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今天中国的素食主义是如何形成的?

2020-08-04卢山

青年生活 2020年23期
关键词:素食

卢山

摘要:文章讨论今天中国素食主义形成的原因。文章认为素食观念的由来与传统文化有关,符合当今社会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也受市场利益的驱动。

关键词:素食;居丧疏食;安贫乐道

近年来,虽然素食在我国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还很小,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素食的行列。在这篇文章中,我想明确指出素食作为一种饮食习惯,表面上是个人选择的问题,但也受到利益链的驱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素食主义一直与美德和地位联系在一起,一些素食企业利用传统文化来宣传自己的产品。我还想指出某些场合下由素食所引发的问题。

什么是素食主义者?如果按食物种类分类,至少有严格的素食者和乳蛋素食者。严格素食主义者只吃谷类、蔬菜、坚果、豆类,动物性食品不可食用;而乳蛋素食者还可以吃鸡蛋和牛奶。如果我们按素食的频率分类,一些人每天都吃素食,而有些只是暂时的。人们也有不同的理由成为素食者。在中国,有些人因信佛而不吃肉,有些人认为素食有利于环境和动物保护,有些人认为动物可能患有影响健康的疾病。在中国,人们或多或少地听说过到素食主义并受到素食主义的影响。有些人为了追求健康饮食而声称自己是素食主义者,但他们通过吃适量的肉来保持营养平衡。如果有些人不吃肉仅仅是因为买不起肉,他们一年里几乎吃不到肉,而会在有机会或者在春节等一些重要的节日吃肉,我们如何定义他们是否是素食主义者呢?所以严格的分类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或许可以讨论今天的素食主义在中国是如何形成的。

最初,蔬菜食品是贫穷的象征。在中国古代,大多数人很少吃肉,因为他们买不起。一般来说,只有统治阶级才能买得起肉,一般家庭只在春节等重要场合吃肉或招待客人。中国人喜欢用“打牙祭”来形容吃肉,意思是“给牙齿过节”。过去人们在节日里会特别努力做一些好吃的东西,人们吃的最好的东西就是一块平常买不起的猪肉。人们珍惜节日期间吃肉的机会。他们会把任何好的食物作为仪式祭祀给祖先,然后他们会把肉“祭祀”到牙齿上,吃肉就像是一种仪式,所以对中国人来说,经常吃肉是财富的象征,用肉招待客人吃顿丰盛的晚餐是件好事。贫穷是中国古代大多数人吃素的主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吃素并不意味着人们想吃素或不喜欢吃肉,只是不得已。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素食也有和地位与美德的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素食有两种特殊的含义

1.将蔬菜食品与孝道联系起来

根据《礼记》记载的儒家“居丧疏食”的规定,它的意思是在葬礼期间,死者的家人只应吃清淡节俭的食物,大多是廉价的蔬菜和粥,意思是亲人去世时要节俭而不奢侈,以示对死者的尊重。随着儒家礼法被纳入国家体系,素食主义成为一种国家礼制,成为孝的象征,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遵循。在丧葬期间,越是超出丧葬礼仪的规定(如延长吃素时间等),就越会因“尽孝”而被赞赏。也有许多人因违反丧亲素食而受到惩罚。最著名的是西汉昌邑王刘贺,他被霍光废除的直接原因就是他在汉昭帝死后没有吃素,这被认为是不孝顺也不尊重先皇。当然,罢免昌邑王有更重要的政治原因,但素食主义已成为重要借口,说明居丧疏食已成为一种基本规范。

2.将蔬菜食品与崇高的精神追求联系起来

儒家主张“安贫乐道”,即贫乐学说。在中国古代,淡泊名利、摆脱一切诱惑被认为是可敬的。素食主义也成为崇高的象征。有些人倾向于把素食主义作为一种规范,通过生活上的节俭来表现自己的远大志向,不同于俗世。他们认为素食是一种自我修养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素食成为美德和崇高精神追求的外在表现。窦章在羌族入侵后生活简朴,他住在一所破旧的房子里,每天读书吃素,尽孝道。他声名远扬,太仆邓康想和交好他都拒绝了,但最后在邓康的推荐下他入朝为官。正因如此,一些政客可以通过吃素来获得政治资本。

除了我们刚才提到的,还有一些重要的宗教原因,“不杀”是佛教的一条重要戒律,佛教相信因果报应。如果一个人杀了很多人,他的来世将受到惩罚。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从佛经中找到理论依据,下令僧侣吃素。从那时起,中国佛教就形成了素食传统。萧衍不近女色,不吃肉,他还要求全国效仿。佛教认为人和动物可以相互转化。如果人们行善除恶,就可以在来世继续生活,甚至成佛。如果人们作恶,来世可能变成野兽。所以,当你残害其他生命时,你为来世播下种子,当你狼吞虎咽地吃下大块猪肉时,你很可能是在吃前世父母的肉。这组关于来世和业力的描述对信徒的日常行为有着极大的约束力。由于佛教的兴盛,这一观念在今天的中国人中得以存在。

在现代中国,由于财富快速增长,吃肉很少被视为奢侈,贫穷很少成为素食主义的原因,人们经常吃肉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人们认为吃肉是美好生活的象征。大多数人不是素食主义者,但素食主义仍然存在。素食主义在一些集体场合经常与传统相抵触。比如下面两个例子

