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蓝田河治理工程中水土保持问题的探讨

2020-08-05李娜龙门县龙平渠管理处

珠江水运 2020年14期
关键词:蓝田水土保持河道

李娜 龙门县龙平渠管理处

水土保持是水资源保护的重点内容,如果与水土保持分离,将直接影响水土资源的治理和保护。对于河道来说,水土保持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建立在水土保持基础上的工程才能满足实际需要。在进行河道治理时,需要全面总结水土保持问题,并严格按照保护方案进行有效的保护,对水土保持的重要性进行广泛的宣传,继而建立以水土保持为原则的生态工程。

1.工程案例

蓝田河位于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北部,总面积为169平方公里。河长25.76km,河床比降6.8‰。流域内群山环抱,中部为狭小平原,地势北高南低,主要支流有矮陂河、倒流水。蓝田河流域水系图见图1。蓝田河治理工程建设的主要建设内容为蓝田河干流、矮陂河、小洞河、倒流水共4条河流治理,河道清淤疏浚长度21.87km,新建穿堤涵2座。

2.水土保持现状与问题

本工程地处暴雨集中区,加上山区地形相对比较特殊,不仅需要对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加强关注,综合进行治理,同时需要对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监督,避免因为河道清淤、土方开挖等建设活动增加水土流失的发生几率。

根据工程现场实地调查,项目区沿线地形较为复杂,植被覆盖度较高,工程沿线水土流失轻微。对比相邻区同类工程建设,项目区原地块平均土壤侵蚀背景值为500 t/(km2·a)。

在进行河道治理时,遵循技术规范的设计方案可以为治理提供准确的依据,如果缺少将直接增加水土流失问题的发生几率,对治理工程的顺利进行产生阻碍。因此,必须治理科学、完善的技术规范,并督促严格执行。另外,人们对于河道治理的水土保持没有明确的认知,对于水土保持与经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无法更深层次意识到水土流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综上,由于水土流失造成的影响,并不像其他环境无污染问题造成的影响那么直观,相关法律规定的不完善和监管的困难性导致河道治理中水土保持工作始终无法严格落实到实处,施工单位对于水土流失没有正确的认识,设计单位对水土保持设计深度不够,没有对水土保持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导致河道治理中水土保持始终存在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在实际工程治理过程中,必须强化预防意识,以保护作为主要原则,从整体方面进行规划,结合实际工程环境需要进行综合化的治理,全面预测河道治理过程中水土流失的相关情况,结合具体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保护项目区生态环境,使工程可以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中持续运行,确保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严格实施。

3.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

本工程通过治理可以有效减少河道中的淤泥,对岸坡进行合理的整治,有效抵御洪涝灾害,使河流沿线水流保持通畅,为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使生产环境得到全面的美化。

3.1 制定完善的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制定完善的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可以为本工程实施提供准确的依据。因此,本工程的总体防治目标为:结合具体工程实际制定合理、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全面的控制,对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植被进行全面恢复,并建立完善的水土保持防护措施体系,结合主体工程相关要求实现治理的综合化,保证主体工程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中施工,协调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区域降水量和土壤侵蚀强度为依据,合理调整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并进行准确的计算,具体详见表1。

3.2 新增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

图1 蓝田河流域水系图

表1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计算表

为了对本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本工程在进行有效防护的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水土保持。

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对地表结构产生影响,引起黄泥水漫流。为了有效保持水土,需要增设临时拦挡及覆盖措施。针对于低洼地区设置编织规格统一的土袋拦挡,在下雨时做好苫盖防护,可以使用塑料彩条布覆盖在临时裸露地表面。为了便于施工现场出入车辆清洗,在施工场地主要出入口增设洗车池。

在工程开始之前,必须在合理位置设置排水沟,并将砖砌沉砂池设置在排水出口。当施工完成后,可以适当撒草籽,重新恢复植被[5]。根据区域汇水面积选择最为适合的排水沟形状,在设置时所有排水沟的尺寸有着明确的要求,必须满足过流要求,才能发挥作用。当施工完成后,需要及时拆除工区,进行地表植被恢复。

3.3 加强水土流失监测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开展水土流失监测,根据工程设计和施工进度的安排,对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变化、水土流失动态分析及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实施效果等内容进行动态监测,并灵活掌握监测区域的变化,可以准确分析河道治理过程中出现的水土流失问题,并及时进行处理。同时通过气象调查、降雨量收集统计等工作,使施工人员可以对当地气候特征有及时的了解,结合天气情况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施工内容,在容易出现水土流失的位置重点进行监测,并在河道治理过程中落实水土保持措施,使其互相影响,发挥真正的作用和价值。

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对所有施工中产生的弃土进行全面的监测,重点对弃土堆放场地布设固定监测点,详细记录监测结果,分析水土流失量及成因,及时将监测结果告知施工单位,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对突发暴雨期间,需要重点加密监测频次并及时统计出监测成果,以保证水土防治的及时性。主体工程、施工工区等位置都需要布置监测点,保证监测的全面性,及时发现和控制水土流失问题。

3.4 河道设计的多样化

在河道治理设计时,需要以多元化的理念进行设计。例如,综合考虑河道行洪、抵御灾害能力,生态景观效果及为鱼类等生物生存环境等多因素。同时,需要做好护岸设计,在河岸稳固工程中选取一些可以保持水土,生态环保的新型材料及工艺,保证方案设计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满足人们与水、土自然资源亲近的需要。

4.结论

综上所述,本工程河道治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对河道运行工情况进行长时间的考察,并全面分析河道治理过程中产生水土流失的因素,才能保证采取的治理措施符合相关要求,进一步强化治理效果,从而全面实现生态环境治理的目标。因此,针对蓝田河治理工程存在的水土保持方面的一些问题,相关工程人员必须更加关注和重视,对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度的分析,并结合水土保持的各项他要求,将生态治理与水土保持进行紧密的融合,在实现水土保持的同时增加河道效益,保证城市效益的充分发挥。

猜你喜欢

蓝田水土保持河道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王蓝田性急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我蓝田
水土保持
河道里的垃圾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蓝田日月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水土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