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给排水设计与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研究

2020-08-04刘磊

好日子(下旬) 2020年6期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设计环境保护措施

刘磊

摘要:建筑给排水设计是建筑工程中一项基础性工程,影响着建筑方方面面的功能,对建筑的整体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除了给排水设计本身质量的要求外,对给排水设计中融入环境保护理念提出了新标准。要提升人们环境保护的意识,重视给排水系统管道的设计和维护,注重添加新管道,注重环保材料的使用,与海绵城市结合。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设计;环境保护;措施

引言

环境问题已经逐渐成为了建筑给排水设计关注的焦点,环境因素对建筑给排水设计带来的影响与给排水运行给环境造成的影响是相互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严格给排水的设计,保障各环节的施工质量,同时,充分引进全新的技术,在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求的基础上,推动绿色环保的给排水系统发展。

1建筑給排水设计与环境保护影响因素

1.1生产生活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建筑工程增多成为城市化水平提升的标志。然而在建筑工程兴建过程中,必然会破坏到环境,例如,占用绿地、破坏植被、污染水源等,很多环境资源都会因此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除了这些以外,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还会影响土质,降低土质的涵养水能力,这就给给排水工程设计制造了很大难度。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人还存在着挥霍水资源的行为,水资源浪费严重。比如,公共卫生间里人们用水后不及时关闭水龙头,或者公共澡堂水龙头开着却没人洗澡等,这些现象频繁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这些行为不仅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同时还会增加给排水系统的排水压力。

1.2气候因素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影响建筑给排水与环境保护有许多的因素,其中主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气候因素。近年来,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也不断增加,有些地区出现了极端天气或者是干旱严重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发生给自然界内的水循环系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使得水资源的循环不复以往,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因此,在未来我国水循环系统好转趋势不明显、发展趋势难以估计的情况下,我国的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又有来自于保证人们的正常用水、保证建筑物的建筑给排水工程能够抵抗洪水等恶劣自然现象的压力,以及在此基础上解决水资源的节约与环境的保护等问题。因此,气候因素成为影响建筑给排水与环境保护的主要因素之一。

1.3径流因素

现阶段,我国的建筑给排水工程中从排水管道中排出了大量的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针对这些污水如果不能采用有效的措施而放任污水直接排放,对于自然界的水资源循环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严重破坏了水资源循环。并且如果这些污水收径流作用,再流入到给排水管道中,会对管道造成不同程度的腐蚀,原有的建筑给排水功能会被破坏,对于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用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此外,要是径流现象十分严重,对于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会产生更大的破坏,这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背道而驰”。因此,降低径流因素的对于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影响是十分有必要的。

2建筑给排水设计与环境保护措施

2.1注重环保材料的使用

排水工程的管道主要用于排出生产生活用水。在排水过程中难免会排出对管道和生态环境具有腐蚀性的废水,排水管道因为使用不当或者负荷过大出现腐蚀情况。腐蚀后的管道在管道内形成空气气蚀,破坏管道表面上的保护膜,使腐蚀速度加快,减少管道使用年限。在当前的施工中,使用量最多的材料是镀锌铁管,这种材料的锈蚀容易造成水中重金属含量过高,危害健康和环境,正在逐渐被淘汰。其余材料如铜管、不锈钢管、铝塑复合管等都有较高的使用率,但或多或少存在施工困难、管壁错位导致渗漏等问题。比较常见的环保建材为聚丁烯或钢塑材料,具有安装简便、排水高效、性能可靠、承载力强、使用寿命长、可循环性高的特点,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2.2重视给排水系统管道的设计和维护

给排水管道同人们的生活用水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在设计过程中,保证管道的通畅和环保是保证居民日常用水质量的关键之一。在使用过程中,管道的畅通则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用水需求。日常生活中,居民在使用水资源时仍然面临频繁的管道堵塞、排水和给水不畅的现象,影响人居环境的质量。因此,在给排水工程的设计中,要将排水管道作为设计的重中之重。我国受环境差异的影响,降水量和居民用水习惯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性,这为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针对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实际给排量和特殊地区处理生产生活中污水的实际需要,设计与各地实际需求高度契合的排水管道。同时在给排水系统投入使用以后,要注意后期的维护。在建筑体尤其是高层建筑体中,设计相应的监视系统,保证后期能够对管道的工作和运行的状态进行控制。出现堵塞、侵蚀等状况时需要专人去维护,及时更换新的管道,确保其正常运行,尤其需要注重地下给排水管道的设计和维护。当地下给排水系统出现纰漏时,有可能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因此结合实际情况对地下给排水管道的防渗设计也是考验之一。

2.3增加新管道

当前我国环境保护体系之下给排水设计的另一个主要理念就是要增加新管道。近年来我国的环境变得更加恶劣,因此在一些洪水出现严重的地区要增加新管道,从而有助于解决我国洪水严重地区出现的道路堵塞、管道排水压力较大的问题,这样通过新旧管道的相互协调和相互配合,能够有助于加快洪水的排出,及时清理路面,保障人们的正常通行。所以说,在一些洪水频发等排水量较大的地区增加新管道也成为环境保护体系之下给排水设计的重要理念。

2.4与海绵城市结合

在城市建设中,建筑容量的增加使钢筋水泥林立,导致小区过度硬化,下垫面结构发生变化,排水的下渗能力减弱,地表径流增加。在城市建设的给排水系统设计中,要提高海绵城市理念的弹性优势在给排水系统设计同时考虑到城市规划学科的因素,将给排水系统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综合考虑,将海绵城市的理念运用到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要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雨水资源的合理运用,用海绵城市的理念缓解雨水堆积的问题,将城市降水纳入合理的水循环系统,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2.5提升环境保护意识

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必须创新我国环境保护体系之下给排水设计的理念,其中主要的理念之一就是要提升环境保护意识。目前人们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环境保护意识不强,这使得人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不注意保护水资源和公共设施,比如经常出现将生活垃圾倒入水池的现象,这会加快人为因素对于建筑给排水管道的侵蚀,增大建筑给排水管道的压力。因此,为了减小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压力,必须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认识到爱护建筑给排水工程设施的重要性,从而人人以身作则,爱护公共设施,积极保护环境,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创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因此,提升环境保护意识是环境保护体系之下给排水设计的重要理念。

结语

建筑给排水系统工程是保证人们生活用水排水质量的重要因素,同时对人们出行安全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环境应该从任意的一件小事做起,工程建设更应该起到模范作用。因此,构建基于环保体系下的给排水系统是必要的。在此过程中,需要人们、社会和国家的共同监督、共同维护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涂翔.建筑给排水设计与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探讨[J].环境与发展,2019,(03):263-264.

[2]  金志翔,姚辉.建筑给排水设计与环境保护的相关探讨[J].低碳世界,2014,(06):27-28.

(作者身份证号码:130823198803045610)

猜你喜欢

建筑给排水设计环境保护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论述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水设计方法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