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性化视域下小学生性别教育的现状、困境及对策

2020-08-04汪杨

青年生活 2020年14期
关键词:小学

汪杨

摘要:双性化常指一个人兼备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特征,能助力小学生获得人格的健康成长和较高的社会适应水平。我国在实施小学双性化性别教育的道路上,起步较晚,还处于初始阶段,针对小学双性化性别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内部和外部的诸多困境,如理论实践研究短缺、性别刻板印象的束缚等问题,文章分别从家长、教师、学校、社会双性化性别教育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性别教育;小学;双性化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基础教育工作者意识到了性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由于专业教材、专业师资等的缺失和传统观念的束缚导致学生家长的疑虑等诸多原因[1],小学阶段的性教育仍面临种种阻力以致长期处于缺失状态。然而,日本、英国等国的儿童从学龄前期或小学低段就开始接受性教育,并将性教育纳入教育体系,配套出版性教育启蒙图书,为学生制定了一套系统的性教育方案。

性別是群体分类的一种基本标准,由于生理因素、家庭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的综合影响,男性和女性在生理表现、性格特征、认知表现、优势领域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小学阶段的儿童身心发育是否健康,与性别教育的正确施行与否有着重要关系。小学儿童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步完成性别定型化,先后获得性别稳定性和一致性,性别角色认同也逐渐突出[2]。小学儿童在同化性别角色知识的同时,不断根据社会对性别角色的期望来调整自己的概念和行为,形成了一些性别刻板印象。

为了让小学生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生理和心理的成长发展关键期,有学者提出施行“双性化”性别教育。从心理学的概念上讲,双性化常指一个人兼备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心理特征,既有男性化的果敢、坚强、条理清晰、逻辑分析能力强等特征,又有女性化的温柔、亲切、细致等特征,即既独立又合作,既果断又沉稳,既勇敢又谨慎,既敏感又豁达。因此,建立兼具两性之长的双性化性别模式,能让小学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日渐形成大胆而不大意、勇敢却不鲁莽的双性化人格及处事风格,促进小学生人际交往,获得人格的健康成长和较高的社会适应水平。同时,双性化性别教育过程中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男女两性平等的眼光审视男性和女性人格,丢弃性别偏见,克服性别刻板印象,摈弃不合理的性别观念,这也促进着民主、平等的两性教育的发展。

在一直认为两性类别对立化的西方传统观念下,西方学者依托时代的发展,敏锐地提出心理素质的“双性化”既不是性错位、性混乱,也不是异性癖、同性一体的同义语,而是一种兼具男女两性人格优点的综合性人格类型[3]。1964年,罗西(A.S.Rossi)最早正式提出,双性化是最合适的性别角色模式。之后,贝姆(Bem)、司本斯(Spence)、斯比尔斯(Sperce)等许多学者借助调查测量对双性化人格进行了研究,发现在心理健康、适应能力、受同伴欢迎等方面,双性化者往往优于性别典型化者。一直以来,国外关于“双性化”的研究不仅注重其理论的深入探讨,而且自制各种量表,注重不断深入的实证研究,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双性化是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式[3]。而国内的双性化性别教育和国外相比,起步较晚,处于初始阶段,发展道路还很漫长。

从人生发展历程来看,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处于一个尚未完全成熟、尚未定型的时期,是正确的性别意识观念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对小学生施行双性化性别教育尤为重要。而我国少有的双性化性别教育相关研究多针对中学和大学阶段的学生,鲜少对小学阶段的双性化教育作出系统、科学的研究探讨,因此供小学教育者学习、参考和借鉴的具有针对性的理论、实例匮乏,同时还存在理论过于宽泛,操作实施难度大等问题。

一、小学双性化性别教育的困境

(一)内部困境

1.理论知识、实践研究的短缺

国外与国内的性教育和性别教育的程度和深度发展不同步,这限制了我国参考借鉴国外双性化性别教育的范围和程度。并且,由于国内外文化、教育理念等的巨大差异,国外的双性化性别教育理论在国内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而国内双性化性别教育起步不久,针对小学阶段双性化性别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研究寥寥无几,可供教育者参考、分析的双性化教育理论或实践研究数量远远不够。

