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希贤音乐手稿的收藏、保存与研究
2020-08-06■郭娜
■郭 娜
说起瞿希贤,想必大家最熟悉的就是那首伴随着几代人成长的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作为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代女性作曲家,瞿希贤的主要音乐创作集中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她的音乐作品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她经历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创作并改编出大量既能展现时代精神风貌又被观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如《快乐的晚会》(童声合唱)、《牧歌》(无伴奏合唱)、《红军根据地大合唱》(合唱套曲)、《红叶颂》(电影《元帅之死》主题歌)等。这些作品艺术价值高、传唱度广, 至今仍是音乐会演出的经典曲目, 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2019年恰逢作曲家瞿希贤诞辰100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音乐家协会和中央音乐学院共同举办了“瞿希贤百年诞辰纪念活动”。首次公开展出了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收藏的,由瞿希贤亲属捐赠的藏书、乐谱、创作手稿、笔记等珍贵文献。从展出的作品可以看出,瞿希贤的创作内容都是围绕着祖国、党和人民进行的,借此我们通过回顾她的创作生涯,可以感受到共和国成立70年以来音乐事业的蓬勃发展。
一、瞿希贤其人其乐
瞿希贤,1919年9月23日生于上海。自幼喜爱音乐,就读上海清心女中期间开始学习钢琴。1937年,随着抗日救亡歌咏运动在全国范围内的展开,瞿希贤接触到了聂耳、冼星海、麦新等作曲家创作的爱国歌曲,对她日后的音乐创作产生了直接影响。40年代,她先后在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和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1943—1948年在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习作曲,师从德籍犹太音乐家弗兰克尔和谭小麟教授。1948年瞿希贤毕业后北上在北平艺专音乐系任教。1950年北平艺专合并到中央音乐学院,她被编入“音工团”从事音乐创作。1952年及1956年她又分别在中央歌舞团及中央乐团任专职作曲。作为专业作曲家,这一时期的瞿希贤创作领域逐步拓宽,从群众歌曲到艺术合唱,从儿童歌曲到电影音乐等。“文革”打断了她原本旺盛的创作之路,直到70年代末她才重新开始音乐创作。这一时期她的作品在创作风格与作品体裁选择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长期以来,瞿希贤除了从事音乐创作,还曾担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二、三届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音乐学会顾问,中国音乐家协会儿童音乐学会名誉会长。此外,她还曾将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管弦乐法原理》翻译成中文出版,编写了《歌曲作法简明教程》。她的作品《红军根据地大合唱》《把我的奶名叫》《北大荒事情》《瞿希贤歌曲选》《瞿希贤合唱作品选——飞来的花瓣》等先后被出版。可以说,瞿希贤是我国20世纪中国音乐史上社会影响最大的女性作曲家。
二、瞿希贤音乐手稿文献收藏
2008年,瞿希贤女儿赵伊力女士捐赠给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一批珍贵文献,包括瞿希贤部分藏书、乐谱、创作手稿、笔记等。其中,创作手稿、手稿影印件占比较大。手稿以声乐作品为主,同时还包括之前较少见到的影视剧音乐及木偶剧音乐,创作时间从1948年到2000年,几乎覆盖了瞿希贤的整个创作时期。经过整理,这批手稿资料主要包含四类:
其一是瞿希贤的草稿和手抄稿,共47份(见表1);
其二是瞿希贤手稿影印件,共33份(见表2);
表1 馆藏手稿作品列表
其三是瞿希贤在出版乐谱基础上的手写修改稿,共7份;
