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现阶段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0-08-04韩晓燕

装饰装修天地 2020年13期
关键词:相应对策造价管理存在问题

韩晓燕

摘    要:造价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核心功能就是对工程建设的成本支出实现控制,从而起到提高项目效益的作用。造价管理涉及内容多、涵盖面广,这使得造价管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一些环节的管理效果不佳,成本出现超支。对此,本文就针对目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具体问题展开论述,然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给业界人士一些启发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问题;相应对策

1  前言

造价是指一项工程项目建设所产生的全部成本总和,也就是建造价格。在建筑工程中,很多方面都会带来成本支出,人力资源配置、材料采购使用、机械设备配置、财务工作、税务筹划等等,这些方面都会给工程造价带来一些影响。不过,从目前的实际管理开展来讲,这些方面的管理并未全面落到实处,一些细节的控制还不到位,从而致使造价管理的整体效果未能达到预期水平。对于这些问题,管理人员就需要深入分析理解,把握其问题关键,然后对造价管理予以优化改进。

2  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问题论述

(1)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建筑工程施工,需要大量人员参与,施工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等,一项工程的施工量基本在施工前就可以大致确定下来,施工进度与环节安排,也可以事先确定。这样一来,人力资源配置就需要依据施工进度和工程量来合理配置。然而目前在一些项目当中,对于人力资源的配置较为随意,出现人员超标的现象,或者是人力资源价格超出市场水平。一些人员并未在施工中发挥切实作用,却给企业带来了成本开支。对于人力配置方面的问题,在造价管理中需要引起重视。因为人力配置不合理,还可能给施工质量与安全带来影响。

(2)材料采购使用有问题。建筑材料,这是建筑工程成本造价的核心部分,一般可以占到整体成本的一半以上。将材料的造价控制下来,可以对工程整体的造价控制带来积极的显著价值。从材料的角度说,造价管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采购,部分企业在采购过程中未能对材料价格实现有效的控制,采购价格偏高,导致整体成本大幅增加。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可能是没有对市场充分调查,也可能是存在暗箱操作。二是使用,存在较为明显的浪费现象。比如对于钢筋的使用,在施工现场会出现不少废短头。究其原因,就是施工下料不合理,未能对材料实现最大化利用,导致废料较多,增加了成本造价。

(3)机械设备配置不科学。在建筑施工当中,会使用到很多机械设备,比如场地平整、混凝土浇筑等等。在实际施工中,机械设备的来源一般有三个部分;一是企业自有设备,二是企业新购设备,三是租赁设备。不同设备,在施工中承担的施工量不同,施工使用的時长也不同。而目前一些企业在施工机械配置方面存在不合理,对新购和租赁的把控不到位,导致这方面的成本出现增加。比如一些价格高但施工量少的设备,本来应该租赁,但是一些企业却选择了新购,导致价值效益偏低。

(4)造价管理实施不全面。除了以上三个主要的造价构成内容之外,在建筑工程中,还存在一些其他的造价项目,比如办公成本、财务成本、税务筹划这些方面,这都需要予以控制,才能从整体上降低造价。然而从当前造价管理的具体实施来讲,存在明显的管理不全面问题。也就是造价管理的重点放在了施工因素上,对于非施工因素带来的成本,并未形成有效控制,比如财务成本、办公成本等,这些方面的管理力度就有所不足,从而会导致整体造价出现一定程度的升高。

(5)管理方式老套不新颖。从造价管理工作本身来讲,目前还呈现出很明显的传统化特征,也就是造价管理所使用的方法、流程等较为老套,还是局限于以往的模式当中,对于一些新方法、新理念缺乏使用。比如大数据技术、区块链技术这全新的信息技术,目前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还鲜少使用。管理方式的老套不新颖,不仅降低了管理效果,也降低了管理质量。

3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创新对策

基于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造价管理人员要形成清楚认识,结合时代发展,对造价管理予以创新构建,使其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1)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降低成本。在人力资源配置这个方面,需要对其实现优化配置,降低这个方面的成本支出。首先,优化数量。人力资源数量,应该依照具体的工程量来确定。在进行人力组织之前,就需要相对工程量进行估算,并且可以按照不同的施工环节流程,来估算各个阶段的人力资源数量,实现动态化的构建。其次,控制价格。人力价格,这需要参照市场标准来确定,尽可能控制到市场平均价格之下。通过数量与价格的控制,就能切实控制人力资源的成本,降低这方面的造价支出。

(2)加强建筑材料的造价管理。在建筑材料这个方面,造价管理需要予以强化和细化,基于全过程理念,对材料成本有效控制。第一,在材料清单编制的时候,就需要以工程量为依据,确定各类材料的用量、性能参数等,由此确定材料目录清单。第二,根据材料清单,展开市场调研,对材料价值、质量、服务、品牌等进行调查了解,从市场当中选择质量好价格低廉的厂家建立合作关系。不仅如此,还需要对后续的材料价格变化予以约定,如果后期价格上涨,那么价格按原本合同执行;如果后期价格下跌,则以最新价格执行。第三,严格材料使用管理,减少浪费现象。在材料的使用阶段,需要建立完善的领料制度,用多少领多少。而在施工下料的时候,也要做好指导,以最大化利用原则为导向,减少出现的浪费。第四,做好废料回收,将出现的一些废料予以回收,比如钢筋。在工程建设结束后,对这些废料进行拍卖处理,降低整体成本造价。

(3)优化施工机械设备的配置。在施工机械设备这个方面,需要对机械设备的配置予以优化,以便可以降低成本造价。第一,要先依据工程量和施工要求,确定相应的机械设备型号以及数量。第二,对照企业现有的设备情况,罗列出缺少的设备。第三,针对缺少的设备,要分析每种设备的施工量、设备价格以及使用频率。第四,针对施工量多、使用频率高以及价格便宜的设备,就可以企业自主采购,因为这在以后也能使用。而对于施工量少、使用频率低以及价格昂贵的设备,则可以选择租赁,这就比购买的成本要低很多。第五,对于闲置设备可以出租,对于折旧率较高的设备可以改造,重新利用。

(4)关注非施工成本的管理控制。对于工程项目中的非施工成本,管理人员要形成重视,对其有效落实管理。第一,要对办公成本做好管理,各类办公耗材、公务接待等,都要按照既定标准执行,不得出现超标行为。第二,对于财务成本,要关注融资和账款回收,一方面有多元化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另一方面要对应收账款加强催收工作,让账款尽快回流。第三,要做好税收筹划工作,通过相应的规章制度,合理降税,从而降低造成成本。

(5)借助信息技术辅助管理。在当前时代,信息化是一大核心潮流趋势。对于建筑工程的成本造价管理来讲,就需要对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形成利用,构建起“智慧造价”的管理体系,基于信息化手段自动采集各种造价数据,通过大数据技术予以分析,突出其中的造价问题,然后自动决策,为管理提供指导。

4  结束语

针对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来讲,现阶段在不少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问题,这需要管理人员形成清楚认识。在工作开展中,要对人力成本、材料成本以及机械设备成本优化管理,同时对非施工成本形成关注,并通过信息技术优化管理,全面提高造价管理的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志玲.刍议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和对策[J].中国房地产业, 2018,(20):157.

[2] 刘海亭.刍议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和控制措施[J].居舍,2019.

[3] 李冬存.刍议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困境及解决途径[J].纳税, 2019(9):270~271.

[4] 黄丽君.刍议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23).

猜你喜欢

相应对策造价管理存在问题
概预算编制质量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中的索赔问题探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中国啤酒行业发展现状和发展对策分析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浅谈我国社保基金的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