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凉血地黄汤加减对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2020-08-05查德华张玉玲王乐炜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生长因子水肿创面

查德华,张玉玲,汪 伟,王乐炜,沈 瑜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一科,安徽 合肥 230031)

混合痔是内、外静脉丛迂曲扩张、相互交错吻合,使内、外痔部分形成一整体者,其发病率高达87.25%[1]。该病多引起便血、脱垂、疼痛等不适,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严重者危及生命。临床常采取手术方式治疗,然而肛门直肠的生理功能较为特殊,术后患者排便时容易刮蹭创面,故常引起创缘水肿、肛门坠胀、术后出血、大便难解、肛门窄缩等并发症,延缓创面愈合,使患者身心承受巨大的痛苦[2]。混合痔术后,因手术创伤原因,脉络断裂,气血不畅,加之气血虚弱,致创面愈合缓慢[3]。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痔疗效更为显著,依据中医外科“消”“托”“补”的治则,在肛肠疾病术后进行中药汤剂加减口服治疗,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症状、加速创面愈合。本研究采用凉血地黄汤加减联合常规治疗方法治疗混合痔术后患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肛肠分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4]中混合痔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中混合痔湿热下注证的诊断标准。具体表现:便血色鲜、肿物脱出、灼热疼痛;大便干燥或稀溏、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1.2 纳入标准 患者符合混合痔中、西医诊断标准;无手术禁忌证;所有研究对象术前通过积极沟通,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既往接受过肛裂、瘘等其他肛门手术尚未愈合者;②具有明显手术禁忌证者;③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④伤口未愈合而自行停止治疗者。

1.4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一科收治的80例混合痔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女22例,男18例,年龄24~67岁;平均年龄(43.05±12.40)岁;平均病程(12.18±7.08)年。对照组女19例,男21例;年龄21~77岁,平均年龄(48.88±15.96)岁;平均病程(13.28±9.44)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别:χ2=0.450,P=0.502;年龄:t=1.824,P=0.072;病程:Z=-0.178,P=0.858),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完善术前检查,均在腰硬联合麻醉或者局部麻醉下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对照组:术后予抗生素等药物静脉滴注;痔瘘洗剂熏洗,术后换药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凉血地黄汤加减口服治疗。药物组成:茯苓20 g,生地黄15 g,赤芍、黄柏、黄连、黄芩、当归、延胡索各10 g、天花粉、地榆、荆芥炭、槐角、郁李仁各9 g,甘草6 g。院内煎药室代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术后第1天开始服用,连服7 d。

2.2 观察指标及方法

2.2.1 疼痛评分[6]无疼痛,计0分;有轻度疼痛,尚可忍受,计1分;疼痛明显,应用一般止痛药可缓解疼痛,计2分;疼痛剧烈,需注射止痛药才能缓解,计3分。

2.2.2 水肿评分[7]无水肿,计0分;创缘及周围有轻度水肿,计1~3分;创缘及周围有明显水肿,计3~6分;创缘及周围有重度水肿,计7~10分。

2.2.3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例数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尿潴留、术后出血、便秘等并发症的发生例数。

2.2.4 创面愈合时间 患者出院后,随访创面愈合天数。

2.2.5 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及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COL-Ⅰ)水平检测 分别在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早晨6点左右采集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3 mL,1 h内送检,3 0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层血清。TGF-β、EGF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进行检测,血清经单去污剂裂解液(含2 μL PMSF)处理后提取总蛋白,每组取样本80 μg进行SDS-PAGE凝胶电泳,半干转移至PVDF膜,牛奶封闭2 h,而后加入一抗(Abcam 公司),4 ℃摇晃孵育过夜,孵育后洗去一抗,而后加入二抗(武汉博士德公司)后,常温摇晃孵育2 h,再次洗涤并与发光试剂反应;曝光洗片并扫描胶片,用 Image -Pro Plus软件分析胶片灰度值,内参采用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SantaCruz 公司)作为标准对照。COL-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进行检测,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于450 nm波长下,用酶标仪检测各样品吸光度(optical density,OD)值,后根据标准品浓度及OD值算出标准曲线,根据标准曲线方程计算各组COL-Ⅰ的浓度。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水肿评分比较 术后1 d,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水肿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水肿评分均较术后1 d降低,其中两组患者术后1 d与术后7 d疼痛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和水肿评分比较