在除夕夜的晚餐上,一位祖母准备了一顿丰盛的鸡、鸭和鱼的大餐。她想让他的孙子尝尝美味的食物,但孩子不喜欢,并训斥她吃肉的坏处。她不明白,因为小时候吃不到肉的她认为肉能使她的孙子健康成长。

一个父亲希望他的儿子有一个素食婚礼。他说:“如果在我儿子的婚礼上,我们杀死动物,我怎么能在佛祖面前呢?不杀生是为了儿子、儿媳积德,我做好事也是为了帮助他们”,但中国传统婚礼一定要有好酒好肉招待客人。新郎的祖父想,如果要自己孙子的婚礼上办素宴,那就干脆不要办婚礼了。他会在亲戚朋友面前感到羞耻。

由于健康和宗教原因,今天的中国人更可能吃素。在我们吃不起肉的年代,吃素是很正常的。素食主义的持续甚至导致家庭冲突。当不同人群因不同原因成为素食者,并开始在公共场所推广素食主义理念,要求他人吃素时,我们便很容易看到问题。

在中国近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关于“幸福病”的讨论层出不穷。顾名思义,是指人们在对物质生活基本满意、追求更高层次、更高层次生活时所遇到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问题。最突出的生理表現是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动脉硬化等疾病引起的营养过剩。人们认识到这种疾病的危险性,所以他们主动追求健康的饮食习惯。在中国人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健康的审美观,越来越多的人追求强健的肌肉和强健的身体。他们将这种身体形态与健康联系在一起,为了达到或保持身体形态,他们将素食主义与所有这些联系在一起。

在這方面,中国人显然受到西方世界的影响,西方世界早先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但在早期,西方人在吃素的时候从中国人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康奈尔大学坎贝尔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牛津大学理查德·佩托在中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69个县进行了饮食、生活方式和疾病死亡率三项流行病学研究。前两项主要研究由康奈尔大学营养学坎贝尔教授领导,他研究结果发现,中国人的体重基本正常,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患病率远低于发达国家。他认为关键原因是中国人吃素,一天只吃三餐。在西方国家,人们对中餐很狂热。这项名为“中国-康奈尔-牛津项目”的工作,不仅发表了数十篇被广泛引用的论文,而且在发达国家的各种媒体上广受欢迎。坎贝尔教授认为,以动物性食物为基础的饮食会导致慢性疾病(如肥胖、冠心病、肿瘤和骨质疏松症)。植物性饮食是预防和控制慢性病最健康、最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多吃谷类食品、蔬菜和水果,少吃鸡、鸭、鱼、肉、蛋和牛奶。[1]2006年,这项研究的结果也在中国发表并畅销,它在2011年再版,再次热卖。

对健康的追求为素食主义创造了巨大的市场。在中国,很多食品公司已经开始生产符合中国人需求的素食,这些公司借用中国文化中素食的含义来推广自己的产品,在推广素食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公司把素食产业变成了慈善事业,并逐渐专业化规模化,甚至在广州成立了素食职业培训学校。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政策下,他们把新素食营销论坛的主题定为“一带一路的素食产业和素食市场的标准运作”。他们推广素食的方式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这在当今中国对于健康和精神追求的环境下尤其有效。

当你在网上寻找素食的时候。每一篇文章告诉你为什么要吃素,吃素的好处是什么,之后都会有一则健康产品的广告。这些广告会讲述素食带来的好处,有时不仅仅是健康和保护环境,关乎一个人的职业道路和发展。素食主义者认为素食会给他们带来“福报”,素食企业也用这个来做广告。一个素食宣传中的例子是,在一家公司中高级管理层都是素食主义者,新来的员工小王也是素食者,他比其他人晋升得更快,于是大家都相信这是他们素食主义的回报。

许多素食企业邀请一些名人为他们代言,通过宣传他们的素食行为来扩大素食的影响力。这些明星的影响是巨大的,素食主义被视为成功人士的外在表现。一方面,素食主义是这些明星的追求,另一方面,素食给这些明星带来了好处。由于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明星张杰和谢娜举行了素食婚礼,于是很多素食婚礼公司在宣传素食婚礼的优雅时都会提到这对新人不同寻常的婚礼。素食婚礼的想法也影响了我们之前提到的父亲,他计划为孩子们举办素食婚礼以积累福报。

总之在中国文化中,有一个传统把素食主义和地位与美德联系在一起。素食公司经常利用这些文化来推广素食以增加市场,同时素食符合当下环保和健康追求的需要。这些逐渐形成了我们的素食主义观念。受这些素食者的影响,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其中。

参考文献

[1]Junshi, Chen;Campbell, T. Colin; Junyao, Li; Peto, R., eds. 1990. Diet, lifestyl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a stud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65 Chinese count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猜你喜欢

素食
世界素食日
素夏可餐夏天到了,你的身材还好么?
素食,一场席卷全球的绿色风暴
夏季素食之素卷芦笋
西班牙科学家3D打印“素食牛排”
“弹性素食”
素食养生,不是你想的那样简单
素食主义 掀起GO Green饮食潮流
气候素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