2.实现难度较大

双性化人格是较难实现的新型人类性别角色模式,一个人要想具备男女两性心理和行为上的优点十分困难,这对小学生本人的素质、教育者的能力和社会大环境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且,双性化人格中所要求的许多特征,如独立又合作、果断又沉稳等,在某种程度上似乎是相互抵触的,存在一定的对抗性,很难看到同一个个体身上同时具备男女两性之长[4]。

3.确切标准的缺乏

现在提倡的双性化性别教育多为一种理想教育期待,但究竟双性化性别教育要达到何种程度,小学生的性别角色塑造过程中出现何种信号就算达到理想目标,并没有确切的标准,难以进行明确界定说明[4],这难免导致教育“过度”,甚至出现“异化”现象,违背了双性化性别教育的初衷和本心。

(二)外部困境

1.传统观念和性别刻板印象的桎梏

长期以来很多人对性别、性别角色等有着根深蒂固的性别刻板印象,认为男性具有坚强、自信、能干、理智等品质,而女性只能具有敏感、柔弱、顺从等品质[5],或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女性地位低下,甚至对双性化性别教育存在一些偏见误区,如把双性化和“中性化”对等等,都不同程度地阻碍着对小学生双性化性别教育的传播和普及。

2.对双性化性别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认识理解不足

众多小学教育者对双性化性别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降低了他们的双性化性别教育认识水平,造成其对于前沿倡导的双性化性别教育完全未曾涉及或一知半解,对相关概念内容了解不全面、不科学,认为双性化就是要把男女生培养成“男不男,女不女”的个体,使得小学双性化性别教育指导水平远远不达标。

3. 男女师资比例极不协调

当今社会,从事教师职业的男性寥寥无几,而在小学任教的男性更是屈指可数。很多男性认为教师工资待遇不佳、地位不高而在就业时拒绝选择教师行业,还有一些男性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对小学教师存在刻板印象,认为女性更能胜任小学教师这一职业,种种原因造成了小学教育领域男性和女性教师“阴盛阳衰”的畸形现象。

4. 家校沟通不足,双性化性别教育合力难以形成

小学生在学校接受到科学的双性化性别教育后,若在家庭教育中潜移默化地得到强化巩固,双性化性别教育自然事半功倍、效果显著。可如今,很多家庭和学校联系不紧密甚至完全脱节,双方就小学生双性化性别教育方面的理论、理念、方式等方面沟通不足,甚至教育理念完全悖离,这种家校互动不良的现状无疑为双性化性别教育的成功实施增加了一定难度。

二、小学双性化性别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小学生的性别意识尚处于构筑阶段,很不稳定,极易动摇,这就需要小学生所处环境中的外部教育力量发挥主要作用,对此,小学生双性化性别教育可以从以下方面采取对策:

(一)家庭的雙性化性别教育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各项发展意义重大,而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孩子的双性化性别角色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

1.摒弃不合理的性别观念,主动学习双性化的相关知识

家长要想孩子形成双性化人格,首先自己应摈弃“男尊女卑”等不合理的性别观念,要打破固有的性别刻板印象,摆脱传统的性别思维定势。同时,家长要重视对孩子的性别教育,意识到双性化性别教育的重要性,通过网络或书籍等各类渠道学习科学的双性化性别教育模式,采用多种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地进行双性化性别教育。

2.树立正确的双性化人格学习榜样

父母应以言传身教的教育方式将双性化性别教育运用于教育实际中,营造和谐的父母关系和两性平等的家庭氛围,担任好父亲和母亲的性别角色,在双性化性别教育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充分展现出双性化人格品质,给孩子提供双性化人格榜样,让孩子明白男生可以细心体贴,女生也可以勇敢坚强。

3.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双性化人格发展

家庭教育中,家长应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主动发现并学习异性同伴的优点长处,通过赞许等方式强化优秀异性人格特征的出现。对女孩子而言,可以多带动她们参加运动和各项体育活动,引导她们的逻辑思维发展,培养她们坚毅的性格;对男孩子而言,可以多涉及艺术类活动,激发其感性的一面。

