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教学秘书工作探究

2020-08-04王娅王胜

知识文库 2020年13期
关键词:秘书教学管理教学活动

王娅 王胜

教学秘书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基础,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深化,教学秘书工作对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新公共管理视角下,通过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秘书工作现状情况为切入点,对加强高职院校教学秘书工作管理进行了探究,希望可以对教学秘书工作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引言

教学秘书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着承上启下,上传下达的作用。教学秘书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至关重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我国高职院校对教学秘书的管理模式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在新公共管理是视角下展开对教学秘书工作管理的分析研究,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和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1 高职院校教学秘书的定位

教学秘书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多种重要角色,也是具有管理、服务、沟通协调的综合性职位。

1.1管理职能

教学秘书是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基层管理岗位,主要负责协助院系领导对教学常规事务的管理,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教学秘书的主要工作包括:根据教学老师的情况和学校的教学计划,合理编制、安排教学课程;跟踪、检查及监督老师的课程安排情况;完成教务处、院系领导等布置的其他教学协助工作,以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执行;负责各教研科室的教材安排与定制;组织协调毕业年级的毕业论文答辩,协调院系各级管理部门对教学老师的工作进行考核等。

1.2服务职能

教学秘书在日常工作中主要是为院系领导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决策服务和支持,为授课教师和学生提供服务。教学秘书更多的是为教学计划的编制、教学管理措施的制定出台提供决策服务,同时还需要为授课教师提供材料和设备服务支持。

1.3沟通协调职能

教学秘书负责院校领导、授课教师、学生三方面的上传下达工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着承上启下,上下衔接的作用。

2 高职院校教学秘书现状

教学秘书工作的综合性使得其重要性得到了体现,但是其工作内容的多样性导致了教学秘书工作价值不易被发现。高职院校的教学具有稳定性和程序性的特点,教学管理活动中,更多人关注的是院系领导及授课教师的作用,教学秘书往往被忽视。因为在教学管理活动没有出现问题时,教学秘书工作的多样性导致其作用不已显现;一旦教学活动出现问题,教学秘书工作才显得异常重要和关键。但是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忽视教学秘书工作重要性的问题,对教学秘书工作疏于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再加上教学秘书工作事无巨细,复杂多变,使得教学秘书人员往往出现怠倦。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学秘书人员经常是:每天都在忙,但自己都不知道在忙什么。

2.1学校对教学秘书工作认知不足

高职院校是社会人才的培养基地,教学质量是學校生存的根本,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直接决定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所以高职院校将教师队伍的培养和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作为重点工作之一,而教学秘书工作的重要程度受到了学校的忽视。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将教学秘书工作定性为教师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的辅助性工作,主要工作内容为维持教学活动与教学秩序的运行和稳定,教学秘书不需要过硬的专业技术和素质。

2.2教学秘书岗位职责不清晰

一般高职院校的教学秘书对主管领导负责,根据教导处的指派开展工作,其工作性质偏向于教学活动的后勤保障工作。虽然学校对教学秘书的工作职责做了制度上的确认和规范,但是教学秘书的工作职责也往往只是停留在书面上,实际工作中教学秘书的工作往往是“打杂”类型的存在,学校的各职能部门、教师、学生会等机构和员工并不清楚教学秘书的工作范畴,致使教学秘书工作内容繁冗重复,缺少了专业性和技术性。

2.3教学秘书人员缺少稳定性

学校对教学秘书工作的认识不足和缺少重视程度,以及秘书工作岗位职责不清晰,导致了教学秘书在职位晋升、薪酬福利等方面存在各种问题。而对于教学秘书自身来说,工作的繁杂重复,工作不被重视等原因,使其自身在学校的教学活动中缺少了存在感,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种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下,教学秘书一直处于高职院校各岗位中离职率较高的位置,而学校在观念上的落伍导致了教学秘书队伍缺少了稳定性。

