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都大同的三张新名片
2020-08-04孙亮全
孙亮全
◇健全完善生态环保制度体系,调结构、促转型,发挥环境保护的正向牵引和反向倒逼作用,向上要蓝天
◇种树,接力种树,从荒山到平川,从城市到农村,大同土地被片片染绿
◇源头治理“下猛药”,补足“雨污分流”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对河道进行生态修复,对排污口逐一排查,查、测、溯、治
山西大同,全国能源重化工城市,世界三大煤都之一。“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自然环境等“先天不足”,令大同曾连续三年入列全国污染“黑三甲”。
这座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都,为撕掉身上的“黑标签”,近年来蹚出一条绿色转型发展之路: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向结构开刀,向污染宣战,逐渐唤回了蓝天、绿地、清水,把它们变成了古城的新名片。
“煤都黑”到“大同蓝”
2017年,在广东惠州举行的中国生态文明论坛上,大同市获得“全国美丽山水城市”称号,评语中有一句“煤都之蓝,大同大不同”。
如今行走在大同的游人,很难想象这个城市十多年前的景象:“云冈大佛遮黑纱,城市处处脏亂差”。
那时,扬撒的煤尘令大佛失色,污浊的烟气使人掩鼻。64岁的大同市民潘云福还记得运煤车辆从云冈大佛脚下排队驶过的情景,坑洼的环城道路上随便一扫,“就是一口袋煤面。”
丰厚的煤炭资源给大同带来过荣耀,“一煤独大”的单一产业结构也留下阵痛,多年的历史欠账让大同的环境疮痍满目。
“必须让340万大同人民呼吸上新鲜空气。”大同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赫瑞说,大同通过进一步健全完善生态环保制度体系,调结构、促转型,发挥环境保护的正向牵引和反向倒逼作用,擦净一片蓝天。
大同市通过编制《大同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大同市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等,构建科学规范的工作体系,对环境保护不力“一票否决”。
大同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郭建生说,关键一招是从调产业结构、调能源结构、调消费结构三方面推动绿色转型,夯实生态基础。
记者了解到,大同将产业生态化作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和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有效举措,大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集群,构建现代化产业形态,打造“氢都”“能谷”,同时在煤炭“减、优、绿”上实现重大突破,破解“一煤独大”困局。
仅2018年,全市就压减煤炭产能135万吨,淘汰落后产能630万吨,将先进产能比例提高到72.8%。目前,大同市的风力发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分别占到山西省的30%和40%。
2017年以来,大同共完成清洁取暖23.9万户,集中供热覆盖率达到99.8%;2019年,大同市生态环境部门取缔“散乱污”企业74家。
大同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张海说,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和消费结构,强化源头防控,大同大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10年的15.6万吨,降到2019年的9.13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由2010年的15.53万吨,降到2019年的7.19万吨。
“煤都”迎回了蓝天。2013年以来大同的空气质量连续排名山西首位,2019年优良天数达318天。
“风吹沙”与“大同绿”
向上要蓝天的同时,大同市也向下要绿地。
大同地处黄土高原东北边缘,属中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降雨少,植被稀,沟壑纵横,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雁门关外野人家,城市处处风吹沙。54岁的大同市民刘新胜记得小时候上学时,每个人书桌里必备一块抹布,到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擦桌子,“每天都是一层土。”
种树,接力种树。从采凉山到大泉山,从五路山到千福山,从火山群到锅帽山……荒山秃岭都逐渐披上绿装。
夏季,大同市新荣区古长城遗址,沿着一条数十公里的柏油路走过,入眼均是林浪蜿蜒。记者了解到,这座30万亩的森林公园,以前是荒山秃岭。这样的森林公园,大同人种出了两处。
从荒山到平川,从城市到农村,大同的土地被片片染绿。
大同市林业局副局长武俊胜说,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太行山绿化、环京津生态屏障建设等重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十二五”至今,大同完成营造林任务330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由“十一五”初期的15.1%上升到目前的23.5%。
近年来,大同市投入20多亿元对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恢复治理面积14.08万亩。同煤集团累计投资约8.4亿元,对39座总面积150.94万平方米的矸石山进行了综合治理。
这些绿色工程成了改善生态环境、防风固沙的屏障。
2019年,大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3.73%、39.61%和16.3平方米,获得“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和“中国美丽城市”称号。
国家园林城市、美丽山水城市大同打造出“环村有林、街道有树、庭院有果、推窗见绿、出门见林”的“大同绿”。
“劣Ⅴ类”和“大同清”
当“大同蓝”和“大同绿”逐渐闯出名头的时候,大同市也在为水质问题发愁。
桑干之水出云中,一川碎石舞雄风。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上游的桑干河则是大同的母亲河。
大同市的甘河、十里河、御河、口泉河汇入桑干河,万家寨引黄进京的黄河水经桑干河册田水库顺流而下流入官厅水库,经官厅水库继续东流而下进入天津新河,最终注入渤海。而大同市南侧的唐河、大清河出北岳恒山后,顺流直下,直入雄安新区的白洋淀。
“大同是京津冀地区水源涵养地。”赫瑞说。2002年到2019年,经册田水库向京津冀地区输水6亿立方米。
然而,2018年大同的12个国家和省考核断面中,有4个属于劣Ⅴ类,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排名倒数第二。
“南部的大清河流域水质很好,问题重点出在桑干河流域。”大同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科长张新利说。
大同市开始在源头治理上“下猛药”,除补足“雨污分流”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对河道进行生态修复外,对全市7条主要河流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通过对排污口逐一排查,组织力量开展夜查、突查,查、测、溯、治。
“通过排查排污口找到最初源头,精准治理。”大同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副科长冯学武说。他们排查出入河排污口110个,其中22个直接入河的生活源排口和非法排污口全部封堵,截污纳管33个,规范整治55个。
这套组合拳促进了水质变清。
2019年,4个劣Ⅴ类国家和省考核断面全部消除,特别是御河利仁皂和桑干河固定桥两个国考断面水质均由上年同期的劣Ⅴ类提升两个水质类别,改善为Ⅳ类。册田水库出水口除了因流经火山群的自然原因而含氟量被判定为Ⅳ类,其他指标均达到了Ⅲ类标准。
2019年底,在生态环境部水环境形势会商会上,大同作为全国水质改善先进城市做了经验交流。
记者近日在桑干河国家级湿地公园看到,一群群白天鹅,多则数百只,少则几十只,它们时而悠闲踱步,时而嬉戏跳跃……
选自《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