湿型腰痛。
(2)药膳
黑豆猪腰汤:猪腰(羊腰)1对,黑豆100克、茴香3克、生姜9克。共煮熟,吃腰子和豆,喝汤。
独活乌豆汤:独活9克,乌豆60克,米酒适量。用法将独活、乌豆放入清水中,文火煎至500毫升,去渣取汁,对入米酒。每日分两次温服。
防风薏苡仁粥:材料薏苡仁30克,防风10克。用法将薏苡仁洗净,与防风共煎,取药汁约200毫升。每日一剂,一次性服完,连用一周,停3日后再用。
(3)药茶
泽泄健腰茶:泽泻5克、茯苓3克、杜仲3克、牛膝3克、干姜3克、花茶5克。用400毫升水煎煮泽泻、茯苓、杜仲、牛膝、干姜至水沸后,冲泡花茶10分钟后饮用。
◎ 熏洗方 ◎
川草乌、红花、川芎、赤芍各10克,桂枝、海桐皮、伸筋草各15克,路路通、桑枝20克,细辛3克,熬成中药熏洗患处,1次/日,20分钟/次。
将毛巾置于中药汤剂中拧干热敷腰部,以达到祛风散寒、疏通经络的作用。熏洗时需注意关闭门窗,注意患者保暖。熏药温度一般为50~70℃,年老体弱及皮肤痛温感觉迟钝的患者,以防烫伤。
解方:方中药物大多温经通络、散寒除湿、活血化瘀。通过熏洗,使含有中药成分的水蒸气透过病变部位的皮肤而蒸发到病变部位发挥其治疗作用。
◎ 穴位敷贴 ◎
川乌30克,肉桂30克,干姜30克,白芷20克,胆南星20克,赤芍20克,樟脑30克。将上药共研为极细粉末,每次30~50克,开水冲调如糊状,摊于纱布,趁热时敷贴于痛处,隔日1换。
解方:该方出自张鉴铭(全国名老中医)验方。本方以乌、桂、姜为主,有温而散寒、助阳补虚之功;辅之以白芷、南星行滞通阻,助之以赤芍活血散瘀;加樟脑有兴奋镇痛之力,使药物更加发挥其渗透作用,趁热敷上,倍感舒畅。综观全方,有助阳、补虚、通滞、镇痛、活血之功。
◎ 热敷 ◎
中药热敷选用直径为l米的电蒸锅,用10~12层纱布缝制约20厘米x30厘米药熨袋。药物组成:透骨草15克,红花6克,白芥子20克,吴茱萸10克,制乳香、没药各15克,细辛3克,仙茅100克,杜仲15克,地鳖虫10克,忍冬藤15克,落得打20克,川续断15克,千年健15克,灸甘草6克,制川、草乌各3克等。将中药装入布袋中,缝好放入装有热水的电蒸锅内,待水滚开后再蒸20分钟(水开计时),外层用塑料布包裹备用。床上铺防水橡胶单,中药热敷袋(热),上覆盖毛巾(2~4层)敷于腰背部,用被盖保暖。30分钟/次,2次/天。
解方:方中透骨草、红花等均属辛温之品,具有散寒行气、通络止痛之功效。利用热敷法与药物疗法的有机结合,使药物透皮吸收,直接作用在患处,加速局部血液循環,从而消炎止痛,缓解局部痉挛,提高局部痛域。
编辑:汐颜 xiyanbianji@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