3.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比较 术后7 d,观察组共发生4例并发症,其中尿潴留发生2例,出血发生0例,便秘发生2例;对照组共发生18例并发症,其中尿潴留发生7例,出血发生2例,便秘发生9例。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 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21~27 d,平均创面愈合时间(23.53±1.41)d;对照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26~31d,平均创面愈合时间(28.40±1.50)d,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观察组较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

3.4 两组患者血清TGF-β、EGF和COL-Ⅰ水平比较 术后1 d,两组患者TGF-β、EGF及COL-Ⅰ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TGF-β、EGF及COL-Ⅰ水平均较术后1 d显著升高(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TGF-β、EGF及COL-Ⅰ水平较术后3 d显著升高(P<0.05);术后3、7 d,两组患者TGF-β、EGF及COL-Ⅰ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清TGF-β、EGF和COL-Ⅰ水平比较

4 讨论

中医认为,混合痔术后由于创面湿热未尽,热毒蕴积,气血瘀阻,或是经络损伤,导致气机不畅、气滞血瘀,久之不畅则痛,发为坠胀、肿痛等症;同时,筋脉弛张,血瘀阻络,气血不足或气血运行不畅,亦可致皮肉失于濡养,湿热毒邪滞积,热胜肉腐,新肉生成缓慢,延迟创面的愈合[8]。故治疗混合痔术后患者,当以清热祛湿、活血化瘀、解毒止痛为主。

凉血地黄汤具有清热凉血燥湿、止血润肠通便、消肿祛腐止痛之效。方中生地黄凉血兼止血,赤芍清热、凉血兼止血、养阴生津润肠,故二者共为君药;黄柏、黄连、黄芩性寒味苦,清解热毒兼燥湿,当归补血活血、逐瘀生新,众药助君药凉血止血之效,故为臣药;再佐以地榆炭、槐角、荆芥凉血泄热、收敛止血,天花粉清心肺胃肠之热,郁李仁润燥滑肠,预防术后便秘,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茯苓利水消肿;甘草调和诸药。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创面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例数均优于对照组。这说明混合痔术后患者服用凉血地黄汤,可以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促进术后尽快康复。

创面的修复过程复杂,是细胞激活与增殖、纤维蛋白合成与重组的过程,包括局部炎症反应、细胞增殖分化和组织修复重建、瘢痕形成等不同阶段,有诸多的细胞因子参与[9]。创面炎症反应阶段,创面分泌各种酶类和生长因子,调节新生血管的生成和肉芽组织的生长、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表型转化,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等,多种生长因子对创面修复、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生理代谢起到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10]。

TGF-β在组织创面修复中具有重要作用,是组织创面修复的重要媒介[11]。TGF-β是一种多功能生长因子,其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增殖、迁移、分化和免疫功能,对伤口愈合产生刺激性作用[12]。Ligi等[13]观察糖胺聚糖对不同创面愈合状态下TGF-β变化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创面在愈合过程中,TGF-β由于其趋化性和蛋白水解活性的诱导而被上调,从而说明TGF-β对创面愈合起到积极作用。EGF是促进伤口愈合的重要的生长因子之一,属于生长因子多肽,可以有效调节上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其与细胞膜相关的受体结合,并通过磷酸化激活伤口修复过程,有利于肉芽组织细胞蛋白质的合成,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分化,使得创面胶原的含量显著升高,可以促进创面的愈合[14]。COL-Ⅰ[15]是皮肤的主要成分,也是人体内含量丰富的蛋白质之一。胶原蛋白可促进细胞迁移、黏附、趋化,被认为有助于组织修复。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GF-β、EGF、COL-Ⅰ水平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凉血地黄汤能够上调TGF-β、EGF、COL-Ⅰ水平,促进新生血管形成。

综上所述,混合痔术后患者服用凉血地黄汤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创面愈合,提高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与促进新生血管形成有关。

猜你喜欢

生长因子水肿创面
不同部位的水肿,可能是不同疾病的征兆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用生长因子美容险毁容
透明质酸基纳米纤维促进创面愈合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水肿是怎么回事,该怎样消除水肿呢?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做个瘦子 送走水肿肌
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