2.4教学秘书队伍结构不合理

教学秘书职工队伍的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员工学历相对于其他岗位普遍较低,人员年龄结构差距较大,专业能力参差不齐。通过对院校的调查和教学秘书人员的走访发现,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秘书年龄以25-30岁的年轻人为主,在职的教学秘书多数是希望以教学秘书为跳板寻求更好的发展。其次由于学校对教学秘书工作的认知不够,在人员招聘筛选中,对学历和专业的要求较低。在学历上,多半以本科学历为主,甚至个别人员是大专学历;而在专业和技能上并没有明确的要求,致使教学秘书人员专业五花八门,工作质量受到了影响。

2.5学校缺少对教学秘书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专业能力培训

大多数的高职院校都有相应的在职培训,但是培训岗位主要集中在教师队伍上,而对教学秘书的在职培训却非常少,即使有在职培训也往往是临时性的,目的也是针对临时性工作需要的培训。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秘书的专业能力提升和工作主动性,更有甚者对工作前景缺少信心。而在教学秘书的职业生涯规划上,更是捉襟见肘,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学秘书都是通过自身的学习,掌握了其他岗位技能后申请转岗或选择离职。

受种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秘书工作还存在很大的缺陷,这种缺陷间接的影响了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质量,制约了教学秘书队伍的发展和提升,在新公共管理的背景下,教学秘书工作往往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

3 新公共管理视角下教学秘书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

高等教育以及高职院校的发展要求教学质量的提高不能仅限于教与学两个方面,教学管理同样重要。所以高职院校教学秘书现状的研究以其在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改进,对于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1推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高职院校对教学秘书工作的轻视以及教学秘书工作的重复和繁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秘书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秘书工作质量下降也是自然而然的了。我国高职院校的人事制度中,对于教学秘书的管理是按照专业技术人员的模式进行的,这种管理模式同教学秘书的工作性质并不相符,甚至存在一定的冲突,不利于教学秘书职工队伍的建设。高职院校应积极推进和深化人事制度的改革,根据教学管理人员工作性质,建立与之相符的人事管理制度。高职院校在新公共管理视角下,建立以人为本的人事制度管理制度,充分尊重教学秘书工作,提高对教学秘书工作在教学管理中的位置,为教学秘书工作提供支持。

3.2加强管理,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高职院校首先要从管理层对教学秘书工作提起充分的重视,在制度管理层面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并将激励机制落实到实处,对教学秘书工作人员的管理、录用以及薪酬待遇上要坚持以人为本,奖罚分明,充分的调动教学秘书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尊重教学秘书工作,对教学秘书的工作成效要给予肯定和支持;明確教学秘书的工作职责,使教学秘书工作系统化、科学化。其次,对教学秘书进行充分的授权,使权利与责任对等,建立教学秘书的职业晋升通道,建立长期的系统性的教学秘书岗位在职培训,使教学秘书工作成为一份科学、系统且充满前景的工作。

3.3加强教学秘书队伍建设,提高教学秘书专业技术水平

高校教学秘书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升,除在绩效考核机制激励下的主动学习外,高职院校也要加强对其的在职培训和交流工作,建立长期系统的在职培训体系,通过培训、交流以及参观考察等活动提高教学秘书团队的整体水平。教学秘书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学校整体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对于教师的教学活动也会起到积极有利的影响。

4 结论

新的公共管理概念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开展提供了便利和借鉴,高职院校应该在新公共管理视角下,加强对教学秘书的管理,优化教学秘书队伍,提升教学秘书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以教学秘书队伍建设来促进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发展。经过一年来在我校二级学院推行公共管理概念以来,学院的教学管理更加有序有条理、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为其它学院教学秘书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和模式。

本论文为陕西工商职业学院2019年教学改革重点项目(GJ1910)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陕西工商职业学院中德汽车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秘书教学管理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浅析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云教学管理平台在教学运行管理方面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领导身边的秘书帮
画中有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