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网购个人信息泄露风险调查与控制方法研究

2020-08-04邬佳利高明晶

好日子(下旬) 2020年6期
关键词:大学生

邬佳利 高明晶

摘要:进入21 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网络覆盖的广泛性,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一种大众化的购物模式,吸引大批的年轻消费者。在网购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常用消费模式的同时,随之而来的网络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则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担忧和重视。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网购过程中信息泄露风险进行调查,以期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网上购物;个人信息泄露

1.引言

据CNNIC 发布的《第4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 年6 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6.39 亿,占网民总数的74.8%。大学生群体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职业群体,占比为26.8%,高校大学生是网购的主力军,具有必然性。一方面,大学生在校接受最新的知识,具有较为超前的消费观念。另一方面,现代商家也充分利用信息与人才资源,及时掌握大学生的喜好,开发出具有吸引力的产品以及利用最新的营销模式,如B2C 到、C2C 再到如今的O2O。最后,便捷快速的物流业保证了商品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从商家传递到消费者手中,满足了大学生即刻体验的需要,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网购的发展。

2.大学生网购情况调研

现今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在主要利用什么设备上网购物调查上,85.71%的大学生使用电脑上网购物,14.29%的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购物;在网上购物的年均消费金额调查方面,200元以下的学生占12.5%,201元至1000元之间的学生占55.36%,1001元至3000元之间的学生占23.21%,3001元至5000元之间的学生占5.36%,5000元以上的学生占3.57%;主要在网上购买产品调查方面,购买服装饰物的学生占98.21%,购买美容、护肤或减肥产品的学生占51.79%,购买书籍及音像产品的学生占37.5%,购买旅游产品(机票、酒店预订等)的学生占23.21%;在您没有网上购物经验原因的调查中,46.43%的学生对对产品质量缺乏信任感,28.57%的学生认为网上交易虚假信息太多,质量售后无保。

可见,参与调查的所有学生都有网购的经历,37%的同学经常上网购物,目前还是以电脑上网购物为主。学生由于资金有限,网购年均消费金额大多集中在200元--10000元,占23.21%。学生对网购的担心,主要集中在对产品质量缺乏信任感和网上交易虚假信息太多,产品质量、售后无保证等问题。学生网购商品主要是服装饰物,占98.21%,其次是美容、护肤或减肥产品,占51.79%,书籍及音像产品,占37.5%,旅游产品(机票、酒店预订等)23.21%,通信/数码产品及其配件17.86%。在目前的第三方支付品牌中,学生对支付宝最熟悉,占96.43%,其次是财付通69.64%,银联64.29%,网银在线46.43%。

目前大学生已经成为我国网络购物的主流消费群体,在人数比例上占有绝对优势,在消费水平方面呈上升趋势。在网络购物渠道方面,共有三类网站是大学生的首选:主要进行网上零售的B2C网站、C2C拍卖网以及门户网站。目前,大学生主要喜欢在B2C(如天猫)、CTOC(如淘宝)、团购模式(如美团)的电子商务网站上购物。选择购物网站,最看中的因素依次是产品质量(60.71%)、产品口碑(25%)、产品价格(7.14%)、产品品牌、服务。

由此可见,大学生在网上购物的金额和数量都是占很大比例的。在诚信问题、交易的安全性方面,同学们对诚信问题、交易时的数据是否会泄露,交易平台的网站是否安全,用户信息能否得到保证等安全问题是大学生比较重视的。

3.大学生网购中的风险问题

首先,学生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强。调查顯示,大部分大学生知道自己的信息已经泄露但仍然不采取措施,保护意识极不强。例如,在丢弃快递单时不撕毁快递单,其上记录了消费者的姓名、地址、联系电话这样非常隐私的个人信息,如若不加以重视,就会被有心人收集利用进行侵犯他人个人信息的行为。

其次,网络支付机制不健全。现阶段,网络购物缺乏有效的网络支付手段和信用体系。在支付过程中消费者的个人资料和信用卡密码可能会被窃取盗用。如果不能健全网络支付机制,则随时可能存在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更容易辨不清网络陷阱。

最后,网购过程中参与者众多,责任划分不清。由于网购从消费者下单、商家收到订单并安排发货,货品通过第三方物流到消费者手上中需经过多方的信息流转,消费者在追查订单信息泄露时常遭遇商家、平台“踢皮球”,双方均不承认信息泄露,对信息泄露的责任划分不够清晰。

4.大学生个人信息泄露的控制方法

(1)由于网络侵权中侵权人身份地点的不确定性和被侵权人居所的分散性,导致现实的立案调查追踪工作困难重重,建议形成专门的网络侵权调查、追踪、管理的系统,有效帮助被侵权人维护权益,改变大学生个人信息维权难的现状。

(2)建议电商平台及运输服务公司在消费者享受服务过程中专门提醒消费者注意个人信息外泄;相关部门及高校通过广告、讲座等形式,大学生自身积极采取措施来提高信息保护意识。

(3)本研究基于大学生网购中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创新了了一个应用插件,能在用户填写个人信息时给网络加密,不允许其他插件、连接、访问之类的进入。然后填写完信息后立马可以将信息抹除,以防被网站泄露信息。这个插件会在网页或手机弹出支付或者填写相关个人信息时扫描是否安全,然后打开加密程序,其他非法网站是无法访问到你的个人信息,只能读取到“*”。这个插件也就是结合了网页“安全”里面的所有内容,但是它是针对购物时个人信息,这样也就更加安全。

5.结语

对于大学生网购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虽然有些个人信息泄露不会对生活有所影响,但是一旦你的个人信息被非法拿去利用的话,严重的可能导致你个人财产受到损失。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虽然《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有有关个人信息的规定,但是这都不能避免泄露问题的出现。尽管创新了一些可以减少个人信息的解决方法但是这也不能完全解决,所以更加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管理,采取更好的措施来解决大学生网购个人信息泄露问题。

参考文献:

[1]  包小云,王俊峰. 大学生网购中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的调查报告[J]. 法制博览,2019(21),1-2.

[2]  龙霞,侯阳. 大学生将网购进行到底[J]. 科教文汇,2011(9):204-205.

作者简介:邬佳利,1999年8月18日出生,女,汉族,云南昆明人,学生。

高明晶,1990年5月16日出生,女,汉族,黑龙江大庆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电商物流研究。

(作者单位: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微信使用对大学生亲子关系的影响
浅议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养路径
浅析大学生校园兼职
暑期近万名大学生兼职送外卖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成立首个村级大学生创业园
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