其四是瞿希贤的翻译手稿、采风手稿,共3份。
音乐手稿文献按照创作体裁划分包括独唱、重唱、合唱、齐唱、木偶剧音乐等声乐作品以及影视剧配乐的器乐作品。其中,独唱与合唱歌曲是瞿希贤音乐手稿中较为主要的,共41份;影视剧配乐共3部作品。乐谱以管弦乐总谱、钢琴谱和简谱记谱。这些手稿目前均保存于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文献特藏资料室。
所有音乐手稿以黑色墨笔、蓝色墨笔、蓝色圆珠笔、黑色铅笔及红色墨笔书写,例如图1、图2。其中手抄稿和草稿多为黑色铅笔、黑色墨笔和蓝色墨笔,也有部分草稿以蓝色圆珠笔书写,红色墨笔多用在出版乐谱上进行的修改稿。
音乐手稿中标注的附加信息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在手稿上标注明确写作时间,共涉及12首作品;第二类为在手稿上标注文字说明,共涉及5首作品。详细情况见表3、表4所示。
表2 馆藏手稿影印件列表
图1 蓝色墨笔稿
图2 红色墨笔稿
表3 馆藏手稿中标注的附加信息之写作时间
表4 馆藏手稿中标注的附加信息之文字说明
表5 馆藏瞿希贤音乐手稿记录表部分
三、瞿希贤音乐手稿文献保存
目前,瞿希贤音乐手稿文献的保存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手稿纸质文献的保存,另一种是手稿文献数字化保存。
(一)纸质文献的保存
纸质的音乐手稿原件在长时间的放置后,纸张会出现变黄、变脆,字迹散烂、褪色甚至变为无色的情况。因此,对于纸质音乐手稿原件的保存需采用特定的保存方式,即存放环境的温度保持在恒温、恒湿的条件下(温度21度,湿度35%至50%),放置在特定的、经过无酸处理的盒子中。鉴于此,瞿希贤音乐手稿原件纸质文献的保存按照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对所有需要保存的音乐手稿原件以单独的作品为单位进行逐一记录。在此仅以《老母刺瞎亲子目》作品为例,展示每条记录中所包含的具体信息,见表5。
第二阶段,对所有音乐手稿原件进行无酸保存。首先,依据手稿原件的曲谱尺寸,选取合适的脱酸卡纸书皮,对手稿原件进行整体覆盖。瞿希贤手稿原件的曲谱尺寸主要有两种:1.图3所示,B5大小的手稿原件尺寸基本为26.5cm×19.2cm,选取脱酸卡纸书皮的相应尺寸为30.1cm×24.5cm;2.图4所示,B4大小的手稿原件尺寸基本为37.7cm×27.5cm,选取脱酸卡纸书皮的相应尺寸为39cm×31.2cm。其次,将经过脱酸卡纸书皮处理保存后的手稿原件,按照不同的尺寸全部放置到脱酸书盒中,以避免其与空气接触,落进灰尘,同时对书籍本身也起到了一个支撑的作用,见图5。
(二)数字化保存
对所有手稿原件进行数字化保存具体操作如下。以一首作品为单位对所有手稿原件进行扫描,扫描精度为600dpi的全彩档,每页扫描图以Quxx-作品名-页码的格式进行命名。一首作品为一个整体,以Quxx-作品名-总页数的格式命名整个文件,并划归在具体的体裁类型之下。以《老母刺瞎亲子目》黑色墨笔稿为例,共4页,每页扫描件以Quxx-老母刺瞎亲子目-1/2/3/4的命名。将4页手稿扫描件归入同一个文件夹,文件夹名称为Quxx-老母刺瞎亲子目-4,此文件夹最终归类在艺术歌曲类别下。
图3 B5大小手稿原件的保存
图4 B4大小手稿原件的保存
图5 两种不同规格的书盒
四、音乐手稿研究现状
音乐手稿是由作曲家书写的、特殊的音乐历史文献形态。《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百科全书》在论及“资料”的条目中写道:“手稿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客体,而印刷本却有很多副本。” 手稿“独一无二”的特性正是各个图书馆将其作为特色资源的意义所在。对于音乐手稿本体的研究,一方面通过考订内容、评断年代等方法挖掘其校勘价值;另一方面通过谱面的信息分析,为探究作曲家的乐思发展、创作历程等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前我国对于音乐手稿的关注与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具体音乐作品的手稿分析。手稿分析是立足于作曲家手稿所进行的音乐分析,通过分析作曲家在创作时对音乐材料的选择与使用,发现其创作思维的发展过程,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该作品以及作曲家的创作想法。手稿分析的研究基本上有两种思路,其中较为常见的是从音乐本体的角度对中外作曲家的某一部作品进行音乐分析,如刘涓涓的《思维的印记——罗忠〈第四弦乐四重奏〉手稿研究》、周强的《记谱中的音乐——巴赫〈创意曲集〉手稿中谱号运用艺术之解读》等。