(二)学校的双性化性别教育

学校教育是小学双性化性别教育的中坚力量,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观念意识的树立、渠道的拓宽、环境的营造等途径促进着小学双性化性别教育的发展。

1.树立良好的性别意识

教师应承认客观的男女生理性别差异,对于男女性别差异不做好坏、优劣的价值判断,建立起健康、平等的性别观念[6]。在与小学生课上或课下的相处中,不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不隐形地传递两性不平等的性别思想,批评教育时不差异对待犯同样错误的男生女生,奖罚都需公平对待班上的每一名男生女生。

2. 培养双性化性别教育的能力

小学教师应充分看到双性化性别教育的前景,具有高瞻远瞩的长远目光,意识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学生有双性化性别角色期待,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修养,积极主动地接触前沿的双性化性别教育的研究和理论,学习与性别有关的心理学知识,熟悉学生的性别角色发展阶段,掌握双性化性别教育的理论和技巧策略,为双性化性别教育做好知识储备[7]。

3.拓宽双性化性别教育渠道

学校可以经常邀请研究双性化性别教育的学者来校举办小学双性化性别教育的主题讲座,开展性别教育主题沙龙和分享交流会,对教师和家长的双性化性别教育体系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指导,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渠道供教师和家长学习前沿的科学的双性化性别教育思想,通过提高双性化性别教育资源的丰富性来逐渐增强教育者实施双性化性别教育的能力。

4.营造两性平等的小学校园环境

在教学材料的选择上,尽量选取体现男女性别公平的教材, 努力消除教材教育中的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7]。通过观念性、物质性、制度性等方面的隐性课程为小学生营造一个两性平等的校园环境,利用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小学生的性别意识,培养学生的性别认同感。

小学学校应吸引更多优秀的男教师任教,适当平衡控制男女教师比例,加大女教师在学校层面的地位,使学生在无意识中克服传统的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的性别偏见[8]。

(三)社会的双性化性别教育

如今,社会是小学生获取各类信息的重要媒介,对小学生双性化性别角色的形成影响巨大。

1.以高度的使命感宣扬科学的双性化性别教育

大众媒体相关从业人员需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能以辩证的观点正确看待双性化性别教育,大力宣传科学的双性化性别教育模式,对人民群众的性别观念进行正确引导,让科学而系统的双性化性别教育深入人心,拒绝性别歧视和性别刻板印象。

2.提供正面的双性化性格人物榜样

可借助各种媒体平台如电视、互联网、书籍期刊等途径,尤其是适宜小学生的动画片、读物、玩具等,为小学生提供正面的双性化性格人物榜样。相关人士在研制作品时,应对人物的性别角色设定多加考量,避免将重要角色都给予男性,而女性都是家庭主妇等形象情况的出现,阻碍小学生双性化人格的形成。

双性化性别教育作为一种理想教育期待,对小学生本人,对国家、社会的发展都有着积极影响,是新时代性别角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也应注意顺应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倡导而非胁迫的态度进行适度教育,不可适得其反,避免极端现象的出现。尽管小学阶段的双性化性别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从内至外面临种种困境,但只要各个层面的人士愿携手共同努力,为小学生的性别发展保驾护航,小学双性化性别教育的光明未来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吴波.英国威尔士小学性教育教材的设计经验对中国小学性教育的启发[J].中国性科学,2018,27(07),144-148

[2]刘威.小学儿童心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第2版)

[3]李立娥.国内外“双性化”教育研究述评[J].江西社会科学,2007.(06),224-228

[4]欧阳秋琼.论双性化人格教育——未来家庭性别教育的可能模式[J].中国教师,2014,(S1),165-166

[5]汪咏国,谢继红. 防止刻板印象,促进人际交往[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12-05

[6]王华.学校双性化人格教育的教师准备[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05),31-33

[7]盖笑松,王晓宁,张婵.走向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教育[J]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5)

[8]赵垣可.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的意蕴、困境及生成途径[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7-02-15

猜你喜欢

小学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导入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