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致因分析及防控体系研究

2020-08-04刘钰

装饰装修天地 2020年13期
关键词:建筑工程措施问题

刘钰

摘    要:本文对建筑工程安全事故致因分析及防控体系进行了探讨,文章从阐述导致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的诱因入手,进一步分析了当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防患安全事故发生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事故致因;防控体系;问题;措施

1  引言

总体来看,工程建设是一项具有复杂性与一定危险系数的工作,因此在施工现场内也往往存在着各种大大小小的安全事故,这对于施工作业的顺利推进、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与市场形象都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但考虑到当前行业内普遍存在施工单位对安全管理的认识不到位、安全管理体系及相关制度不够完善 、安全管理方式落后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显得极为重要。

2  导致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的诱因

2.1  人为原因

在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人充当了其设计、施工与后期管理主体的角色,因此其对工程安全的影响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但当前不少施工单位所配备的员工专业素质不高,在施工作业环节缺乏安全意识,导致操作失误现象频频发生。加上管理部门未能针对常见的安全问题、施工风险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对施工进度做长期的、实时的监控与分析,导致现场在出现问题时不能第一时间被察觉,这就极易导致风险因子的不断扩大,最终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

2.2  技术设备原因

技术设备构成了施工建设的重要条件,因为一个工程体系往往包含着各种各样的电气、给排水工程结构,就需要安装等一系列电气、供水设施,且工程体系内结构复杂的通风、供电、通信设备等在工作时是互相关联的,一旦某个部件出现故障,可能导致整个工程出现使用障碍。而就现场的施工设备来看,设备的质量不达标,可能导致施工环节出现人身伤亡等现象。

2.3  内外部环境要素影响

由于工程建设与运行是在一个复杂的环境中进行的,因此必然会受到内外部环境中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这包括自然的、人文的各个方面。而因偶然因素造成的负面影响可以归结为突发事件风险。事实上,国内工程建设也确实面临着地理环境的挑战,且受到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的威胁。要确保施工作业顺利进行,就必须在管理工作中对这一系列要素做严密监控与分析,在发现异常时迅速采取措施,以免意外风险不断扩大,最终引起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等后果。

2.4  组织管理方案等方面原因

如前文所述,工程建设具有高度复杂性,因此,为了确保施工作业的顺利有序推进,就必然要在正式施工前形成科学的施工方案,使其发挥基本的指导与规范作用。而考虑到工程建设的基本宗旨在于为群众提供舒适的生活与工作条件,因此工程建设、现场安全管理方案的编制都应该将以人为本、提升工程质量作为重要标准和追求。而如果前期方案的编制不合理,就会对后期各项管理任务的落实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误导。

3  当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  施工单位对安全管理的认识不到位

現在许多施工单位未能对加强现场安全管理保持足够的重视,缺乏正确的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的意识,对加强安全管理与打造优质工程、促进单位长远发展之间的关系把握不到位,因此更多地将注意力、资金与资源等投入到核心的工程施工作业方面,使得安全管理工作被边缘化,其在单位战略规划中的地位被逐步降低,其管理实践逐步形式化,无法起到真正有效的安全控制作用。

3.2  管理体系及相关制度不够完善

如前文所述,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做好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无疑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但当前不少企业管理层缺少这种正确意识,也未能投入足够的资金用于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这使得许多工程只能得到片面的管理,许多风险因子被排除在监管范围之外。不仅如此,还有许多施工单位直接照搬同行管理体系,而忽视了特定工程的实际情况,这就导致后期管理环节出现一系列的不匹配问题,最终导致管理混乱等后果出现。还有部分单位即使逐步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制度措施,但因为员工长期受传统管理模式的禁锢,导致其在长期工作中习惯性的、例行公事地完成施工作业,而忽视了对新制度的执行和细节的把控,不规范的管理行为也必然会导致安全隐患的控制有所疏漏。

3.3  安全管理方式落后

新的经济局势下,城市化建设进度加快,工程建设规模也因此变大,施工单位需要在创新施工技术工艺、配备更先进的施工设施设备的同时,不断改善施工现场环境、优化安全管理模式。但总体来说,许多施工单位在安全管理工作实践中成效甚微,整体暴露出专业人才不足、设备落后、管理方式落伍等问题。具体来说,在信息化社会,安全管理工作也需要借助各种信息化手段,通过对现场状况与施工进度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但部分单位的信息化建设不到位,其安全管理效率也得不到质的提升。

4  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防患安全事故发生的措施

4.1  形成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由于建筑工程的建设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特征,因此为了全面实现安全管理目标,就需要对材料、设备、人员等各要素展开管理。例如,对员工进行管理要坚持全员控制原则,要对与项目建设相关的施工各部门、岗位员工各自的工作职责加以了解,进而帮助其明确与其工作内容相符合的安全责任,并通过现场的严格管理,督促其在日常工作中保持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落实对应的安全责任。此外,因为工程建设会经历较长的时期,这就要求对工程建设的生命周期内,包括设计、实施、保修等阶段,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合理的预估判断和风险分析,以此充分完善并形成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案。

4.2  提高管理层的安全管理意识

只有施工单位首先树立正确的安全管理意识,才能真正重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价值所在,进而为其投入足够的资金与资源,使得安全管理部门能顺利建成、有专业的管理人才从事该项工作。因此,施工单位要主动了解市场局势,认清因安全控制不到位、安全事故大规模爆发所带来的严重后果,避免过于追求短期利益而急功近利地忽视安全管理工作。对此就要进一步提高管理层的安全管理意识,就要加强对管理层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管理层的安全管理理论知识,并且自上而下,通过每年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活动,以及对设计、施工、材料供应、监理等多家单位的管理层进行安全培训,从而提高其安全意识,督促其在工作中安全生产。

4.3 创新质量管理方法

为了解决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方法落后问题,单位主体必须投入必要的资金、资源,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具体来说,管理人员要明确科学的管理流程,对影响施工安全的各因素加以包括,重点关注关键的施工控制点。此外,在现场巡检制度的创新方面,可以形成工作人员自检、班组内互检、各个工序之间交接检查相结合的制度惯例;将施工员的检查和质检员的巡视检查结合起来,真正强化管理效率。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建筑工程安全事故致因分析及防控体系的探讨,意义重大。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导致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的诱因——包括人为原因、技术设备原因、内外部环境要素原因、组织管理方案等方面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防患安全事故发生的措施,形成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提高管理层的安全管理意识,创新质量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 薛栋.建筑施工中如何做好建筑安全施工管理防范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26):166~167.

[2] 夏铸.关于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及安全事故预防的对策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9(5):228.

猜你喜欢

建筑工程措施问题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