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智能技术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

2020-08-04哈提拉

好日子(下旬) 2020年6期
关键词:智能技术电气自动化控制

哈提拉

摘要:人工智能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核心,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结合,能够为生产工作创造更多的便捷,大大减少人力与物力的投入,创造更为优良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围绕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展开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智能技术;电气自动化;控制

1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状况

科技水平的逐步成熟,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以及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近年兴起的新型技术,其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在于计算机技术,但其又融入了其他学科技术,通过对人类智能的模拟,可以形成具有高度智能化水平的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的主要方向为专家系统以及机器人系统。但在模拟人类智能中的难度较大,由于人类大脑表现出高度复杂化的特点,因此对于模拟工作提出非常高的要求。当前,此类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该技术也在诸多领域的生产中取得了广泛应用。

2 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2.1 人工智能技术的主要应用价值

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具有突破性的意义,可以实现对信息的自动化收集,再整合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生成反馈并将相应操作落实到位。就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而言,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具有必要性,是未来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切实提高电子自动化控制水平,改善生产、流通等渠道效率偏低的问题;此外,电气自动化水平的提高,能够大幅度减少人力的投入从而使所需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2.2 人工智能控制的应用功能

人工智能控制形成了一套对数据的高效处理流程,利用电气设备完成对相关数据的采集工作,经整合后对其进行处理,再针对所得结果生成反馈,并自行完成控制。

人工智能控制在应用中发挥出了监视以及报警功能的作用,面向数据展开实时的监测,能够掌握各电器设备开关量的实际情况,以预先设定的阈值为依据,超出后則会自动触发报警,从而实现了对事故的及时处理,有效控制事故扩散范围。

人工智能控制的应用可以实现操作控制功能,从运行机制的角度来看,电气自动化控制的便捷性更为良好,仅通过鼠标等外接设备即可操控。从作业者的角度来看,依据特定的程序即可完成,工作量明显减少,生产效率得以提高。

人工智能控制的应用还能够提供故障录波功能,在其支持下实现了对故障录波的全方位处理,如模拟、记录等方面,解决了传统方式下故障录波捕捉水平低的问题,对于提高设备运行安全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3 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3.1 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设备中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特点在于具有高度的复杂性,涉及多学科技术。因此,相关设备的操作工作必须交给专业人员来完成,要求其具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并且,由于电气系统的复杂性,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更要注重操作有效性的问题,应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操作失误现象,否则将出现频繁停机的问题。

针对上述所提的各类问题,最为关键的突破口在于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际应用中,依据需求编写程序,输入计算机内从而实现智能化控制。换言之,指在传统电气设备的基础上加以改造,使其实现操作的智能化,创造更可观的工作效率,有效控制所需成本。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极为明显地优化了设备运行的环境。

3.2 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控制过程中的应用

3.2.1 模糊控制

模糊控制依托模糊语言量变量等相关要素实现,其引入了专家经验,从而给模糊控制提供了一套特性规则。从工作机制来看,模糊控制首先要确定被控对象,为之创建模糊模型后,再灵活运用模糊控制器,通过此方式实现对电气系统的高效控制。

3.2.2 专家控制

专家控制的核心在于专家系统理论,在此基础上融入了控制理论技术,是对专家经验效仿的典型技术形式。从电气控制的角度来看,在引入专家控制技术后能够显著提高自动化水平,具备灵活选取控制率的特点;其还具有优良的适应性,以真实工作环境为准,利用调控器完成参数的优化,从而提高与实际工作环境的协调性。

3.2.3 网络神经控制

网络神经控制的主体内容是人脑神经元,在此基础上所展开的一系列活动模拟,其融入了逼近原理的思想。现阶段,网络神经控制已经取得较好的发展,与之相应的技术也不断趋于成熟,成为电气控制工作中的重要技术支持,能够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提高其在电气控制领域的应用水平。

3.3 人工智能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

现代经济发展进程中,工业对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性作用,电气行业的存在具有显著现实意义,电气系统的稳定运行可对开展日常生产活动提供帮助。电气操作的关键在于严格依据规范而执行,传统电气领域表现出极为明显的复杂性,实际操作中存在耗时长、成本高的局限等问题,而且在操作不当时会增加停机概率,甚至引发安全事故。伴随电气行业的逐步发展,应当引入合适的技术来突破其发展历程中的瓶颈,而人工智能技术则为此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可以做到“化繁为简”,精简原本复杂度较高的操作机制,一方面可以在原基础上去除无关重要的步骤,实现电气操作在效率层面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整体的自动化水平较高,因此无须大量的人员参与,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操作精度得到保障,从而有助于电气系统的稳定运行。

3.4 人工智能技术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上述所提到的模糊理论、专家技术以及神经网络技术都已经达到了较为成熟的发展状态,以此为依托所衍生的人工智能技术兼具多重的优势,将其应用于故障诊断中能够显著提高故障诊断的速度与精确性。电气系统的构成较为复杂,如发动机、变压器等均是重要组成部分,当其发生故障后将直接对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导致电气系统的效率低下,甚至伴随有安全隐患,而对其的检修工作难度较大。从传统技术层面来看,故障诊断方法的局限性体现在方法复杂、效率低、人工成本投入高等多个方面,在当前高效率的工业发展目标下其明显缺乏可行性。

结语: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为多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引入该技术后可形成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其突破性意义在于转变了传统方式下人工控制的局面,创造了良好的自动化控制效果,减少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满足生产中所倡导的高效、低成本理念,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梁晓宇.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人工智能技术[J].科技风,2018(9):114-115.

[2]  马仲雄.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人工智能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11):246-247.

(作者单位:伊犁技师培训学院)

猜你喜欢

智能技术电气自动化控制
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运用研究
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人工智能技术探究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中分散控制系统的应用
关于电气自动化在机械采煤中的应用研究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
关于烟草设备自动化系统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