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瑞图与黄道周行草书法异同之比较

2020-08-04许宇航

艺术评鉴 2020年12期
关键词:比较分析

许宇航

摘要:张瑞图与黄道周作为明代书坛创新主义与浪漫主义书风的典型代表,本文着重分析二人各自所处的时代背景、书法风格与用笔用墨,来鉴赏其各自书法,因二者在书法风格上有诸多相近之处,故将在用笔、用墨、章法、视觉效果等方面做一比较,以期探求明代创新主义书风的部分特征。

关键词:张瑞图   黄道周   书法风格   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12-0029-03

一、反叛拽放的張瑞图书法

张瑞图出身寒微,但天资聪颖加以苦读诗书,38岁的他就中了进士、获殿试一甲第三名,官位颇高,身处明晚期的他,官场得意的同时书法成就也非同一般,与前人迥然不同的书风让张瑞图成了明代晚期最有创造性的书法家之一,在书法史上独树一帜。张瑞图一生笔耕不辍,草书是其存世作品最多、最具代表性的,其作品下笔果断坚决,极少圆转,多用方折,点画凌厉,字形崎岖,气势动荡,可谓惊世骇俗,别开生面。有研究者曾说:

“在晚明书坛上,张瑞图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可以说,他是晚明新书派出现的标志”。

张瑞图结字有二王的成分,尤其受王献之的影响以及欧阳询、杨凝式、米芾等诸家的影响,书法兼具王羲之侧锋取妍的“侧”又有欧阳询的险峻。张的用笔用锋特点十分明了,侧锋是其显著标志,但同二王、米芾等书家的侧锋法的不同,他的笔锋向左露锋、侧锋起笔,通过字形横向的伸张与上下字的挤压,然后不断重复的这种手法让他的书法有一种动荡的节奏。方直、尖利、重横式笔画这三点为张瑞图行草书笔画线条的特点,方直的笔画线条在张以前的书法作品中并不常见,因为方折凌厉的笔墨多数人会以为不利于行草书的呈现,但通过张瑞图的用笔,这种他人理解的矛盾反而具有了极具个性的书法意象,显得恣肆,趣意无穷。

就像写一笔横折,他往往笔锋向左露锋、侧锋起笔,这种如比方法最简单,自然。此时笔在纸上的笔画较细,在纸笔的摩擦中逐渐用力让笔画加粗,到了转折的地方则直接翻转手腕折笔下行,这样的用笔省去了折笔处往往顿笔的一个过程,在形成方折的字形同时,无形之中加快了笔画的运行速度,同时也给人造成一种恣肆跳荡的声势。

张瑞图行草书法具有点画醒目,尖笔突出的特征,这种特征在他的横画中尤为明显,虽说儒家倡导的书风是含蓄内敛的,但张瑞图却不为所动,横画往往尖露直刻,但这种横画横画并不是简单的一笔划过,而是呈一种特殊的“对勾”状,显现出中间低两边高、起笔处尖且细、中间及后半段粗且匀的形态,横笔画的粗重搭配每列的纵向行隙加宽,这般的粗细对比更加凸显出张瑞图那种紧张的视觉效果。

张瑞图虽然是位仕途的失败者,但他在传统书法的继承与创造上,在丰富书法作品的表现形式上,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明代书坛上具有浓墨重彩的的一位书家,无愧于“其字天下奇”的称号,虽被历史列入“阉党”,称不上“德艺双馨”,但清代吴德旋在《初月楼论书随笔》尝云:“张果亭(瑞图)、王觉斯人品颓丧,而作字居然有北宋大之风,岂得以其人而废之”。应该是对他较为公允的评价,但就艺术成就而言,张瑞图不失为一个摒弃传统观念,独标气骨的大家。

二、气势为要的黄道周书法

黄道周通天文,理诸书,书画尤佳,他的书法横画多收敛笔势,竖画则增加放纵之感,所以书风雄健奔放,有力又有姿态,近人沈尹默就认为:“内擫是骨胜之书,外拓是筋胜之书”。黄道周的书法就是筋骨皆有,气势雄浑。

张瑞图行草给人以方硬直折的感觉,而黄道周行草则取倾斜之势来结字创作,字形偏于扁,上大下小的字形突出其书风的险绝,多向右横向盘绕,显得绵密,虽有些许习气但却劲健有力,现代书家曹立庵曾评论黄道周行草:

“其字结构奇妙无比,分行布白疏朗开阔,而且气脉连贯。特别是他的笔法极富变化,各种笔法溶于一炉,写来洒脱自然,毫无做作”。

黄道周的习书之路,集多家之长,且掺有隶书、章草笔意,好处便是可增加作品的飞舞跳荡,平添参差错落的美感。他的作品方笔点画居多,侧锋取气势,牵丝显筋骨。其用笔圆转连绵,婉转紧密的单字结构让点画饱满圆润,有跳荡的感觉,且富有弹性,作品笔画里有虚有实且掺有飞白,但却没有轻飘之感,虚中带实,主线清晰。反而行笔的迅疾使得枯笔连带,让线条具有很强的韧性。横线沉着爽利,线条干净明快,转折刚劲有力,表现出的力道势不可挡且带有一种浑朴自然的气息。

黄道周的作品也有不同于常人的地方,不少的笔画在该收笔的地方他却一笔甩出,但又在某些该舒展的笔画出刻意收笔,往往体现在字的右上角,没有夸张的那种戏剧效果,但却可以出奇制胜,令人钦佩。他的作品字密行疏,在章法的对比上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字与字互相牵制却有着将要跳出纸面的强大张力,气势效果非凡。

黄道周的书法充满着勇往直前和奋发勇进的激情,不仅体现出时代的审美取向,同时在变化多端的线条中处处洋溢着无可替代的人格尊严。他的行草书笔法奇逸高妙,意味深长,纵横捭阖中灵气逼人。在形制多样、时代张扬的年代里尽显舍我其谁的大家风范!是晚明尚奇书风的出色代表。

三、张瑞图与黄道周之书法异同

张瑞图与黄道周对于明代创新主义书风的贡献颇大,在没有生机,萧索黯然的那个时代都具有标新立异的突破性贡献,二人的书法将案上册扎引向了高堂大轴,从形式到落款再到章法布局都对当时的书家具有深远的影响。

張瑞图一生笔耕不辍,无论是官场应付之作也好,直抒胸臆的作品也好,作品存世较多,对于研究其书法提供了较好的资料。而黄道周的书法作品就少多了。黄道周虽然创作的生涯与写字的年份少,但这并不是黄道周疲于习书,是因为,黄道周把书法当作文人生活中一个极微小的事物,没有看的很重要,他曾在《石斋论书》中说道:

“作书是学问中第七、八乘事,切勿以此关心。王逸少品格在茂弘、安石之间,为雅好临池,声实俱掩余素不喜此业,只为钓弋余能,少贱所该,投壶骑射反非所宜。若使心手余闲,不妨旁及”。

除去作品存世数量来看,二人的的风格差异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张瑞图的行草已经超脱出来,看不出取法何人,早已自成一派,而黄道周行草还没有摒弃传统的痕迹,其草书的创新只是在边缘谨慎的一种操作。

(二)张瑞图的作品直入直出,棱角分明,方直尖利的笔画贯穿了他的行草书作品;而黄道周在追求骨感的同时也考虑到了方圆兼顾。

(三)张瑞图的作品有北方的豪放,不甚追求细节,更多的是肆意挥洒,抒发性情,而黄道周却不同,他会考虑作品的枯湿浓淡、提按顿挫以及牵丝盘绕的问题,以追求细节。

两人书法风格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相似:

(一)张、黄二人的行草书,都富有强烈的情感,撼人的气势,可以透过笔触体会二人在那个年代的纵情恣肆。

(二)二人书法在章法上面,都是大行隙,行间可跑马,而字与字之间又挤压空间,密不透风,视觉上的冲击感都很强。

(三)在“台阁体”这种端庄典雅的书风盛行的时代,二人都能纳古出新,树立起自己的风格,留名书法风格史,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四)二者行草书方面的成就离不开前期对于章草的学习与积淀,侧面的也说明了其二者具有相同的审美趋向。

(五)历来学书,离不开“二王”之法,无论怎么变化都挣脱不出来,但张瑞图,黄道周的另辟蹊径却都掀起了一阵潮流,开书坛改革之先河。

通过张瑞图、黄道周的努力,明末的书坛又起了生机,特别是创新主义书法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刘恒.张瑞图其人其书[A].中国书法全集·张瑞图卷[C].北京:荣宝斋出版社,1992.

[2]梁巘.承晋斋积闻录[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4.

[3]黄道周.石斋论书[A].崔尔平.明清书法论文选[C].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

[4]张金梁.明代书法史探微[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

[5]沈语冰.历代名帖风格赏评[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

[6]刘恒.领略古法生新奇——谈张瑞图的书法艺术[J].中国书法,1987,(02).

[7]黄简.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6.

[8]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侯真平.黄道周著述纪年书画考[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比较分析
高校图书馆与互联网知识服务的比较及发展策略
安徽省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
其他综合收益的国际比较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比较分析
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比较分析
我国科技决策咨询发展现状及完善
关于pps抽样技术在全国各地社会工作人员考试合格人数
经管类本科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比较分析
当代社会政治思潮对中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