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课堂“学会学习”的教学实践探究
2020-08-04车建霞
车建霞
在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很重要。重拾学生的自信心,提升高效课堂,使学生获得学习满足感。
教学生知识,不如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传授知识给学生,而更应该想办法,让学生“学会学习”。那么,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如何组织教学,让学生“学会学习”呢?
1 由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
以往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多为“讲授式”,即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知识,这样的的课堂是没有活力的,不是互动的。而作为教师来讲,并不清楚学生是否真正学会。我觉得整个课堂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因此,教会学生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
1.1 呈现“问题解决单”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我是以“问题解决单”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引导学生经历探究、讨论、观察、思考等活动过程,使每一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探索问题。
1.2 重拾学生的自信心
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自信心不足,这时要多给他们表达的机会。教学中多肯定和鼓励学生,不要轻易地去否定他们,否则只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即使学生的回答不正确,教师也要鼓励他们,引导他们寻找到错误的原因后重新思考。同时,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对于学生回答不出的问题,要再给他一次机会,给予指导和帮助,这样学生才会更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和解决问题。教师只有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潜能,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真正的发展。
1.3 以提问方式检验自学效果
自学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自学的效果如何呢?我通过提问的方式,全班每人都有机会,机会平等。一个一个提问,不会错过任何一个学生。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在独立思考的时候,是真正在研究我列出的问题,因为他们谁也不想落后或者回答不上来。
2 课堂例题讲解举例
课堂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回顾过去所学的知识点,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复习课上,我引入学业水平考试数学模拟题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一道综合题目,要对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帮助同学们理清思路。
如图,已知直线和圆 .求:
(1)直线 被圆 截得的弦 的弦心距 ;
(2)弦长 .
3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我让学生回顾以下内容:
1)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
2)如何判断相离、相交、相切?
3)圆的方程是什么?圆心坐标是什么?半径是多少?
4)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什么?
5)距离d和半径r的比较
6)弦长AB的概念
7)弦心距d指是什么?
8)在题目的图形中画出半径和弦心距CD
9)在直角三角形中如何运用勾股定理?
以上分解开的小题目,给同学们15分钟时间去研究,去主动思考,一步一步地分析。
4 师生互动分析问题
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自信心不足,这时要多给他们表达的机会。以提问方式检验自学效果,多肯定和鼓励学生,不要轻易地去否定他们,否则只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只有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潜能,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真正的发展。
老师提问环节:
1)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相交,相切,相离
2.根据d和r的大小比较:d
3)圆心C ,圆半径为r,圆的方程
4)直线 , , 点到直线的距离
5)弦心距指的是圆心到弦长的距离d
6)
学生解决问题:
第一步:求弦心距d的过程:
这里的
把以上数据代入到公式中来,得到
第二步:如何求弦长的一半 ,根据弦心距d,圆的半径,再根据勾股定理求 ,最后求出弦长
由勾股定理得
弦长 等于
职业学校的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够,自信心不足,课堂氛围不活跃,我们师生都要尝试改变。以往传统的“一言堂”绝不是好的课堂,好的课堂应该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懂得举一反三、觸类旁通,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更不能直接告诉学生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教师作为引导者,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真正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