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明代广州城水系演变浅析古城水系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2020-08-05姜一柱
姜一柱
一、背景
中国古代城市水网系统往往是由城内河渠、绕城的濠池、途经的河流等各种水体构成,与城市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纵观广州古城的发展历史,就是一个不断适应水、规划水、治理水、利用水的过程,城市发展格局也与古城水系的脉络有机融合在一起,广州古城“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就是古人对当时广州城市格局的具体描绘。本文选取明代广州城对其水系演变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进行探讨。
二、研究综述
对于广州城市历史的研究以及广州古代城市水系的研究是较为丰富的,如在《广州城市发展史》中陈代光对广州全方面的发展进程进行综合性的探讨包括社会、经济、工业、商业、交通等方面内容。曾昭璇在《广州历史地理》中则详细介绍广州各个历史时期从秦汉到明清广州城市的发展演变,也系统地论述了宋明清三代六脉渠的发展演变。这些研究为本文提供大量的基础素材,但上述研究较少地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古代城市演变中水系的变化。本文拟以微观的角度分析城墙、道路等要素与广州城水系演变之间的互动关系。
三、明代广州城水系演变
明代广州的城市形态演变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建朝1368年至洪武三年1370年)将宋朝的三城(西城、子城、东城)整合为一;第二阶段(洪武三年1370年至洪武十三年1380年)城市向东北方向发展;第三阶段(洪武十三年1380年至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城市向南扩筑。这三个阶段的城市建设,增加了城市的建设用地,城市的形态、水系等也都随着城市建设的开展而不断演变。
1.第一阶段:三城合一(建朝1368年至洪武三年1370年)
明朝建朝初期承接宋朝时广州“三城并立”的城市格局,于珠江北岸并列分布子城(周五里)、东城(周四里)、西城(周十三里)。三城之间有城墙相隔城濠环绕,广州城六脉渠的格局也从宋朝开始成型,东城与子城之间是文溪湖,西城与子城是西湖。六条渠道有五条集中在西城,渠道顺地势呈南北走向,最终流出城外。
三城的相互隔离并列使得交通受阻,于洪武三年开始拆除三城中间的城墙,填埋部分的濠池;同时外贸政策开始趋于保守,为了加强防御同时增设了石闸、石柱。城内的河渠沦为排水渠,通航、避风的功能丧失,内城中的河道西湖、文溪湖、南濠开始淤窄,三城合一后,原先宋三城之间的濠池逐渐成为合并后新城道路联系之间的阻碍,甚至有逐渐被淤填的趋势。这一阶段道路由于受城濠的限制仍然延续宋三城格局,三城街道各自一体,不相连接。
2.第二阶段:北拓新城(洪武三年1370年至洪武十三年1380年)
三城合一之后,因经济复苏且城内屯驻了较多的兵力,导致人口大涨,故城池需继续扩展,东西两侧受制于宽阔的濠池,只能把北侧越秀山下的低洼地纳入城中。整个广州城郭由明初的长方形演变为半圆形,原先四面环城的护城濠池变为三面,北面则以越秀山为天险。在城郭向北拓展的过程中,为解决山洪危害以及风水原因,将文溪向东牵引与城外东濠相连,由于扩展北城时,城墙隔断了文溪汇流,水源不足导致南下的河渠逐渐干涸,菊湖、西湖、兰湖都逐渐淤塞变窄。同时,城墙北拓之后,形成大北一脉和小北一脉两条河渠,这两条渠是宋三城北面城濠的低地所形成的支渠。道路城门也逐渐取直,整体性加强。
3.第三阶段:南拓新城(洪武十三年1380年至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
明代后期,江边商业区因时局动荡时常受到骚扰和袭击,故广州城区向南扩筑,将之前城郭外商贾云集的濠畔街等地都纳入新城,起到防御的功能。这个阶段,明代广州城最终演化为北倚越秀山、南抵达珠江边、西达西濠、东至大东门。
此时由于城内水系的交通功能丧失,城内濠池进一步成为城市发展的障碍,渐渐被百姓侵占和填淤。西湖、南濠开始消亡,原先护城河玉带濠也被填窄,原先宋三城的水运交通也逐步被发达的道路网所取代,但整体来看,明末城内六脉渠的格局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六脉渠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下降,渠道沿线不再是商业中心,城墙内原西城南濠的商业中心逐渐向城南玉带濠和西关十八甫转移。
四、结语
广州城市水系的演变与城市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的互动过程,水系也不断影响着城市的格局与街道布局,塑造了广州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气质。现在随着城市的发展,明河变岸渠,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和亲水特性,历史的印记也逐渐消亡。广州在城市发展中需注重对城市水文化的挖掘与保护,保护原有的城市水环境肌理,传承和发扬广州独特的水文化和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