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兴机场的“智慧”

2020-08-04张晋

大飞机 2020年2期
关键词:航站楼行李旅客

张晋

2019年9月25日,举世瞩目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新机场带来的新期待不只是空中疏堵这么简单,而是使我国智慧机场建设运营实现了由“追赶者”向“并跑者”和“领跑者”的华丽转变。

作为中国建造的又一个超级工程,大兴机场这座标杆式的交通枢纽从外到内都融入了当今最前沿的创新技术。从绿色环保的建设标准,到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大兴机场把智慧机场的要素巧妙地融入机场的人流组织、业务流程、设备系统,向世人展示了真正的“智慧”。

科技驱动“创新绿”

从外观上来看,大兴机场航站楼设计达到了功能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航站楼内60%的区域可以实现天然采光,8根巨大的C形柱既是支撑的构件,又是室内采光的窗口。同时,在每条指廊的顶面铺设一条带状天窗,贯穿整个600米的五条指廊,既能为室内引入足够的光线,也能为旅客指引方向。

据推算,这样的设计让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比同等规模的机场航站楼能耗降低20%,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万吨,相当于种植了119万棵树。2017年11月,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获得绿色建筑三星级和节能3A双认证,这是我国第一个节能建筑3A级项目,具有重要的标杆意义。

如果从大兴机场的上空往下看,你会发现机场的外形犹如一个贴在地面上的“大海星”。这样的外形与其跑道设计规划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跑道设计方面,综合考虑大兴国际机场周边空域、地面条件、运行效率等因素,大兴国际机场采用“三纵一横”国内首创带有侧向跑道的全向跑道构型,运行效率达到世界同等级机场的先进水平。

其中,侧向跑道可避开廊坊主城区,避免了飞机噪声影响。据仿真模拟推算,全向跑道构型相较全平行构型一年可节约燃油消耗约1.85万吨,减少碳排放约5.88万吨。

同时,跑道和航站楼的合理布局还可大幅缩减旅客中转时间,旅客国内转国内30分钟,国际转国际45分钟,国际国内互转60分钟。

此外,大兴机场还构建了高效合理的复合生态水系统,力争打造“海绵机场”。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的方式,实现雨水收集率100%,雨污分流100%,污水处理率100%,非传统水源利用率30%。未来,大兴机场还将打造京津冀除冰液回收处理中心。通过建设飞机除冰液处理及再生系统,实现大兴机场以及首都、天津、石家庄机场除冰液的集中处理,更好地发挥绿色机场典范的作用。

5G+AI智慧出行

大兴机场投入运营后不久,东方航空、北京联通、华为三家企业率先发布基于5G的智慧出行集成服务系统。这是5G千兆网在民航领域应用孵化的样板试点,综合运用“5G+AI”技术为旅客带来智慧出行的新体验。

2019年8月,北京联通和华为携手采用基于室内数字系统的5GLampSit完成了大兴机场航站楼5G网络全覆盖,实测速率超过1.2Gbps。基于5G网络的千兆带宽能力,大兴机场的旅客可以流畅享用高清视频在线播放或快速下载、云VR、云游戏等高速MBB业务体验。

在大兴机场,5G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旅客“一张脸走遍机场”。乘坐东航航班的旅客无需再像以往那样出示身份证、二维码,只需人脸识别,就可完成从购票、值机、托运到安检、登机等各个出行流程。客舱乘务员还可通过机舱口人脸识别系统进行旅客复验、旅客清点确认、座位引导等每个环节的工作,提升服务精准度。通过便携式人脸识别装置设备,地服人员也可以快速自动识别旅客,智能推送旅客登机信息。

借助北京联通和华为打造的5G全覆盖网络,东航APP为旅客智能推送覆盖旅客的行前、行中、行后、航班变动等各个场景的全流程服务信息,除了常规的出票提醒、值機提醒、登机提醒、催促登机提醒、登机口变更、行李提取转盘等服务信息外,还新增了到登机口预计用时提醒、无人陪伴儿童登机、交接通知等。

此外,三家企业还合作开发了5G行李跟踪解决方案,可以实现“一颗芯行李管控”,让行李运输全程可视化,旅客可以随时查询托运行李状态。旅客可以通过APP完成自助值机、选择行李托运,将电子行李牌贴近手机进行数据感应,几秒钟就能完成航班号、行李目的地等信息录入。随后,旅客前往专柜激活,即可完成行李交付,真正实现全程“无纸化”。

