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推动BIM技术与建筑业深度融合
2020-08-06刘任峰马利耕王天成
刘任峰 马利耕 王天成
【摘 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培养专业BIM人才是推动BIM技术与建筑业深度融合的关键因素。论文结合多年工作实践经验,立足于企业对BIM人才需求现状的分析,阐述高职院校BIM人才培养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推动BIM技术与建筑业深度融合的具体对策。
【Abstract】Training professional BIM talents guided by enterprise demand is the key factor to promote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BIM technology and construction industry. Based on many years of working experience and the analysis of enterprises' demand for BIM talent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ining of BIM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BIM technology and construction industry under the guidance of enterprise demand.
【关键词】企业需求;BIM;建筑业;融合
【Keywords】enterprise demand; BIM;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tegration
【中图分类号】TU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0)06-0128-02
1 引言
推动BIM技术与建筑业深度融合是我国建筑业新常态发展的必然趋势。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是实现二者深度融合的关键因素,然而根据调查建筑专业人才存在实践技能差,专业知识与就业岗位脱节的问题,因此基于校企合作深度的拓展,如何降低企业岗位与BIM技术人才之间的差距,成为职业院校建筑业人才培养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2 企业对BIM人才需求的现状
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2020年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所采取的装配式建设模式,进一步提高了BIM技术的发展水平,让社会对BIM技术有了新的认识。BIM技术与建筑行业的深度融合要求高职院校要加快高素质BIM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总体而言企业对BIM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层次、多类型的特点,例如,企业对于初级人才的要求时要求其具备专业的翻模工作技能,能够独立完成建筑、结构等专业的图纸翻模工作。而对于BIM标准型人才则要求其在搭建BIM模型的基础上,要进行BIM专业分析,完成BIM分析报告。
虽然近些年高职院校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提高了BIM人才的社会实践应用能力,但是通过深入调查发现,企业对BIM人才的需求呈现以下要求:一是BIM岗位缺口与高职建筑业专业学生就业难的矛盾。根据调查我国建筑业BIM岗位人才缺口比较大,但是对应的则是高职院校建筑业学生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很多BIM人才毕业后不能找到相应的工作岗位;二是高职学生难以满足BIM岗位要求,制约BIM技术的发展。通过对以就业BIM学生的就业情况调查,虽然学生已经获得就业岗位,但是其在适应岗位要求上存在技能匮乏的问题。尤其是不懂得如何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操作中;三是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不足,难以适应多元化的BIM岗位要求。BIM技术属于系统技术,其融合了多学科知识,虽然高职学生在学校学习了系统的知识,但是随着BIM技术的不断发展,要求学生要加强学习,树立创新意识,但是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继续学习意识不强的问题是用人单位普遍反映的问题。
3 高职院校BIM人才培养所存在的问题
通过企业对BIM人才需求的调查分析,虽然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提高了高职院校建筑业BIM学生的就业率、基本满足了用人单位BIM人才短缺的问题。但是通过深入剖析,用人单位仍然存在高素质BIM人才短缺的问题。作为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院校培养高素质社会实用型BIM人才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可见基于企业对高职建筑专业BIM人才就业能力的匮乏可以获悉当前高职院校BIM人才培养工作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3.1 校企合作深度不够,企业参与BIM课程积极性不够
李克强总理就职业院校校企合作问题做出多次指示,校企合作是人才培養的重要方式,也是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学工作的重点。面对BIM人才缺口大的现状,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加大了合作力度,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等加快了BIM人才培养力度,但是此种模式所培养的人才往往是初级型人才,标准型、高素质型人才培养数量比较少。分析原因主要是:一方面基于利益分配、人力资源投入等因素的限制导致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存在深度不够的问题,尤其是在BIM教学中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导致高职院校成为缓解建筑企业招工难的途径;另一方面企业参与课程研发的积极性不高,导致高职院校BIM课程仍然是以传统的理论知识为主,而缺乏对实践项目的有效引入,制约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2 实训基地建设投入不足,实践操作能力不足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必须呀落实到企业岗位要求上。由于BIM技术人才培养的过程比较系统,需要学生在掌握综合性知识的同时,还要通过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操作。目前在BIM技术人才培养中存在实训基地建设投入不足,学生仿真操作环境匮乏的问题:一是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数量偏少,难以满足学生的实训操作要求。随着职业院校扩招战略的实施,高职院校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但是受限于场地、资金的因素,实训基地却没有增加,这样必然会制约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二是校外实训操作缺乏针对性,导致学生实训被形式化。由于BIM建模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不允许出错,因此企业在给学生提供的实习岗位时,往往是与BIM操作无关的一些繁琐事情,导致校外实训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
3.3 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赛证课融合性不高
提高BIM人才的实践能力,关键就是激发学生实践动手的积极性。根据调查目前我国针对BIM专业构建了完善的资格考试制度,但是通过调查目前高职院校在BIM人才培养中主要是以校内理论教学和校内考试为主,而没有将教学工作、资格考试以及各种BIM建模比赛相结合,导致学生难以真正检验自己所学知识的不足。当然这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有很大的关系。
4 以企业为需求,推动BIM技术与建筑业深度融合的对策
4.1 深化校企合作,提高企业参与课程建设积极性
一是要深化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合作调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策略。虽然高职院校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但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企业提供优质人才。因此面对日益高涨的BIM人才需求,企业与学校要加强合作,就人才培养的细节进行深入探讨,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例如针对BIM行业技术发展速度比较快的现实考虑,企业要与学校定期沟通,及时将最新的行业成果、案例反馈给学校,以此提高BIM教学的针对性。二是要共同开发优质课程,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校企合作要求企业积极参与到BIM课程建设中,通过双方的优势资源配比提高专业课程的质量。例如企业掌握丰富的BIM项目经验,而高职院校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二者的结合可以提高BIM课程内容的时效性与针对性。
4.2 加大实训基地建设,构建仿真实训环境
实训基地是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缩短与用人单位岗位差距的重要平台。基于BIM技术与建筑业的深度融合要求: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加大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提高实训设备投入规模。高职院校要及时结合建筑业的发展态势更新实训操作设备,以此满足学生个人技能提升的要求。例如针对武汉装配式火神山医院建设中所采取的新技术,高职院校要及时引入相关技术内容,并且做好实训操作锻炼的相关配套设施。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通过校外实训锻炼增强学生对建筑项目BIM的处理能力。校外实训基地不仅是学生检验自己专业能力的重要平台,也是企业客观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增强校外实训的质量,企业要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建筑项目BIM建模中。
4.3 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推动赛证课融合
首先高职院校要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强化BIM技术人才培养工作的长效化、制度化管理。例如为了保证BIM技术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要健全工匠精神融入,将工匠精神融入到日常实训操作中;其次高职院校要推动职业大赛、资格证的融入,实现赛课证的融合。例如,在BIM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的将BIM建模大赛的考试内容、考试项目等融入到教学中,同时鼓励学生参加BIM建模大赛,争取做到在毕业的时候获得相应等级的BIM建模资格证书,以此增加就业砝码。
总之,构建基于企业需求为导向的BIM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是推进BIM技术与建筑业深度融合的基础,也是职业教育适应新常态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企业对BIM技术人才的新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要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推动BIM建筑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祖会.工程监理企业BIM技术应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9(08):174-175.
【2】錢源.基于“互联网+BIM技术”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9,10(23):50-51.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重点课题“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于BIM技术的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GZB1318012)。
【作者简介】刘任峰(1981-),男,河北唐山人,副教授,从事建筑施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