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通信网络的规划与组建初探

2020-08-04胡俊

好日子(下旬) 2020年6期
关键词:通信网络配电自动化

胡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建设步伐也在持续加快,在日常生活以及生产中,电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为了能够与日常生活以及生产用电需求相匹配,电力企业积极构建配电自动化系统,同时加大对于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力度。在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过程中受到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配电通信网络就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基于此,本文以配电通信网络为研究视角,针对电力企业配电通信网络的规划以及再次创建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对我国电力事业的稳定长期发展贡献一定的力量。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通信网络;网络规划;网络组建

前言:

自从改革开放之后,国内工业化发展速度持续加快,电力系统是工业化背景下社会生产、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要保障。在电力事业发展过程中,实现配电系统自动化是关键所在,也是基本要求,配电系统信息化、网络化也是社会主义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提高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通信网络的稳定性,是确保配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所在,所以这一方面的工作如今已经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基于此,笔者主要对网络通信规划以及再次创建等展开深入分析,因此具备现实研究意义。

一、配电自动化与配电通信网络概述

(一)配电自动化

配电自动化这一概念诞生于20世纪中叶,由西方发达国家率先提出。国际上对于配电自动化的研究起步比较早,1985年前后已全面开启,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目前全球配电技术已取得巨大突破,相关技术比较成熟。就世界范围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各国在构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过程中采取的组建模式不尽相同,所以在國际上对于配电自动化并没有形成统一化的、标准化的概念。近年来,我国电力事业发展中对于配电自动化的研究程度加深。根据国家电网《配电自动化规划设计指导》可知,所谓配电自动化是指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如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等,将国家电网运行中所生成的各项数据整合完整的信息集合,完成对配电系统的全方位监控,最终让配电以及用电尽快实现现代化以及智能化。

(二)配电通信网络

现阶段,就当前国内电力通信网络而言,除用电、配电以及发电等环节外,还包括变电、输电以及调动等相关环节,根据国家电力事业发展实际情况,基于电力系统的整体性规划布局,配电通信网络主要包含两个部分:其一是骨干通信网络,其二是终端接入网。其中主干通信网主要支撑的发电、输电、调度、变电这四个环节。在多年的建设过程中,我国国家电网基本上实现了主干通信网络的全范围覆盖,主要覆盖范围包含了各级别电网的网架,建设确保国家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三纵四横”配电通信网络。如今,中国电网在光纤传输的基础上,已经实现了调度数据网、综合性的业务数据传输网络等多种配电通信网络。

二、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通信网络的规划与组建策略

(一)明确配电通信网络构建目标

根据我国现阶段配电自动化系统在运行中的实际要求,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运作,在配电系统正式组建之时,应该首先明确以下四项目标:第一,配电通信网咯系统必须确保各项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在这里我们主要应该确保配电通信网络具有极强的抵御外界恶劣环境的功能,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也要耐得住长时间的紫外线照射。第二,必须实配电通信系统在传输信息过程中的时效性。一般情况下,配电自动化系统应该在5秒以内实现对全部RTU、FTU数据的更新,所以我们在组建通信网络的时候必须选用最合适、最快速的宽带与网络结构。第三,配电通信网络在停电等故障发生的时候依旧可以正常运行,当某种故障发生的时候系统依旧可以保持良好的通信能力。在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过程中,无论是调度操作还是馈线自动化故障的有效隔离都需要通信网络的有力支持,所以这一目标的实现组建配电通信网络的关键性目标。第四,配电通信系统应该具备一定的扩充性,也就是说通信系统的规划与组建不仅需要满足当下配电系统的现实需要,还应该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进行思考,满足未来配电自动化系统发展的需要。

(二)有效利用分层设计方法

在对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通信网络主体结构的设计过程中,应该有效的采用分层设计方法,满足国家电网运行过程中对于通信系统的复杂性与稳定性的要求,利用分层设计的方式,能够确保传输信息时足够可靠以及安全。同时有助于控制系统、通信网络以及配电终端等构成的体系完备性,在运行过程中,利用配电终端来实现对配电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各项信息,在信息传输系统的支持下,将信息汇集到严重电子站当中,然后将信息传输到配电系统的总站当中去。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对汇集到主站中的信息进行梳理与处理,为相关管理人员制定相关决策提供科学性的依据,进而实现配电系统的时效性监控。骨干层的主要职能就是有效的系统中的主站与子站相联系,现阶段配电系统中的数据信息量是十分庞大的,尤其智能电网的构建对于信息传输的效率要求也是极高的,所以在这一层级的设计中应该一般可以使用光纤通信,满足整合系统对于骨干层所提出的多方面的要求,这一设计方式主要的优势在于信息存储量大,效率比较高,可以完成距离较长的传输计划,同时具备很强的抗干扰性能。

(三)解决规划与组建要点

1.通信方式

在通信方式的规划与组建中,通信方式主要使用的为开放化以及数字化两类,这样能够保证信息之间的双向串行,呈现出多元化的分支体系,这样可以与配电自动化系统更加匹配,达到智能化现场设备的要求部。此种规划形式在运行当中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通信效率比较高,信息传输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光纤通信方式相比而言,现场总线的组建方式在运行于维护过程中所需要成本比较少,在节约成本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工作站与馈线终端设备等的组建中可以采取此种方式。总线网路可以实现对于配电线路中全部节点的有机整合,在运行过程中如果需要对于某一个网路节点进行删除、更改或者需要增加某一个节点的时候都是比较便利的,可以有效的实现数据的点对点传输[1]。

2.网络协议

结合IPV6网络协议,针对配电系统在正式组建的时候,为了全方位满足干线的配电需求,主要通过IPV4网络协议对其中的网络骨干层进行合理规划以及调整,针对接入层的设计与规划中可以了利用IPV6网络协议,这样就可以实现未来更多新设备投入使用的需要[2]。在骨干层与接入层采取不尽相同的网络协议,可以使得地址的空间更加广阔,从而确保配电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运行过程中保持通畅,可以有效的冲破IP对于地址空间的束缚,在实践当中,可以根据配电业务的实际需求,有效的扩充网络空间,有效的实现对多种服务支撑,确保业务之间的高度融合,基于配电网络需求的角度来看,可以为其提供智能化的设备支持,根据系统运行的实际需要分配出多个IP地址[3]。有效应用IPV6网络协议相关技术来构建通信网络,可是实现设备之间的相互支持,使得网络中各个节点高度集成,同时也可以支持新业务的开展好需求,如当下比较常见的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并网等。

结语:

希望通过文章的阐述,可以使得电力部门明确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通信网络组建于规划的目标,基于总体目标要求,结合地区实际情况,整合新技术,创建出一套精准、稳定的基础通信网络,推动电力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海宁,由媛媛,周明明,冯庆锋,吴东来,王含.试论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通信网络的规划与组建[J].通讯世界,2017,(20):217-218.

[2]  苏英.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通信网络的规划与组建探讨[J].低碳世界,2017,(26):81-82.

[3]  王晓勇,王林.探索城市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通信网络的规划与组建[J].信息通信,2016,(04):193-194.

(作者身份证号码:43062419920419333X)

猜你喜欢

通信网络配电自动化
浅谈电力配电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浅谈通信网络安全维护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空间激光通信研究及发展趋势
物联网关键技术的发展对通信网络的影响
探析电力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
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及其对故障的处理分析
智能电网中配电自动化的构建研究
基于数字总线技术的民用飞机客舱系统通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