安检旅客的随身行李也会跟旅客精准匹配,避免拿错。因为行李筐底部设有“芯片”,投筐位上有阅读器,行李筐放上传输带系统就自动激活。同时,传送带一旁的摄像头动态抓拍人脸,再把行李信息和旅客绑定。一旦某件行李查验有问题,会被分拣到单独的区域,不耽误其他旅客通行时间,安检过程更加快捷。

在行李服务方面,大兴机场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不仅首次采用了RFID定位摄屏跟踪,可以精准监控旅客行李到达哪里,是否通过安检、是否跟上飞机、是否通过海关等环节。旅客还可使用无源电子行李牌实时获取和查看行李的位置信息。高效的传输系统确保旅客无需等待即可提取行李,首件进港行李可在13分钟内到达。

该集成服务系统在大兴机场试点运行后,未来很快将会推广至北京、上海两地的4个机场,并逐步在全国各大机场布局,帮助各大机场提升智慧水平。

更智慧的机场管理

大兴机场的信息中心和指挥中心大楼既是一座功能齐备、设施先进的新一代数据中心,又是机场运行指挥中心,是支撑智慧机场的核心。该中心是大兴机场范围内所有弱点信息系统核心设备的运行场地,也是三大电信运营商、铁塔公司、有线电视运营商在机场区域内的核心机房,是全场通信链路的核心节点,具备承接集团各成员单位、各航空公司及其他驻场单位信息系统托管服务的能力。

依托大数据中心,大兴机场基于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了一套全面的机场信息系统。这套系统连接了机场内外的全部功能模块,它能够高效地支撑机场所有核心业务运行,主动预测运行趋势,自动高效地提供无缝的旅客服务。透过信息系统,结合互联网技术,能够为机场的模式创新提供支持和保障。

同时,由于信息系统实现了实时数据共享,因此机场可以以此推动相关各方精诚协作,建立完整的多式联运体系,与周边机场联动发展,引领区域经济发展。信息系统还能提供足够的通信能力和协同合作能力,支持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

此外,大兴机场的数据中心借助北斗导航定位技术,对其室内外工作人员及行李车辆进行高精度定位。机场在首期建设中应用了UWB(超宽带)高精度室内定位系统,这在国内还是首例。作为一种新兴的室内定位技术,UWB能够利用定位标签向定位基站发射脉冲信号来进行精确的室内定位。新技术的启用,将使得大兴国际机场未来能够对室内的人员和车辆进行可视化监控和管理,以及为每个旅客提供量身定制的导航和服务。

在行李运输方面,大兴国际机场的每辆行李车上都将配备一个北斗导航定位设备,从行李托运开始就将实现行李踪迹的实时共享和精准定位。这样一来,在新机场几万平方米的分拣大厅中,400多辆行李车在运转时的实时定位都能准确掌握,从而帮助这些车辆更有序、更高效地运行。

全新定位,为枢纽而生

大兴机场承载了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使命,其选择和定位的考虑不单单只为建设一座机场,而是京津冀一座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因此,机场不仅能为旅客提供航空中转服务,也同样能够像高铁站、地铁站一样提供轨道交通中转服务。未来,旅客到大兴国际机场不一定是乘坐飞机,也可能是来坐火车。同时,通过这张巨大的交通网,大兴国际机场能够辐射3小时高铁圈内近2亿人口。

此外,为了建成真正高效快速的综合交通樞纽,大兴机场在空间设计上将航站楼、停车楼、轨道交通大厅融为一体,乘客在此可以真正感受到“零距离”换乘的通行体验。目前,大兴机场还在联合铁路公司、航空公司等机构,共同探讨“一票到底”的方案。未来,旅客有望进行一次交易就能在大兴国际机场完成所有交通方式的出行。

机场作为城市对外交流最高效快速的闸口,同时也是提高城市能级与扩大经济辐射力无可替代的存在。大兴机场配套的“五纵两横”骨干交通网络可以将京津冀区域的城市连接起来。其中,“五纵”为轨道交通大兴国际机场线、京雄城际铁路、京开高速公路、京台高速公路、大兴国际机场高速公路,“两横”为大兴国际机场北线高速公路、廊涿城际铁路(北京段已开工建设)。

立体的交通网加强了京津冀区域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和合作共享,紧密接入北京半小时核心生活圈,并通过机场纳入全球化节点城市群。因此,从长期来看,大兴机场的建成所带来的经济辐射作用将是巨大的。

猜你喜欢

航站楼行李旅客
爱因斯坦的心灵鸡汤
候车大厅的旅客
教你轻松收拾行李
我是人
朝鲜新航站楼亮相
定格
收拾行李
金旅客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