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
2020-08-04占宏志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也关系到建筑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工程施工阶段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涵盖了工程质量、施工进度、施工安全管理及工程造价与信息化管理等诸多方面,需要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引言:
随着工程项目日益复杂,工程施工管理也变得更加重要。面对繁杂的施工过程,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目标,即质量好、工期短、效益高和安全施工,是施工企业十分关心的问题。施工企业只有更加重视质量管理,抓好安全管理,落实进度管理,搞好成本核算,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才能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施工管理对于整个项目的顺利实施非常重要,这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的安全性和质量。由于建筑项目的单一和特殊性质,建筑风格和建筑类型不断增加,建筑风格多样化,业主和用户对建筑质量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进一步提高施工管理要求。
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分析
当前建设工程施工管理主要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2.1施工管理混乱
考察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构成成分,不难发现,相当数量施工企业是民营企业或个体私营单位。特别是家族式企业占了相当比重。对于这类企业,从事施工管理人员结构组成不尽合理,人员素质水平参差不齐,无疑会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带来问题。其具体表现为:一是身兼数职,即施工现场指派的技术负责人既要负责工程施工工作,又要承担安全检查工作,还要协调工地现场材料进场与保管事务。二是没有配备岗位职责相对应的人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容易出纰漏。即工程施工中出现问题要么没人管,要么多人重复管。
2.2制度执行不力
为了规范建筑工程施工生产秩序,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筑施工单位都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文件、规定和管理条例。但是,深入建筑施工生产一线不难发现,这些文件规定和条例大多数是停留在纸面上,形同虚设。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多数是应付各级各类检查时才想起与之对应的管理条文,而不能够做到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自觉地去贯彻执行这些条文。
2.3安全管理薄弱
由于相关职能部门对建筑施工企业监管不力及企业自身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导致安全生产事故频发。主要表现为地方保护主义作祟和安全管理人员素质低。一方面,我国地域辽阔,贫富差距较大,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政府部门,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或急于形成政绩,往往对房地产市场违规操作,甚至袒护个别建筑施工企业的不当行为,在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中埋下了祸根。另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从事安全生产管理的人员,不仅数量不够而且素质不高,缺乏对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的识别能力,不能有效地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欠缺。
2.4安全保障资金不足
无论是规范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行为,还是落实好施工安全措施,都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现实情况是相当数量的工程项目需要由建筑施工企业垫资,然后按工程进度结算款项。一旦甲方拨付进度款不及时或者遭遇物价飞涨导致的原材料价格过快上涨,对于一些实力不雄厚的施工企业来说,极易出现资金压力,甚至资金链断裂的情况。没有足够的专项安全措施资金作为支撑,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自然而然地成为空谈。
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相关措施
3.1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
施工材料是施工管理的重要方面,直接影响施工安全和质量。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基础,要对建筑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在购买材料之前制定材料采购书,采购符合设计要求的材料,在采购过程中应该尽量平衡建材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在材料采购完成进入施工现场时,要对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检查,不合格的材料禁止进入施工现场;要尽量减少施工预期材料与实际材料的偏差,可进行分批购买,根据施工实际情况来采购建材;由于施工材料众多,在施工现场的堆放也要进行合理规划,避免因为外界因素对建材造成影响,以此增加不必要的成本损失。
3.2不断完善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缺乏健全的法律条文,政府应该根据建筑行业发展的情况,制定较为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并确保这些制度能够有效实施。企业内部应该在已有的制度基础上加强法律法规的强制约束性,对于那些不按规章制度操作的人员进行严厉惩罚,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同时也要加强监理人员的监督力度,对施工现场的各种违规操作进行及时制止。
3.3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根据我国施工管理人员水平较低的情况,必须有效协调管理标准,不同的岗位要制定不同的岗位标准,严格审查建筑企业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程度,确保整个建筑工程能够顺利完成。在施工管理中应该不断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的质量意识,在日常生产活动中不断培养管理人员,使其认识到施工质量的重要性。对于专业知识不足的现象,施工单位需要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加大培训力度,严格绩效考核,不断推进施工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的发展,激发他们自我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3.4健全领导机构落实责任制
施工企业应该有健全的责任制度,主要负责人为总承包方,他联合其他承包方构成一个有较好组织性的机构。由于建筑工程涉及到的工种较多,技术难度较大,因此需要组织协调好各个工种之间的关系,确定正确的施工顺序,通过开会等对施工进度进行一个整体把握。各個工种之间相互配合协作,能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在达到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加快施工速度。
3.5强化安全意识
在建筑施工现场一旦发生了安全事故,就会给施工单位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而在施工过程中对安全的监管,是对施工现场每一位工作人员生命的负责,同时还是建筑施工科学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监管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当中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安全用品配戴情况进行检查,直到确认符合要求后才能开展工作,并及时找出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的产生。相关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注意到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把安全责任放在第一位,实施安全管理制度。施工安全管理可以避免人们受到生命财产威胁,且有利于企业提升经济效益。建筑企业需要在建筑施工之前,全面做好人员安全意识提升工作,开展安全教育课程,教给工作人员施工安全技术和方法,制定严格的安全制度,以此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4、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做好施工管理意义重大,不仅能充分提高建筑的施工质量,同时也可降低施工成本,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企业谋得长远发展之路。要想提高施工管理水平,要不断加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施工管理,完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把施工质量放在首要位置,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给建筑企业带来长远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耿海峰.解析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创新管理措施[J].建筑知识,2016,36(05):99.
[2]耿波涛,吴宗威.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措施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30):157~158.
[3]陈川.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若干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6(21):196.
作者简介:占宏志,男,汉族,1990年2月出生,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学历,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