二是从比较研究的角度,分析同一作曲家手稿与手稿修订版本之间的差别,或将手稿与不同乐谱印刷版本进行对照分析,如钱仁平、唐荣、谌碧雯的《对桑桐先生〈在那遥远的地方〉的手稿研究与音乐分析》、刘小龙的《探索田园中的愉悦之音——对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第一乐章手稿修订的分析与阐释》等。而不论是从音乐本体还是从版本比较的角度,就目前所呈现出的为数不多的研究成果来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还有丰富的空间值得我们探索。此外,有个别研究涉及作曲家手稿的收藏与保存方面的,有从宏观的角度,对手抄稿的历史发展与研究、作曲家手稿、草稿的历史发展与研究等方面展开论述,以历史脉络梳理和研究情况的综述作为基本研究方法。有从微观实操的角度,对手稿的典藏过程逐步进行阐述。可以看出,我国相关领域的学者已经开始关注和重视作曲家手稿的收藏和保存,但在收藏条件、保存方法等方面还缺乏标准化的体系。
西方的作曲家音乐手稿研究一直较为兴盛,尤其是关于莫扎特、贝多芬等著名音乐家的音乐手稿研究已成为一门热点学科。而中国的作曲家音乐手稿研究由于收藏途径、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制约,正处于起步阶段,仍有许多的空间值得拓展与挖掘。另外,手稿研究不仅限于文字著述,音乐会将原本无声纸本变为有声音响的形式也是手稿研究中一个独特的方面。
在“瞿希贤百年诞辰纪念活动”中举办的瞿希贤作品纪念音乐会上共演唱了包括独唱和合唱在内的10首作品,贯穿了她的一生。不仅让我们在熟悉的歌声中重温了散发出的独特艺术魅力,而且让我们在她严谨、规范的创作手稿中感受到了她对音乐的热诚与喜爱。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音乐会上演唱的歌曲《老母刺瞎亲子目》,自1947年毕业音乐首唱后还未曾有人演唱过,十分难得。为研究者提供了更多的素材。
我馆希望通过对瞿希贤音乐手稿文献的收藏、保存与研究,逐步建立与完善特藏文献收藏、保存的标准,并有针对性地展开对于音乐手稿本体的相关揭示与研究,使这些珍贵的文献能够以多元化的方式服务于读者。
结 语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新思想的传入,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步建立。女性开始被允许进入学堂,先进的新式教育促使她们自我意识的觉醒,开始认识到自身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而出生于1919年的瞿希贤,在这个对女性相对开放的时代下,其命运随着时代的浪潮而翻涌起伏。从最初就读于上海教会学校清心女中接受西式教育,到紧跟抗日救亡运动的潮流投身革命、歌唱革命,再到依照共和国的新方针紧密联系广大人民群众,以及“文革”带来的灾难和之后再次投身音乐的新转变,经历了中国社会跌宕起伏变迁的瞿希贤,在这一历程中遭受到了苦难,也不断地追求着美好的前景和生命的所在。
同瞿希贤一样,成长于20世纪初期、成熟于共和国成立之后的女性作曲家还有寄明(1917—1997)、李群(1925—2003)、黄准(1926—)等。这些女性作曲家以自己的视角,抒发着对“新时代”“新生活”“新音乐”的理解与感受。
瞿希贤的音乐创作强调对信念、对生命的追求。在她未曾停止的创作生涯中,通过对时代、对人民的不断观察与理性思考,怀着无比热情的瞿希贤投身到音乐创作中,为大众呈现出大量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也成为记录时代、记录人民生活的见证。
通过揭示研究瞿希贤作品手稿文献,可以引起大家对中国作曲家手稿的关注、重视,由于部分手稿作品从未出版过,因此,揭示、研究乃至还原作品的声音,对理解作曲家的音乐以及了解当时社会的接受情况都是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中国作曲家的作品不仅仅具有艺术价值,他们的创作与中国音乐的整体发展密不可分,因此,借此重新审视两者的关系对于中国音乐作品的传播与传承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①《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之“MS”条目,转引自韩斌、孙剑《音乐手稿的历史、研究与典藏》,《黄钟》201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